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上海舉辦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衡水中學作為基礎教育代表受邀參會,其申報的10個學科案例入選全國“智能教育在中國”示范案例,涉及AI仿真實驗、個性化學習路徑規(guī)劃及數(shù)字孿生校園等實踐成果,其中兩個被評為優(yōu)秀案例。
圍繞教育強市建設,衡水堅持五育并舉,不斷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體系,在夯實課堂教學主陣地基礎上,積極拓展學生多元成長空間,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時代新人。
這個暑假,衡水中學捷報頻傳:第28屆“銀河·創(chuàng)新杯”全國少兒乒乓球比賽上獲1金5銀8銅,全國健美操錦標賽上奪得團體金牌及4枚單項金牌,河北省青少年射箭城市冠軍賽收獲5金7銀8銅,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河北賽區(qū)上斬獲7個一等獎,多名同學在“燕趙杯”成語典故主題書畫篆刻大賽獲一等獎……“無體育不衡中、無活動不衡中、無歌聲不衡中”。據(jù)了解,衡水中學組建了110多個興趣社團,全年舉辦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等70多項校園特色活動,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出教室,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衡水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網(wǎng)絡,開展成人禮、遠足等活動,依托全市66個研學基地,弘揚紅色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日常教學中,將思政資源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用經(jīng)典誦讀培育家國情懷,以先進人物事跡弘揚民族精神。
通過城鄉(xiāng)結對、學區(qū)一體化管理、集團化辦學和信息化幫扶四種模式,衡水全力推進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開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試點應用,提升數(shù)字時代綜合素養(yǎng)。實施校長素質能力提升行動,推動骨干校長教師常態(tài)化交流,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今年春季學期起,衡水市668所義務教育學校實施“陽光課間15分鐘”微改革,53萬名中小學生從中受益。衡水市教育局副局長蘇志強說,這項微改革的核心內(nèi)容為“1530+1+N”,“1530”指課間15分鐘與大課間30分鐘,“1”強調(diào)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親近自然,“N”是設計跳繩、跳皮筋、歌唱等多元活動,實現(xiàn)“一校一案、一校多品”。
衡水各學校建立合唱、舞蹈、書畫等多元社團,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才藝的平臺。注重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美的熏陶。加強京劇進校園基地建設,衡水中學、衡水第二中學等學校被確定為全省“京劇進校園演出教學基地”。
同時,該市將勞動教育與學科教學、社會實踐相結合,推動勞動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特色化開展。比如,深州中學組織開展智慧農(nóng)業(yè)科技示范園植物培育、勞動基地采收等活動;衡水市利民路小學開展班級“責任田”種植等活動;衡水市第十三中學開展“勞動美”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在勞動中認知社會、增長才干。
(原標題:衡水五育并舉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來源:河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