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巴金先生逝世二十周年。2005年10月17日,巴金先生離開了我們,然而,他“把心交給讀者”的坦蕩胸懷,深情的文字,永遠留在讀者心中。
從10月17日零時起,武康路巴金故居發(fā)起了“溫暖的燈,始終亮著”打卡活動,巴金故居門外的這盞燈,等讀者來點亮。10月16日晚上,點燈裝置已經(jīng)安裝完成,幕布在10月17日零時揭開。
從10月17日零時起,武康路巴金故居門外的這盞燈,等讀者來點亮
10月17日上午,前來武康路巴金故居打卡和拍照留念的市民和游客
市民曹先生帶了四位從北京來滬旅游的老戰(zhàn)友在武康路行走,看到巴金故居門口正好有點燈打卡裝置,就一起參與并拍照留念。從江蘇啟東趕來的周女士告訴記者,她是看到消息之后馬上趕到上海,她最喜歡的是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0月17日上午,青年作家、復旦大學文學博士金小安帶來了鮮花
當天上午,剛剛從香港回滬的青年作家、復旦大學文學博士金小安帶著鮮花來到了巴金故居門口。金小安表示:“巴老是一個非常真誠的人,他一直說自己會把心交給讀者,那其實作為讀者的我們,也會把心交給巴金先生。希望在這樣有紀念意義的一天,每個人都給巴金先生獻上屬于自己的祝福?!?/p>
在復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金小安參加了陳思和教授細讀《隨想錄》的課程之后,獲得感悟。她深度研讀巴金著作,尤其是巴金的《隨想錄》,從巴金晚年語言風格中,讀出了一個老年人種種疾病書寫的特征,并完成了博士論文《病的表征:巴金的疾病書寫及其隱喻》(2024年10月出版)。今年4月,她的新書《淺讀巴金〈隨想錄〉》由現(xiàn)代出版社出版,為讀者還原了一位真實可親、孜孜不倦、嚴于律己、誠懇待人的巴金形象。
書評人、青年作家周洋選擇在10月17日這天重溫巴金先生的《隨想錄》,在他看來:“巴老雖然離開我們20年了,但他的思想精髓在當下并未過時。選擇閱讀巴老著作,就是最好的紀念?!?/p>
《巴金作品精選》(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巴金著 ,周立民選編)
周洋不光自己閱讀巴老著作,他還給讀七年級的兒子安排了《巴金作品精選》作為課外閱讀內容。周洋告訴記者:“這本書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編選內容精當,非常適合中學生閱讀。書還是由編者周立民老師(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贈送給我的。”
10月17日上午,著名動畫片編劇姚忠禮來到巴金故居門口參觀打卡
今年74歲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老藝術家姚忠禮是國家一級編劇,作為動畫片編劇,他曾經(jīng)參與過《葫蘆兄弟》《舒克和貝塔》《蝴蝶泉》《狐貍列那》等上百部動畫片。10月17日一早,姚忠禮來到了巴金故居門口,早早按下了打卡按鈕,還帶來了巴金先生簽名的手抄本和簽名照片,并向記者回憶了一位曾經(jīng)的文學青年與巴金先生結緣的故事。
記者注意到,這本手抄的《春天里的秋天》使用的是一本黑色筆記本,雖然紙張已經(jīng)有些泛黃,但鋼筆字跡依然非常清晰,抄寫完成在1968年10月28日,保存至今已經(jīng)57年了。
姚忠禮和姐姐在1968年10月抄寫的《春天里的秋天》,最下方為巴金先生簽名
當時,姚忠禮還是一個文學青年,他崇拜巴老,熱愛巴老。好不容易借到一本《春天里的秋天》之后,就和姐姐兩個人日夜趕抄,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把這部文學作品完整地抄了下來。
說起當天帶來的那一張背后有巴金先生親筆簽名的照片,姚忠禮告訴記者:
1981年夏天,我們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攝制組去浙江拍動畫片《回聲》。到了莫干山外景地,那天傍晚我們在莫干山最高的地方屋脊頭。這時候,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黑貓警長》的作曲蔡璐一眼認出了是巴金先生,大家都擁了過去和他打招呼:“巴老您好,我們是您的忠實的讀者,我們想跟您拍張照片留作紀念,可以嗎?”巴金慈祥地看著我們,點了點頭,我們馬上就圍在巴老身邊,就留下了這張非常有紀念意義的照片。
1981年夏天,姚忠禮等人和巴金先生合影,最下方為巴金先生簽名
40多年過去了,這張照片姚忠禮一直保存著,也刻在他的心里。有意思的是,當年在莫干山與巧遇巴金先生之后的幾年里,姚忠禮通過努力也成了一位作家。1984年,姚忠禮的中篇小說《啊,明星》在上海文藝出版社《小說界》首屆評獎上獲得了新人新作獎。
姚忠禮的恩師謝泉銘早年是巴老的助手,抗美援朝時,他隨巴老一起慰問前線將士。他后來對姚忠禮說:“小姚,我要不要把你的手抄本和你這張照片請巴老簽字留念?”姚忠禮當時一聽覺得真是太好了。幾天后,謝泉銘帶他去了武康路巴金先生家中(即今天武康路巴金故居所在)時,巴金先生的女婿祝鴻生接待了他們,并把簽名的手抄本和照片交給了姚忠禮。祝鴻生告訴他,巴金先生一邊在手抄本上簽名一邊說:“難為這個青年人了”。
巴金故居贈送的筆記本、巴金先生簽名的手抄本、簽名的照片、華僑出版社的《春天里的秋天》
多年之后,著名作家、原上海新聞出版局老領導孫颙得知此事后說:“就我所知,巴老在其他人的手抄本署上自己的大名,還是第一次?!币χ叶Y當時就感覺到這本獲得巴金先生簽名的手抄本太珍貴了。
前兩年,姚忠禮在網(wǎng)上買到了華僑出版社1995出版并印刷的《春天里的秋天》(上下卷),雖然是30年前的老版本,但并不影響閱讀,與手抄本放在一起比較,更顯得當年那種環(huán)境下堅持閱讀的難能可貴。
看到巴金故居門口絡繹不絕來緬懷巴金先生的市民和游客,姚忠禮對此感慨萬千:“那一年在德國法蘭克福歌德故居參觀時,當工作人員得知我改編了歌德的作品并拍成了中德合作動畫電影《狐貍列那》,他們讓我在故居博物館門口墻上的歌德手印合掌,拍照留念。今天,在武康路巴老故居門前的打卡留影,意義非凡,這是對一位偉大作家的紀念?!?/p>
記者給姚忠禮在巴老故居門前拍攝留影
對于巴金先生簽名的手抄本,姚忠禮表示:“和姐姐一起手抄巴老的《春天里的秋天》時,我才17歲;在莫干山見到巴老時,我正好30歲;獲得新人新作獎時,我33歲;如今我已經(jīng)70有余。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我真想把這本書捐贈給巴金先生的紀念館,讓后人看到當年曾經(jīng)有那么一批熱愛巴老的文學青年,用怎樣的熱情和精力來熱愛他的文學作品?!?/p>
據(jù)悉,巴金故居門外的“溫暖的燈,始終亮著”打卡活動將持續(xù)到10月18日下午五點,期待更多讀者的到來。
“溫暖的燈,始終亮著”打卡活動:活動地點為巴金故居大門外(上海徐匯區(qū)武康路113號),活動時間為2025年10月17日 00:00—10月18日17: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