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它承載了中國人民太多的苦難、悲傷、哀思與懷念。
這一年里,發(fā)生了唐山大地震,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和毛澤東主席相繼逝世。尤其是毛主席的離世,對于中國,是不亞于大地震帶來的震憾,它牽動著所有中國人民的心。
毛主席,做為一代偉人,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他的身后事又該如何安置呢?
上海檔案館解密的檔案中有一個神秘工程,叫做“一號工程”,揭開了毛主席遺體保護的神秘面紗。
毛主席逝世當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并決定了,保護毛主席的遺體讓社會各界人士瞻仰。為此,專門成立了保護毛主席遺體領(lǐng)導小組,并制定了相應(yīng)的實施工程,也就是“一號工程”。
那么,毛主席的遺體如何做好永久保存?用什么來安放?安葬在哪里?這些問題都將一一揭秘。
一、遺體保護,刻不容緩
毛主席于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與世長辭,中央決定9月11日至17日在人民大會堂讓群眾吊唁,瞻仰遺容。9月18日,在天安門舉行追悼大會。這期間要對遺體進行保存處理,同時還要做長期保存遺體的準備。
當時在世界上,只有列寧、胡志明等極少數(shù)國家領(lǐng)導人的遺體被長期保存下來了,而保存方法都是各自國家的機密。
而我們國家并沒有一套完備的保存遺體的方法。
在毛主席逝世當晚,衛(wèi)生部長劉湘屏、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黨支部書徐靜,接到一個任務(wù):為了讓全國各族人民瞻仰毛主席的遺容,要對遺體進行防腐和保護,后來又接到了要對主席遺體永久保存的艱巨任務(wù)。
于是,由徐靜牽頭負責,張炳長和陳克銓參加,成立了三人小組,共同商定毛主席遺體防腐保護方案。
首先要做的是追悼會期間的遺體防腐和保護。主席逝世的當晚,他們?nèi)四跖浜希厔邮诌吷逃?,用了兩個多小時,完成了遺體的防腐工作。
因為防腐需要注入大劑量防腐液,導致遺體出現(xiàn)了腫脹現(xiàn)象。張炳常是這方面的專家,稱24小時浮腫即可消退。
三人一直守在遺體旁邊,觀察尸體出現(xiàn)的任何細微變化,然后記錄下來。24小時之后,浮腫現(xiàn)象果然明顯消退。
遺體的初步處理就這樣完成了。
9月份的北京剛剛?cè)肭?,但氣溫還是很炎熱的。瞻仰大廳的條件十分有限,冷風設(shè)備開到最大,遺體的溫度仍然達到20多攝氏度。這樣下去遺體是沒有辦法完好保存的,這是一個緊急緊迫又必須解決的問題。
治喪委員會于是向各界人士尋求緊急幫助,醫(yī)務(wù)人員、科研人員、玻璃廠、半導體廠的工作人員紛紛獻計獻策。
北京市有機玻璃廠以極快的速度做成了有機玻璃棺罩,主席的遺體安放在棺罩內(nèi)。北京西城半導體廠用半導體制冷器放置在有機棺下遺體頭部位置,然后將冷卻后的氮氣通過進氣口通入棺內(nèi)。另外還在地毯下鋪設(shè)了水冷系統(tǒng)的管路。
經(jīng)過這樣的配合,棺內(nèi)的溫度穩(wěn)定在攝氏6—7度,這樣就可以完成吊唁期間的遺體保存工作了。
這次使用的半導體制冷器,是西城半導體廠正在試驗的新產(chǎn)品,沒想到在關(guān)鍵時刻派上了用途。當時我們國家還沒有這方面成熟的技術(shù)。
吊唁期間的遺體保護工作基本圓滿完成,9月18日,首都百萬群眾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
接下來,還有更加艱巨的任務(wù)。永久保存毛主席的遺體,又該怎樣做呢?
9月18日,瞻仰活動結(jié)束。中央決定,將毛主席遺體轉(zhuǎn)移到一個代號為“769”的地方。9月20日凌晨,在華國鋒、汪東興等人的護送下,毛澤東遺體從人民大會堂轉(zhuǎn)移至“769”。直到毛主席紀念堂建成之前,毛主席的遺體都放置在此處。
吊唁結(jié)束后的第二天,專家們吸收和借鑒馬王堆西漢古尸出土后的處理保存經(jīng)驗,將主席的遺體浸泡在獨特配方的藥液中進行保存。
西漢古尸之所以2,000多年保存完好,主要是深埋、低溫、避光、避氧和采用許多中草藥材。它的研究成果正好被應(yīng)用到毛主席遺體的保護上。
事實證明,在當時科學、經(jīng)濟都很落后的中國,我們承襲了老祖宗的文明和智慧,在各界人事的齊心努力和通力配合下,我們攻克了這個難關(guān),主席的遺體防腐和保存問題解決了,那么該如何安放主席的遺體呢?
