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丨熱點丨軍事丨為農
這里,是龍牙正在爬的一座山。
其實是有的。
僅僅從軍事和軍事裝備發(fā)展的角度講,印度盡快實現與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邊境談判,撤走西部、北部邊境地區(qū)駐軍,解散大量當地民兵組織,裁撤陸軍節(jié)省軍費并將極為寶貴的財政收入轉移到??哲娧b備研發(fā)與軍事裝備標準化體系的建立上面去,印度在軍事上就還有救。
當然他肯定做不到。
歷史給了尼赫魯過高的地位,而這個人的才能與這個地位實在是不相符,因此,他的“國策”出了問題的話,就必然會徹底綁架印度自己,積重如山再難回頭。印軍當前部署本質上是1962年中印戰(zhàn)爭的遺留問題,圍繞這場戰(zhàn)爭,印度國內形成了盤根錯節(jié)的利益集團,陸軍對海空軍形成絕對意義上的優(yōu)勢地位,導致印度的國防開支數十年來無法真正落到他需要的地方去。
印度并不是沒有有識之士,我覺得其實數量還很不少,但這些人要么利益所在言不由衷,要么明智的選擇了閉嘴。
尼赫魯重大國策失誤就是“麥克馬紅線執(zhí)念”。
關于尼赫魯的國策其實網上有很多論述,歷史記載也極為豐富,這里就不再簡單重復了。只是抽取提煉其中關于印軍軍事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一個要素:先北后南。我們總是說印度繼承了英國殖民者的霸權主義思維,力爭當“南亞小霸王”,這話對也不對,你站在印度的立場上其實能夠理解他這種執(zhí)念:印北方人口密集、經濟發(fā)達,是印度最重要的戰(zhàn)略中心,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的確寢食難安。
但尼赫魯此時犯了一個印度人都會犯的錯誤。
他太過于超前的意識到最終需要謀求喜馬拉雅山中線作為防御前沿,忽視了印度國力實際,提前好幾十年想要徹底解決印度的國防問題,結果反而一事無成一直拖到了現在。以1947年印度獨立為界線,整個印度僅有兩年的時間窗口期去真正占據麥克馬紅線并維持實際軍事存在。很顯然當時的印度不具備這個實力,但時間窗口期過去之后,再想要辦到這一點已經不可能了,此時的尼赫魯并沒有想辦法“退而求其次”,而徹底陷入了“麥克馬紅線執(zhí)念”之中無法自拔,導致問題延宕至今。
1962年戰(zhàn)爭已經是一個明顯的信號:印度不可能真的占據喜馬拉雅山,甚至只占南邊一半也做不到。
至此為止,印度如果真的有一個明智的戰(zhàn)略家,也有能力顛覆利益集團的綁架,他應該做的事情是徹底撤出喜馬拉雅山區(qū),僅僅在喜馬拉雅山次級山脈周圍部署防御,牢牢掌握住幾個關鍵山口附近地域,并在恒河平原、布拉瑪普特拉河平原展開防御,以分布更廣闊的、已經戰(zhàn)術展開的重火力部隊,確保在狹窄的山口一帶具備絕對優(yōu)勢火力,從而確保解放軍無法進入印度腹地。
但真實的歷史上,印度不斷與這種明智選擇反著來,簡直把能夠犯的錯誤全部犯了一遍:
1、未能及時收縮防御。在解放軍1962年戰(zhàn)爭后主動撤軍、占據有利山口時,印度人極其愚蠢的選擇了“前出”,派部隊占據了解放軍主動讓出來的區(qū)域,從此連續(xù)維持了70多年漫長的補給線。
現在看來毛主席1962年選擇主動后撤,簡直是能夠媲美“四渡赤水”的軍事指揮杰作,在中國有了兩艘航母、第三艘以及更多航母正在建造,大型遠洋艦隊深入太平洋執(zhí)行任務,空軍第六代戰(zhàn)斗機對美國形成技術代差的今天,解放軍已經能夠與美軍在太平洋平分秋色,毛主席這個神來之筆更是讓人心悅誠服。
他能夠看透數十年的未來。
在1962年解放軍戰(zhàn)略收縮之后,印度幾乎是立刻就形成了“北方邊境利益集團”,從此綁架印度國防開支70多年,今天也沒有任何松動的跡象。漫長的喜馬拉雅山防線,以及更為恐怖的補給線、前線基礎設施建設,不光是占據了印軍國防開支的大頭,而且徹底鎖死了印軍現代化進程。
我愿稱之為“智子”。
2、與巴基斯坦為敵。巴基斯坦其實自始至終無法威脅印度的國防安全,即使是今天也很難說巴基斯坦能打進印度去,但印度極為愚蠢的選擇了主動挑釁威脅巴基斯坦,把一個本來一無是處的散碎國家活生生逼成了“巴鐵”。
印度至今都覺得自己的難度不夠大,拼命給自己上難度,不然你都無法相信這么大個國家怎么可能把自己混成現在這副黑非洲都比不上的鳥樣。要知道獨立之初無論哪方面,受教育程度、GDP、工業(yè)基礎,哪方面它都比中國強的。
在巴基斯坦方向給自己上了個巨大無比的難度:克什米爾地區(qū)。
我都想不通克什米爾地區(qū)對于印度有哪怕一絲一毫的重要性,這一地區(qū)特征就是攻守都極為不利。
