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乒乓球頂級選手齊聚印度布巴內(nèi)斯瓦爾,一場原本充滿期待的亞錦賽,沒想到還沒開打就因為主辦方“離譜操作”被推上熱搜,本來來一趟亞洲級別大賽,大家伙想著是互相較量,結果東道主整出個沒有碗盤的歡迎晚宴,你說巧不巧,網(wǎng)友們看完現(xiàn)場照片也是大跌眼鏡,這飯誰敢吃,印度這是來辦賽還是給運動員們“上難度”呢
歡迎晚宴的照片一曝光就炸了鍋,餐桌上鋪著一張綠色葉子,看著像是香蕉葉,上頭就是直接堆了米飯、黃澄澄的咖喱、還有幾坨黑糊糊的東西,味道先不說,最起碼的“看相”就勸退一批人,炸雞也插在里面,整個氛圍別說什么儀式感了,有的運動員現(xiàn)場愣是站著發(fā)呆,有的直接眉頭快擰成麻花,畢竟不光沒有碗沒有盤,連餐具都沒安排,難道真要讓堂堂亞錦賽的高手直接用手抓著吃嗎,誰能受得了
網(wǎng)絡上的討論也是花樣百出,大家紛紛把照片放大細看,開啟“猜謎大賽”,黃的、黑的到底是啥,沒人能說準,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進化回原始人了”,也有人擔心衛(wèi)生問題,畢竟國際賽事講究的就是標準、安全、體面,光靠一句“印度有用香蕉葉作餐盤的傳統(tǒng)”根本壓不住輿論,主場文化可以理解,但讓各國選手齊刷刷用這套,離譜了
翻回頭看,印度在承辦大賽時“出幺蛾子”其實早就不是第一次了,2010年英聯(lián)邦運動會,那會的新聞也是被罵得狗血噴頭,場館不合格、衛(wèi)生全靠選手自覺,這回倒好,15年過去,這一套依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難怪網(wǎng)友直接點贊回懟“申奧?還得再演練演練吧”,國際賽事拼的是接待水準不是誰能扛得住折騰
用歡迎晚宴來當托詞,其實是掩蓋不了整個承辦體系短板的,問題不僅僅在于“吃個飯怎么吃”,更嚴重的是,主場館地膠都沒鋪完,全場成了臨時改造,訓練區(qū)域更是能用“擁擠”來形容,照片里一大堆隊伍圍著幾張球臺輪流上,連技戰(zhàn)術合練的氣氛都沒了,最魔幻的是日本隊主教練中澤銳拍的視頻,訓練場里活青蛙在地上蹦跶,見過場地條件差的,但把動物園和球館合并運營也是獨此一家,熱身熱到青蛙作陪,這場面擱誰誰不想轉頭走人
住宿條件也同樣一言難盡,有隨隊記者發(fā)出來酒店水龍頭一擰是黃黑色的水,10來分鐘之后才勉強變清澈,安全起見運動員們只能自費搶購瓶裝水,等隊伍多了超市的水都讓買空,外界吐槽這哪是比賽,分明是一場大型“荒野求生”,畢竟你甚至不敢隨便用自來水刷牙,真怕“中招”直接影響比賽狀態(tài)
更別說比賽還沒開始就被場地、餐飲、住宿這三座大山給壓得喘不過氣,很多人說“文化多元要互相理解”,但道理很簡單,國際賽事不是比誰敢自帶生活技能,文化是文化、底線是底線,辦大賽該有的專業(yè)性和國際范兒,印度這回真是一言難盡
之所以這么多人對這事上火,并不是沒見過世面,反而是因為歷史上這樣的教訓太多,看看隔壁中國、日本承辦國際大賽的標準,連吃飯都講究營養(yǎng)均衡、衛(wèi)生安全,比賽期間主場館大多提前一兩個月準備,甚至連場館溫度和空氣都反復測試,畢竟競技體育靠的不只是熱血和實力,背后那點細枝末節(jié)本來才是真正的賽場分數(shù)
印度這些年一直想沖擊世界體育強國的門檻,甚至喊出口號“要在奧運會上超越中國”,但現(xiàn)實啪啪打臉,連訓練、飲食和住宿這些基礎保障都沒法令人放心,這關都過不了,怎么讓外界相信你具備辦奧運、辦世界杯的實力,大家不是瞧不起印度,是這套“擺爛式”承辦模式,總讓人無法投入信任票
說到底,亞洲乒乓球錦標賽不是印度自家村口比賽,東道主不是只要展現(xiàn)自己特色就行,作為一個國際競技舞臺,大家期待的是公平競爭和彼此尊重——尊重選手就是哪怕一頓飯、一瓶水都盡量貼近國際通用標準,別讓文化差異變成門檻,更別讓運動員因為吃喝拉撒連起碼安全感都沒有
訓練場的青蛙、歡迎晚宴的香蕉葉、酒店的黃黑水,這一幕幕拼起來,其實是一次承辦能力的大型曝光,網(wǎng)友說得沒錯,如果不能保證最基本的賽事體驗,再大的雄心壯志最終也只會變成一地雞毛,只希望印度能從這次的爭議里真正吸取教訓,下次再來,不是“再見青蛙”,而是真正配得上世界舞臺的標準和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