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1年樓市調整之初,很多人總覺得這只是短期回調,很快又會恢復到強烈的上漲趨勢中。
只是沒想到,這一次的寒冬卻維持了四年,到如今,依舊未能確定底部。
這事已經超出了大家的預期,行業(yè)大佬們也開始消極言論:19年的企業(yè)年會上,孫宏斌說,“房價下跌的幅度如果超過了30%,那么所有房企就都死了”;
潘石屹則說,房價下跌的底線是20%-30%,如果超過這個底線,大多數開發(fā)商都會面臨倒閉的危機。
即便大佬們這么說,企業(yè)大佬們和購房者們卻依舊保持著爭相拿地建房,加杠桿進場的節(jié)奏。而與之做法截然不同的是,王健林卻直言:“現在房子越建越多,很多樓盤都賣不動,未來這種趨勢還會加深,到時候就不需要調控了,市場規(guī)律就能決定樓市走向?!?/p>
除了他,李嘉誠也有這樣的判斷,只是他的預言更早——18年,他預言市場變天,接著便大規(guī)模拋售房產。
兩位大佬的言行上的提示,并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依舊有很多人跟風加杠桿買房,甚至接盤俠們還在偷笑自己撿到了大便宜。
如今看來,這兩位大佬已經透露了背后的真相,然而,那些一意孤行者,如今卻是負債累累。
其實,這一輪樓市深度調整對于普通購房者來說,他們買房的目的就是自住影響并不大,但對于那些擁有2套以上房子的家庭來說,不利的局勢,注定他們將面臨結局不會太好
01、
快速變現難上難
以前房子好賺,老房客們蜂擁而至,瘋狂買房囤房,而如今,市場進入下行周期,人們的掛牌熱情持續(xù)高漲,目前全國二手房掛牌量超730萬套。
供計數量遠超預期,然而需求端的情況并不理想:
①年輕人的繼承意愿上升。我城鎮(zhèn)近45%的家庭擁有2套甚至更多房產,預示著未來很多年輕人只要繼承房子,就能解決居住問題,根本就不用買房。
②剛需購房群體規(guī)模銳減。相比70后,80后,現在的90后,00后規(guī)模減少了數千萬,再加上很多年輕人不愿意被房子束縛,寧愿租房,剛需群體銳減,供給遠大于需求。
這種背景下,想要快速變現,除了幾個大城市的核心區(qū)還行,其他地區(qū)以后怕是變現難度越來越大。
02、
以租養(yǎng)貸變成了借錢養(yǎng)租客
過去,人們之所以敢瘋狂買房,邏輯也不難理解,如果賣房市場不理想,炒房客們也可以通過出租來實現更持續(xù)性的凈收入,從此躺平,過上包租婆的安逸生活。
然而現在看來,這種好日子幾乎不存在了,如今的市場,不僅房子不好賣,炒房客想要以租養(yǎng)貸,難度越來越大。
說白了,現在市場可供選擇的房源越來越多,里面除了有炒房客的出租房,保障房也在加速推進,而保障房的價格一般只要同地段商品房的60%,
同樣的環(huán)境,同樣的品質,保障房優(yōu)勢更多,商品房租賃價格下降不可避免。
再說了,房產稅、房東稅也漸行漸近了。預示著以后還想像過去那樣實現以租養(yǎng)貸,少部分地方還行得通,絕大多數都是“貸款養(yǎng)租客”了。
03、
遺產稅、統一共同富裕
關于遺產稅,其實在國際市場已經很常見了,而且外國的遺產稅率還不低。
美國遺產稅率40%,日本55%,德國70%,英國40%…
單從這一點看,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國外子女不愿意繼承房子,說白了遺產稅是先給稅后繼承房子,子女承擔不起高稅率,還不如租房。
我們呢?可以很肯定的說,目前并沒有遺產稅的消息,但是對于已經有2套房的家庭來說,有個類似的稅,他們是躲不掉的,那就是——個人所得稅。
根據我國《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財產轉讓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適用稅率為20%,以轉讓收入減去財產原值的差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
說的簡單點,子女繼承父母的房子以后,如果要賣房,就要涉及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除非不打算賣房,或者滿足了滿五唯一條件,否則賣房躲不掉這個稅。
繼承100萬的房子繳納20萬的稅,這也不是一筆小錢啊!
另外還有一個現實問題,當前,全國近45%的家庭擁有2套甚至更多房,很多地區(qū)控制力比較深,一到晚上,整個小區(qū)跟鬼城一樣。
而在另一邊,全國有超兩億人租房生活,
足以說明,城鎮(zhèn)家庭的貧富差還是很明顯的!而貧富差過大的惡果——階級固化、社會撕裂、動亂……這種情況在過去40年的美國土地上很常見,
而遺產稅的好處,就是為了避免貧富固化。當然,我們繼承房子賣房繳納20%的個稅,也有同樣的功效。
當然,還是希望能盡快落地規(guī)范化的遺產稅,畢竟要實現共同富裕,富人多交稅,才能縮小貧富懸殊,你說呢?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