印度只需要實際控制最為富庶和平坦的斯利那加谷地,在克什米爾地區(qū)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同時也不至于過于刺激巴基斯坦非要把他逼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但印度不光是占了斯利那加谷地,還有效擴充了防御前沿,就這樣了還要跟巴基斯坦在錫亞琴冰川死磕,一副瘋魔神經、不死不休的樣子。
3、得罪斯里蘭卡。斯里蘭卡人、泰米爾人和印度的恩怨糾葛也非常復雜,這里復述沒有意義,僅從印度洋航道重要性來看,印度是根本沒有吧斯里蘭卡的重要性當一回事。
在斯里蘭卡方向,他依舊是那副瘋魔神經的做派,你要么你去把斯里蘭卡人全部都突突了,“男子高于車輪者斬,把車輪給我放平”,你有那個本事全世界人也說不出來個什么所以然;要么你就扶持泰米爾人,讓泰米爾人真的吞并斯里蘭卡徹底掌控斯里蘭卡。
結果進退失據、首鼠兩端,即沒那個本事屠了斯里蘭卡,又不敢放手讓泰米爾人搞事情,數十年的努力付諸東流,整個印度洋航道就此落入他人之手。
最后我們來拉一個清單,簡單列舉印度理性的做法,與他實際的做法:
從有利于印度的角度出發(fā),他應該:
1、裁撤陸軍、收縮防御,減少浪費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國防開支;
2、大力發(fā)展??哲?,謀求對印度洋航道的控制權;
3、大力推進軍事裝備標準化,建立獨立國防體系;
4、抓住機遇努力拼命發(fā)展核武器。
但這完蛋玩意兒實際上干的:
1、將絕大部分軍費開支扔在喜馬拉雅山上,與中、巴進行極為低效又吃虧的的仰攻防御;
2、沒有軍費拿去給??哲?;
3、更沒有軍費去搞國防裝備體系;
4、核武器?能吃嗎?好吃嗎?怎么吃?
今天是2025年,到現在印度實際上已經徹底失去了軍事上翻身的機會,失去了工業(yè)化的機會,更沒有辦法搞??哲娏恕.斍皣H環(huán)境已經是:
1、軍備競賽耗資巨大,世界上除了中美兩國,其余國家甚至連參與軍備競賽的資格都沒有了,“連輸的資格都沒有”。
2、工業(yè)化門檻急劇提高,世界第一大工業(yè)國已經是中國,后發(fā)國家想要工業(yè)化,就必須要跟中國比拼產品成本,這是不可想象的。中國已經完成全國統(tǒng)一市場建設,完成大基建,完成人口掃盲,完成工程師隊伍培養(yǎng),在全球范圍內、全工業(yè)產業(yè)鏈上跟中國比成本,你莫非是失了智?你造出來的東西比中國貴,質量還不如中國,你怎么“取而代之”成為世界工廠?這是個非常簡單的常識性問題。
3、中巴兩國不會給他機會,把印度“粘”在喜馬拉雅山上的甜頭現在已經肉眼可見,中巴兩國無論如何都不會放過他,繼續(xù)用喜馬拉雅山綁架整個印度,使他永遠陷在泥潭中無法自拔,何樂而不為之?
4、核技術擴散的機遇期已經沒有了,沒有冷戰(zhàn)背景,還想繼續(xù)獲得核武器其實已經非常不可能,被中巴兩國盯著的印度,與俄羅斯、美國、英法等核大國距離遙遠,共同利益也沒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再想在核武器方面取得突破,已經不可能了。
5、軍事工業(yè)體系標準化,不是一兩件先進裝備、一兩臺高技術設備就能完成的,他需要一個龐大的工程師隊伍。地球人不需要那么多工程師,中國的工程師都已經飽和了,這些工程師已經能夠生產地球上絕大多數工業(yè)品,印度即使還能夠培養(yǎng)自己的工程師,也沒法在他國內找到足夠的工作機會。
實際上,印度人跑去世界五百強當高管,本身對于印度這個國家而言是個令人絕望的現象。這些高端人才不管是不是真的高端,只要出了印度,除了薪酬外匯這點可憐的好處,對于印度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印度既沒有能力給他們提供工作機會,也沒法提供鍛煉培養(yǎng)他們的舞臺,更不可能依靠他們來完成自己的國防工業(yè)體系標準化建設。印度留不住工程師,留不住工業(yè)管理人才,實際上是在被世界各國企業(yè)“吸血”。
很多印度人,包括不少不明所以的蠢貨,居然還在為此歡呼!
我倒是非常希望印度人繼續(xù)全世界跑,依靠他們的所謂(1)英語優(yōu)勢;(2)PPT吹牛逼優(yōu)勢;(3)抱團取暖優(yōu)勢,到處去給人當高管,只要不來中國就行。這樣繼續(xù)下去,印度永遠也不可能真的開始自己的國防現代化建設,這14億人形動物也就永遠不可能對我們產生真正的威脅。
歷史給了印度80年的機會,他自己放棄了而已。
點擊查看推薦文章:
作者簡介:龍牙是一名曾在西藏戍邊數十年的退伍軍人,他熱愛文學和寫作,對時政問題、社會新聞有著獨到的見解。歡迎關注公眾號“龍牙的一座山”、小號“黃科長銳評”。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名片后臺回復關鍵詞,如“精彩推薦”、“中美關系”、“軍事”、“毛澤東”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