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果麥文化(301052.SZ)發(fā)布的投資者活動中,對國慶檔影片《三國的星空第一部》進行了復盤。
復盤認為,《三國的星空第一部》的口碑合格;票房未達預期,則是由于檔期選擇不當、宣發(fā)周期可能過短等造成,因此,“待本輪上映結束后,未來有可能補拍重映或重拍重映”。
一次不成就再拍一次,果麥文化的“復盤”也是有些“離譜”。
來源:果麥文化公司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三國的星空第一部》由路金波、王長田、韓寒投資,易中天編劇,參與《哪吒2》的制作團隊和配音導演,明星檀健次配音和演唱主題曲等。在眾多光環(huán)加持下,影片的票房虧損值得深思。
果麥文化怎樣才能真正做好IP運營生意,讓其成為公司出版主營外的第二增長曲線,或才應是“復盤”的靈魂之問。
口碑“合格”?股價大跌
《三國的星空第一部》票房慘淡,讓果麥文化節(jié)后兩個交易日股價下跌超30%。公司為此特意發(fā)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并在投資者活動中進行了復盤總結。
復盤稱,口碑方面,果麥文化認為影片是合格的,為IP植入播下“高品質種子”。然而,貓眼和豆瓣的評分并不能代表全部口碑。退一步說,即使口碑“合格”,也能不代表之后的IP重拍“高質量”。
此外,復盤中,果麥文化認為此次的檔期選擇不當、宣發(fā)周期可能過短、產品本身可能非爆款。
上述原因當然對票房有影響,卻均非決定因素。往年中秋國慶檔,并非沒有爆款。同為歷史題材動畫,《長安三萬里》獲得超18億元票房。
而對《三國的星空第一部》的未來規(guī)劃,果麥文化預計待本輪上映結束后,有可能補拍重映或重拍重映,依托現有口碑補充產品質量、提升宣發(fā)熱度,挖掘“教育產品”長線價值。
事實上,票房數據或許最能揭示果麥文化復盤的“含金量”。
燈塔專業(yè)版數據顯示,截至10月14日,《三國的星空第一部》的累計票房達8083萬元,其中首日票房約2011.3萬元,占當前總票房的24.88%。從下圖可以看出,影片僅上映第一日票房超2000萬元,此后便是斷崖式下跌。
不難發(fā)現,上映首日票房高峰后,影片的口碑并未帶來更高票房,也未給投資方帶來預期收益。上映14天,《三國的星空第一部》累計分賬票房7265.8萬元,片方能獲得39.43%票房收入約2864.9萬元,尚不及影片投資成本60%。即便按AI預測的影片總票房不超9000萬元,影片最終難收回投資成本也是大概率事件。
果麥文化2024年4月公告提及,為完善公司產業(yè)布局,充分發(fā)揮各方資金、資源與業(yè)務等方面優(yōu)勢,公司擬投資4000萬元,上海亭東影業(yè)有限公司(下稱“亭東影業(yè)”)擬投資1000萬元,共同投資參與制作《三國的星空》,并簽署《電影投資合作協(xié)議》。由此,《三國的星空第一部》投資成本應為5000萬元。
顯然,當前出品方的票房收入不足以覆蓋投資。這也導致國慶假期開盤后,果麥文化連續(xù)兩個交易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超30%。具體來看,9月30日,果麥文化收盤價76.5元/股,10月14日收盤價45.70元/股。節(jié)后四個交易日,果麥文化股價下跌了30.8元,公司市值蒸發(fā)約30.5億元,實控人路金波資產縮水約7.4億元。
星光熠熠,奈何1+1+1+1<4
《三國的星空第一部》的主投主控,除了果麥文化和亭東影業(yè)外,還有北京光線影業(yè)有限公司(下稱“光線影業(yè)”)和海平屋脊影視文化(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海平屋脊”)。聯合出品方還有上海紅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紅鯉文化”)、五光十色影業(yè)、貓眼影業(yè)。
