宗馥莉最近的日子,像燒糊的鍋底,翻來覆去都冒著煙。國慶假期還沒結束,就有消息在坊間亂竄,說她和娃哈哈高管被調查,數(shù)目多得能組個足球隊。娃哈哈急急辟謠,聲明寫得比包裝瓶還亮堂,只是外頭聲音根本按不住,大家嘴上說沒事,心里都盤算——八卦不是憑空捏造,總有些由頭。
眼下的爭議源頭,是宗馥莉那套“翻新房子”的動作。從2018年接掌娃哈哈,她把老爹當年的“家廠一鍋端”全拆散了。內部叫“宏勝化”,坊間流傳“去娃哈哈化”這個詞。實際干法差不多,老廠子說關就關,機器停擺,幾十年工齡的老師傅站門口數(shù)手指,大單子全劃給自己新開智能廠——產(chǎn)能、渠道、商標,一股腦轉移到宏勝系。這操作,資本市場的人管它叫改革,律師眼里的資產(chǎn)騰挪,法院遞來文件,里面寫著資金疑點。
前面動作一出,人的情緒全攪和進去了。老員工當場炸鍋,N+1賠償說沒就沒,手里只剩份新廠錄用通知。工齡清零,社保斷檔,有人說這不是優(yōu)化,是割韭菜。四十歲往上的工人跟被勸回家喝茶沒區(qū)別,新廠鐵飯碗變成薄皮瓷碗,有苦也只能自己吞。
經(jīng)銷商的日子難過。昔日娃哈哈“三十年鐵軍”,聯(lián)銷體模式為靠山:錢先交,公司年底再返利。這一輪改,打款流向變了,貨源分家,發(fā)票和返利東奔西走。忙了一年,開單對不上號,買賣沒法結算,上稅碰壁。三千名經(jīng)銷商急得直跺腳:退錢、補貨、商標歸原主,三選一。一句“契約至上”,情緒自己消化,宗馥莉話里沒有拐彎,這把老伙計都推到了對立面。
家里內部風緊,外面局勢也在晃。繼承方案未定,品牌歸屬唱大戲。輿論場里有人煽風點火,把正經(jīng)商業(yè)調整扭成豪門紛爭,整個陣仗像菜市場搶白菜——不光事主受罪,利益鏈上三千縣市的百萬茶農(nóng)也搭進去。萬一轉型失敗,不只是家族資產(chǎn)“嘩啦倒”,后頭連帶著一圈民生、物流一起掉坑。
其實,每回企業(yè)交接班都能摳出事故。柳傳志讓座楊元慶時,經(jīng)歷的也是股價跳水、元老離巢,方洪波掌美的壓力也沒少挨。老牌民企坐穩(wěn)江山,路都是一步步踩出來,從關系人治硬拉到制度法治,誰也不能偷懶蒙混。
宗馥莉這攤,眼下是道機關題。資產(chǎn)凍結聲起,千人訴訟,再不是單靠會做買賣能搞定。難,難在左右逢源。怎么樣讓新廠做強,老員工收心,經(jīng)銷商不鬧,商標不丟, ** 滿意,還要保住集團根基,哪一頭松動都出岔子。
數(shù)數(shù)手里牌,宗馥莉還有三樣。營收還在,凈利潤小漲,靠側重新產(chǎn)品,砍舊品換高毛利,方案能跑通但前提是商標別被堵住。地方國資態(tài)度也明了:業(yè)績不掉,稅收別減,員工安穩(wěn),咱們好說話,你負責罩住牌子,好處能給,鍋你來端粥不能撒。最后時間卡脖子——飲料行業(yè)春節(jié)最旺,商標產(chǎn)能渠道都要趕在十一月前理順,要不一年業(yè)績就打水漂。
想起宗慶后拼品牌那陣,曾經(jīng)說過,娃哈哈不只是股東的,是中國孩子的。這肥肉大家分走可以,但別把鍋底刮穿,水都倒地上。造謠風起的時候,民營企業(yè)的根可不能砍斷。
一行收筆,窗外夜色已經(jīng)降下來,朋
友未到,茶壺冒著氣泡,一切還得再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