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除了顏良,誰還能在20回合內(nèi)擊敗徐晃?
徐晃,曹操手下的頂尖猛將,武藝高強,腦子還特別好使。要在短短20回合內(nèi)壓制他,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
他不是那種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的貴族子弟,家里條件普通,甚至可以說是寒門出身。
但這哥們兒有股子拼勁,小時候就喜歡舞刀弄槍,練得一身硬功夫。后來被曹操相中,直接成了手下的主力干將。
曹操夸他的時候,那真是不遺余力,說他有“神人”之能。咱們可以打個比方,徐晃在曹操眼里,就像是球隊里的王牌前鋒,關(guān)鍵時刻總能頂上去。
徐晃不僅能打,還特別能熬。和許褚交手,硬生生干了50回合,愣是沒分出勝負。
許褚是誰?曹營里的“貼身保鏢”,一身蠻力能單挑猛虎那種。
徐晃能撐下來,可見這家伙的體力和耐力絕不是蓋的。再加上他腦子靈活,打架時總能來點戰(zhàn)術(shù)變化,讓對手捉摸不透。
可以說,徐晃是個全能型選手,難怪連關(guān)羽和張飛都拿他沒轍。
但話說回來,歷史上還真有幾位猛將能在這“20回合速勝”的假設對決中脫穎而出。除了顏良,最先想到的就是呂布。
呂布,這名字一聽就有種“天下無敵”的味道。三國第一猛將的名號不是吹出來的,實打?qū)嵖繎?zhàn)績打下來的。
呂布能騎赤兔馬,手里方天畫戟更是如虎添翼。他出場的畫風基本是這樣的:對手來了,干不過;再來倆,還是干不過;最后一群圍上去,才勉強壓制住他。
曹操都得承認,呂布“非一人可勝”,這評價夠高了吧?
如果呂布和徐晃交手,結(jié)果會是什么?很簡單,呂布壓制徐晃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20回合。
原因在于呂布的戰(zhàn)斗風格,他不像徐晃那樣打持久戰(zhàn),而是靠爆發(fā)力和凌厲的攻勢迅速瓦解對手。徐晃再耐打,碰上呂布這種猛人,也得認栽。
除了呂布,再來聊聊趙云。這位常山趙子龍,不僅長得帥,武藝也是一絕。
趙云的特點是穩(wěn)中帶狠,他不像呂布那樣靠蠻力,而是講究技巧和速度。赤壁之戰(zhàn)的時候,趙云能在敵陣中七進七出,救出阿斗,靠的就是這份沉穩(wěn)和靈活。
如果趙云對陣徐晃,20回合內(nèi)取勝的可能性也很大。趙云的特點是防守反擊,徐晃的戰(zhàn)術(shù)變化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事兒。
再加上趙云體力驚人,就算打持久戰(zhàn),也未必會輸。但問題是,趙云偏愛速戰(zhàn)速決,他會在徐晃的破綻中找到機會,一舉拿下。
最后一個能和徐晃掰掰手腕的,則是年輕時的黃忠。黃忠,大家可能更熟悉他老年的形象,白發(fā)蒼蒼卻還能刀槍不入。
但別忘了,年輕時候的黃忠也是個狠角色。他的弓箭功夫不用多說,百步穿楊那是基本操作,但近戰(zhàn)能力也不容小覷。
長沙城之戰(zhàn),黃忠和關(guān)羽打了一百回合不分勝負,這說明什么?說明黃忠既能熬得住,也能打得狠。
年輕黃忠對陣徐晃,勝算同樣很高。他有一手弓箭壓制的技能,能在短時間內(nèi)搶占優(yōu)勢。
徐晃擅長肉搏,但碰上黃忠這種遠近皆能的對手,估計也會吃不消。
當然,這些假設性的對決,咱們也得承認,歷史上并沒有真實發(fā)生。三國演義畢竟是文學作品,很多情節(jié)都是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的。
像徐晃和關(guān)羽的80回合之戰(zhàn),就算是真的,也不能完全代表兩人的真實實力。畢竟戰(zhàn)場上勝負不僅看個人能力,還得看天時地利人和。
最后,回到那個問題:除了顏良,誰還能在20回合內(nèi)擊敗徐晃?答案就是呂布、趙云和年輕的黃忠。
這三人各有各的戰(zhàn)斗風格,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實力強悍到讓人佩服。三國的魅力就在于這些英雄人物,他們不只是冷冰冰的歷史名字,而是活生生的傳奇。
信息來源:[《三國演義》《三國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