上述出品方中,光線影業(yè)和五光十色影業(yè)的控股股東均為光線傳媒(300251.SZ)。貓眼影業(yè)為貓眼娛樂(01896.HK)的旗下公司。而光線傳媒和貓眼娛樂的實控人均為王長田。
紅鯉文化的第一大股東為北京彩條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彩條屋”),最終實控人同樣為王長田。
彩條屋為光線傳媒旗下主要動畫電影制作公司,曾推出過《大魚海棠》《昨日青空》《姜子牙》等國產動畫電影。紅鯉文化則為彩條屋旗下的三維動畫制作公司,曾深度參與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制作。
剩余兩家出品公司則與果麥文化具有關聯關系。
海平屋脊創(chuàng)始人易海貝,系此次影片編劇易中天的女兒。企查查App顯示,光線傳媒和果麥文化均持有海平屋脊10%的股權。
亭東影業(yè)的實控人為韓寒,持有公司57%的股權。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是一家原創(chuàng)影視制作公司,出品過《乘風破浪》《長空之王》《飛馳人生》《飛馳人生2》等電影作品。果麥文化的實控人路金波直接持有亭東影業(yè)6.6%的股權。
易中天和韓寒均為果麥文化作者,二者占據了果麥文化2018年和2019年的前兩大版權采購商。
“易中天”的微信公眾號、抖音賬號、果麥有聲賬號等均為果麥文化運營。
不難發(fā)現,圍繞路金波、王長田、韓寒、易中天,彼此間的業(yè)務及股權交叉頻繁,而星星熠熠的四方陣營,未能在《三國的星空第一部》出品中實現1+1+1+1>4的化學反應。
IP困境或是“再拍”主因
作為以圖書策劃和發(fā)行的出版公司果麥文化,其影視投資之路離不開旗下作者,尤其是韓寒。
2014年,韓寒導演的電影《后悔無期》正式上映,果麥文化為其出品方。2015年,馮唐同名小說改編的《萬物生長》,果麥文化同樣為出品方之一。同年年末上映的《萬萬沒想到》出品公司名單中,果麥文化和亭東影業(yè)一同出現。此后,韓寒導演的系列電影《乘風破浪》《飛馳人生》等,果麥文化均參與其中。
2022年,韓寒導演的電影《四?!房诒畵浣?,累計票房約5.43億元。果麥文化作為出品方,最終虧損820萬元。而2023年春節(jié)檔韓寒導演的《飛馳人生2》票房破26億元,果麥文化卻未參與出品。
果麥文化目前沒有投資過電視劇,公司旗下IP改編的《春風十里不如你》《七月與安生》等,果麥文化均未參加。
果麥文化的電影投資與韓寒的亭東影業(yè)高度綁定,但卻沒有全部參與?;蛟S果麥文化堅持出版行業(yè)為主業(yè),但在注重IP運營的當下,作品的影視化比暢銷書的銷量更受關注。
同為大眾出版行業(yè)上市公司的中文在線(300364.SZ),旗下擁有5家小說閱讀平臺,對應的衍生的短劇、有聲小說、動漫、真人影視等布局廣泛。而騰訊控股(00700.HK)旗下閱文集團(00772.HK),除了QQ閱讀和起點中文網閱讀平臺外,還有從事電視劇、電影、網絡劇制作以及發(fā)行的新麗傳媒共同進行IP的培育和開發(fā)。
相比之下,路金波的果麥文化只參與投資,幾乎未涉及到影視制作。公司旗下簽約作者,近年流量較高的羅翔、戴建業(yè),與易中天一樣,有其專屬的法律、古詩詞、歷史等專業(yè)領域。三人均不像韓寒以小說為主,受眾面更加廣泛。
相比韓寒,易中天作品給果麥文化帶來的營收,2018-2020年期間遠高于韓寒。截至2020年底,易中天《中華史》系列圖書產品的銷量已超百萬冊。
由此,果麥文化復盤執(zhí)著于繼續(xù)孵化《三國的星空》IP,多少也屬無奈之舉:左看右看,三國題材肯定屬于旗下簽約IP中叫座概率較高的首選;未曾想,縱然易中天擔任編劇、王長田背書制作,仍然出師不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