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勝:遠離一個人緣非常好的人!
在我們一貫的印象中,當一個人“人緣好”,那就說明ta大概率品性不錯,是個值得深交的人。
可現(xiàn)實中我們所看到的人緣非常好的人,他們往往會對普通朋友展現(xiàn)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教育培訓專家尚致勝說:“如果你遇到人緣非常好的人,你一定要遠離ta。
一個人緣好的人,為什么人緣好呢?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左右逢源,能把身邊關系都處的不錯的人,肯定嘴甜會說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所以,這種人緣好的人,是人也能交、鬼也能交。表面上朋友眾多,跟誰都處得來,但實際上這種人非常會偽裝,你跟他們在一起很容易被耍得團團轉。
但真正意義上人品好的人,人緣不一定會好。因為人品好的人做事有底線,價值觀更清晰,性格也比較耿直,所以討好不到別人。
他們的內心是比較純的,淳樸的人講話不會天花亂墜,也不會昧著良心,所以他們不會拍馬屁,也不會當舔狗,人緣自然就好不起來。”
所以,人緣好的人不一定人品好,相反,那些看上去很難相處的人,有時候卻正是內心善良、不會與人同流合污的群體。
當我們遇到一個人緣好、總是被朋友圍繞的人,先不要無腦信任,很可能你根本不適合ta的圈子!
價值匹配與互惠原則
曾看過這樣一個帖子,題目是:“一定要小心那些生活中看似熱心、人緣很好的那些人?!?/p>
博主說:“公司有一個女同事,平時沒事干就喜歡四處串,看起來人緣很好,不熟的人她都能扯上兩句。
之前我在工作上受了委屈,她跑來安慰我,說她覺的我做的很有道理,是別人的問題,叫我不要傷心,我就天真地以為她是一個可靠的知心人。
某一次,她主動在微信上和我吐槽起了某個同事,然后我就順著她的話接了下去一起吐槽,結果她反手把微信對話截圖給了當事人,并且夸大其詞說我在背后挑唆。
當事人就告到了領導那里,說我不團結同事,在背后煽風點火。這件事鬧得很大,全公司的領導層都知道了,我的升職機會也沒了?!?/p>
一個人想要在社交圈層里吃得開,要么付出情緒價值、要么付出物質條件,而這兩樣無一例外,其目的都是需要對方給出的回應和回報。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們可能會更容易親近那些與自己有著相似地位、相同愛好和一致三觀的人,因為這樣的兩個群體更容易交換資源,這就是“相似性吸引原則”。
而同時,人們也更容易對那些關注自己、奉承自己、討好自己的人產生好感,并給予資源上的幫助,這就是“互惠性吸引原則”。
一個擅長社交的人,自然會去鉆營對方的愛好和價值觀,所以他們更懂得投其所好。而他們的討好也不是毫無目的,而是想要融入更高級的圈層,獲得更多的利益。
所以,那些看上去“普通”、“毫無價值”的人,是不值得這些“人緣好的人”付出誠意和情緒價值的。
社交層級
在日常的社交生活中,你是否經常感覺自己是被忽略的那個呢?
聚餐時將其他人的口味都照顧到了,唯獨沒有詢問你的喜好;ktv唱歌時總是將你點的歌切掉,然后一臉歉意說不好意思;聊天時只有你的問話沒有人回答,感覺自己被孤立……
明明朋友很擅長照顧他人,大家也都很喜歡ta,可自己就是感受不到在這段關系中被重視,是錯覺?還是自己在無理取鬧?
相信你內心的感受吧,如果有人重視你,你是一定會感受到的,但在人緣好的人身邊,他們需要左右逢源的人實在太多了,你根本排不上號,所以才察覺不到自己被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任何的社交群體都存在著“核心人物”和“邊緣人物”,人們往往更重視“核心人物(有權、有錢、有資源、有影響力)”的關系。
這就是“社交層級”,分為:
1. 親密層:父母親戚、配偶子女、少數(shù)即為親密的摯友等等;
2. 生活圈:關系很好的朋友、親近的同事、鄰居等等;
3. 人脈層:不常見面、偶爾聯(lián)系的朋友等等;
4. 社交層:見過幾面的人、點頭之交等等。
一個人緣好的人,往往有一大群朋友,處于社交網絡的中心位置,他們的注意力和情感資源必然會優(yōu)先分配給親近的人、有價值的人。
像普通人,即使進入了他們的圈子,也不會接觸到核心層面,得不到對方的優(yōu)先對待,只會收獲無意識的忽視和敷衍。
功利性社交
我們應該有的一種成熟的社交認知是:人緣好,往往代表著此人有能力,但不一定代表著對方真誠、善良、無私。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說法:“假如你和一個人相處感覺到非常舒服,不是你們兩個同頻合拍,而是對方一直在包容遷就你、向下兼容你?!?/p>
只有不真實的人、戴著面具社交的人,才會展現(xiàn)出從頭到腳的完美,而那些真摯的感情,往往都帶著抹不去的缺點。
所以,你需要問問自己:我到底是需要情感性支持、還是功利性社交?
如果你希望所有的關系都以情感為基礎,結交的每一個人都真誠善良,那么你就需要遠離那些“人緣好”的人,用心去看身邊的那些人價值觀與你相合。
如果你需要資源、信息、機會,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那么就需要維護好身邊每一段有利用價值的關系,借助他們達到自己的目的。
我們并不是在批判誰,而是希望大家都能夠分辨出適合自己的社交關系,而不是在一段有毒的關系中被忽視、被敷衍,然后陷入無盡的內耗之中。
很少有人能夠明白,社交的本質不是數(shù)量,而是質量;不是熱熱鬧鬧高朋滿座,而是用真心換真心。
與其花費心思討好一個未必真心的人,不如珍惜那些即使你平凡普通,也愿意為你停留、發(fā)現(xiàn)你的美好的人。
-The End - 作者-專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lián)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