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就坐,其實是很多人養(yǎng)出來的疲憊感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習慣?
剛吃完飯,忍不住往沙發(fā)上一靠,打開手機刷一會短視頻,或者趁機補劇。
總覺得飯后該歇一歇,結(jié)果越歇越困,腦袋昏沉,肚子還越來越鼓。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我以前也這樣。
尤其是晚飯后,忙完一天終于能放松一下,沙發(fā)一坐,根本起不來。
可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習慣,不只是長胖的罪魁禍首,更是代謝變慢的開始。
飯后立即久坐,會讓血糖、脂肪在體內(nèi)堆積得更快。
整個人吃完就趴,相當于把燃脂開關(guān)關(guān)掉了。
飯后30分鐘,是決定身材曲線的黃金區(qū)間
很多人誤會飯后運動就是吃完立刻動。
其實,這樣反而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讓胃來不及反應(yīng)。
我后來跟健身教練學到一個簡單原則:
飯后休息20到30分鐘,再進行輕度活動,是最有利于代謝的時間點。
這段時間,血糖還沒完全回落,輕微的運動能加速血液循環(huán),讓能量被更快利用,而不是堆積成脂肪。
尤其是飯后散步、輕瑜伽、做家務(wù),都是燃脂開關(guān)的好幫手。
我試了一個月,晚飯后不再坐在沙發(fā)上,而是去樓下溜達20分鐘。
沒想到不僅肚子變平了,晚上睡得也更踏實。
♀? 什么運動最適合飯后做?別太拼,越輕越有效
很多人覺得減脂就得大汗淋漓。
其實飯后那會兒,最忌諱的就是猛。
我總結(jié)了三個對新陳代謝最友好的小動作:
① 輕散步
飯后20分鐘左右,出門慢走15到20分鐘。
速度不快,能說話、不喘氣剛剛好。
② 站立整理家務(wù)
比如擦桌子、洗碗、疊衣服,這類活動雖小,卻能持續(xù)燃燒能量,促進血液流動。
③ 飯后舒展拉伸
簡單的拉伸動作,比如伸展手臂、輕微扭腰,不僅幫助消化,還能避免久坐肚子鼓。
這些輕活動屬于低強度有氧,剛好處在代謝助推的溫度區(qū)間。
早鍛煉還是晚鍛煉?關(guān)鍵看你的身體節(jié)奏
有人習慣早起跑步,有人喜歡晚飯后動一動。
其實沒有絕對的最佳時間,而是要看個人代謝的高峰期。
早上鍛煉的好處,是能喚醒代謝,讓一天的能量燃燒更快。
而晚飯后活動,則有助于穩(wěn)定血糖,減少脂肪囤積。
我試過早起快走一周,精神確實變好了;
但如果晚上實在太累,我就改成飯后散步。
關(guān)鍵不是幾點動,而是每天都動。
身體的代謝系統(tǒng)最怕懶惰,最愛規(guī)律。
輕斷食期間能運動嗎?關(guān)鍵是強度別過頭
很多人輕斷食期間擔心運動會低血糖。
其實,只要控制節(jié)奏,不空腹做高強度訓練,完全沒問題。
我自己的經(jīng)驗是:
在輕斷食期間,做低強度有氧,比如慢走、拉伸、瑜伽,反而更容易進入燃脂模式。
身體在能量不足時,會更高效地利用脂肪作為燃料。
所以別怕動,只要方式對,輕斷食+輕運動,效果會更溫和、穩(wěn)定。
代謝加速,從每一次站起來開始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燃脂得靠狠招、靠毅力。
其實,真正決定代謝速度的,是那一個個不被重視的日常瞬間。
吃完飯就站起來走兩步,
下午久坐時起身伸個腰,
睡前輕輕拉個筋——
這些小動作,才是身體最喜歡的節(jié)奏。
我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活動,不只是讓體型更勻稱,
還讓整個人變得輕盈、靈活、有精神。
活力的秘密,從不在拼,而在動
身材的變化從來不是一夜之間的驚喜,
而是日復一日的選擇。
選擇不在飯后癱坐,
選擇去走幾步,去感受身體的呼吸與節(jié)奏。
當你習慣讓身體動起來,
代謝自然會回應(yīng)你,
以更輕盈的體態(tài)、更溫和的能量。
有時候,改變真的不需要太多勇氣,只是從吃完不坐這一刻開始。#金秋養(yǎng)生圖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