10月9日,中共中央決定建立 毛澤東主席紀念堂。并且要求,在紀念堂建成以后,將把安放毛澤東主席遺體的水晶棺移入堂內(nèi)。
于是,建立毛主席紀念堂和制作水晶棺的工作就需要同時開展起來。
二、遺體安葬,紀念堂選址
1976年9月13日,毛主席遺體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成立 ,。 由全國8省市選派最優(yōu)秀的建筑師、美術(shù)工作者、工人技師共40余人會聚北京,組成選址設(shè)計工作組, 就開始著手進行陵墓的選址和設(shè)計。
他們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勘察和走訪了北京多個地方,先后對中南海、北海、香山、景山、天安門廣場等十幾個地點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
最后設(shè)計組跳出了只選陵墓的概念,擺脫了悲哀的調(diào)子。最終將目光鎖定在天安門廣場,。
不過,在天安門廣場新建一座建筑物,可不簡單,尤其是建筑物的高度和風格要和周圍已有的建筑要協(xié)調(diào)。
1976年11月9日,毛主席紀念堂工程現(xiàn)場指揮部成立。
1976年11月24日下午4時30分 ,毛主席紀念堂奠基儀式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1977年5月4日,毛主席紀念堂 僅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 便以高質(zhì)量完成了建設(shè),占地5.7萬多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2.8萬平方米。
毛主席紀念堂已經(jīng)順利建成了,那么同時進行的工作,用水晶棺保存遺體進行得怎么樣了呢?
三、遺體安放,水晶棺制作
北京玻璃總廠在毛主席逝世第二天,就接到一項特別緊急的任務(wù)。就是要全力以赴,盡快組織力量研制一個水晶棺。
棺體要宏偉大氣,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而且要能面對可能發(fā)生的地震、戰(zhàn)爭、破壞、損耗等情況。
水晶棺的制作相當復雜,我國之前還沒有制作的先例。而且 毛主席的水晶棺,要求全部由純凈無暇的水晶打造。要制作出兩米多長、沒有一點兒雜質(zhì)的石英板材,這在當時是一個世界難題。
水晶棺設(shè)計難,制作更難,我們能否克服困難順利完成呢?每個人都捏著一把汗。
這時,北京玻璃總廠迎難而上。接下任務(wù)后,緊接著就開始行動,部署了各所屬企業(yè)的具體工作。
任務(wù)下達后,全體人員 立即行動起來。
為了盡快攻克水晶棺的制作難題,全廠選拔出一批中層干部、 黨員和一批優(yōu)秀的老工人 ,集中到這項工程中,并且 加強生產(chǎn)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水晶棺所用的石英玻璃大板原本計劃以天然水晶為原料重新熔鑄。但是由于天然水晶中含有的鈣、鎂等元素,玻璃中的雜質(zhì)和氣泡始終無法完全消除。
后來工人們改用新的工藝方法,以四氯化硅為原料,燒制成高 純度的小塊石英玻璃料砣,然后再通過熔接的方法變成大的石英玻璃板材,
這才讓水晶棺的研制走出了困境。
1976年10月14日,終于生產(chǎn)出 了四塊 符合制造水晶棺設(shè)計要求的棺板毛坯。
這還只是制作水晶棺的第一步,這個 毛坯的 光學性能遠遠達不到制作水晶棺的要求。還要經(jīng)過多道工序的加工才能成為產(chǎn)品。
在經(jīng)歷了近三個月的艱苦努力,1976年11月27日,第一個棺體造型的光學玻璃樣棺終于研制成功。并通過了8級地震、密封、充氣、降溫等方面的試驗。
中央領(lǐng)導同志對北京研制的這個光學玻璃水晶棺,一致表示滿意。但為了精益求精,要求解決水晶棺棺壁上隱約出現(xiàn)遺體的反射映像問題。
于是大家繼續(xù)奮戰(zhàn),對水晶棺的設(shè)計進行了改進,于1977年4月,第二個水晶棺研制成功。
這個水晶棺進一步改善了內(nèi)部光反射效果:論在任何光照條件下,瞻仰人員自身的反射像和遺體在內(nèi)棺壁上的反射像都不會顯現(xiàn)出來。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個樣棺內(nèi)還進行了光學整容等方面的試驗。
瞻仰過毛主席遺容的人,都會記得,歷經(jīng)這么多年,主席的形象依舊栩栩如生,偉岸高大。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這里就要說一說,堪稱當時世界獨一無二的技術(shù)——光學整容。
光學整容不會觸動和損壞遺體,完全是按照電影光學的原理,對遺體面部各個部位的外觀以極柔和、極淡的光加以全方位的調(diào)理、修飾。 主席的遺體處理就是應(yīng)用了光學整容這項高科技技術(shù)。
為保護遺體,棺內(nèi)溫度必須保持在攝氏1-4度之間。因此照明必須采用冷光源,還要避免或減少紅外光、紫外光直接照射造成對機體的損害。
為此,北京六○八廠專門成立了照明和光整容兩個課題組,集中研究解決照明和整容問題。
經(jīng)過全體設(shè)計人員和工人的晝夜奮戰(zhàn),精心設(shè)計,精心加工,終于在1977年5月底前,圓滿完成任務(wù),6月份進入紀念堂進行 安裝調(diào)試,最終取得了成功。
它的制作成功,在我國的光學工業(yè)史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
1977年9月9日,在紀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之際, 毛主席遺體移入水晶棺內(nèi),光學整容系統(tǒng)的啟動,使去世已近一年的毛主席遺容頓時煥發(fā)了生機。
如今,毛主席紀念堂已經(jīng)接待來瞻仰毛主席遺容的來賓超過2億多人次。
毛主席的遺體長眠在水晶棺中,他的精神卻時刻激勵著每一個中國人。
如今,歷史見證了我們國家的飛躍發(fā)展,主席終于可以放心了,中國人民不僅站起來了,更是富起來,強起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