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6 日凌晨 2 點,烏克蘭海軍導彈營在尼古拉耶夫港按下發(fā)射鍵 —— 兩枚 “火烈鳥” 導彈貼著海面起飛,1200 公里的航程飛了 90 分鐘,精準砸中俄羅斯羅斯托夫州的塔甘羅格軍用機場。
這一炸,直接把俄軍炸懵了:跑道被劈成三截,油庫火光沖天,俄空天軍第四殲擊航空團的三架蘇 - 30 戰(zhàn)機徹底報廢,機場塔臺雷達信號直接消失。這是烏軍首次用 “火烈鳥” 打擊俄本土大型軍事目標,也是二戰(zhàn)后歐洲戰(zhàn)場上,射程最遠、精度最狠的斬首行動之一。
更打臉的是俄軍的防御漏洞?!盎鹆银B” 貼著黑海飛行,俄軍雷達全程沒反應;導彈臨空時,地勤還在抽煙閑聊,抬頭看見導彈時,連跑的時間都沒有。俄國防部一開始嘴硬 “只是小火災”,可衛(wèi)星圖一出來,跑道斷裂、飛機殘骸、油庫坍塌的證據(jù)擺得明明白白,只能改口 “是西方導彈干的”—— 卻忘了 “火烈鳥” 是烏克蘭在蘇聯(lián)技術(shù)基礎(chǔ)上改良的國產(chǎn)武器,北約都沒這裝備。
這場襲擊的意義,遠不止摧毀幾架飛機。它徹底打破了 “俄本土安全” 的神話:1200 公里的射程,意味著別爾哥羅德、羅斯托夫甚至克里米亞大橋,都在烏軍打擊范圍內(nèi);貼海飛行、精準導航的特性,讓俄軍號稱 “天眼” 的防空網(wǎng)成了擺設。
對俄羅斯民眾來說,戰(zhàn)爭第一次從 “電視里的畫面” 變成 “家門口的威脅”。塔甘羅格居民現(xiàn)在一到晚上就停電,家家戶戶往地下室躲;莫斯科的銀行緊急演練業(yè)務撤離,地鐵軍警抽查護照頻率翻倍,紅場上辦演唱會的 LED 屏突然全拆,連郊外影視基地的假機場、退役蘇 - 24 戰(zhàn)機都蓋上偽裝網(wǎng) —— 生怕成為下一個目標。
烏克蘭官方的聲明很冷靜:“有權(quán)打擊任何敵方軍事目標”。潛臺詞再清晰不過:你能炸我幼兒園、火車站,我就敢炸你機場;你把戰(zhàn)場擺到我家門口,就別嫌我打回你家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