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宣布,搭載華為乾崑智駕的汽車已突破100萬輛。華為乾崑智駕是華為推出的智能駕駛系統(tǒng),據(jù)了解,目前已覆蓋不同價位的22款合作車型。
車企爭遞橄欖枝
有賽力斯逆襲成功的案例在前,多家主流車企積極與華為實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合作。8月伊始,一連串的車企高管高調表達了與華為加強合作的意愿。
8月7日,在深圳華為總部,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與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共同按下智界品牌2.0啟動鍵。智界品牌將投資超過100億元,研發(fā)團隊規(guī)模將增至5000人,雙方還將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推動研發(fā)、生產、銷售、服務一體化獨立運作。
一汽集團與華為的合作也在推進。8月7日晚,華為乾崑聯(lián)合一汽奧迪打造的一汽奧迪A5(參數(shù)丨圖片)L、一汽奧迪Q6L e-tron家族正式上市,奧迪成為全球首個與華為乾崑達成深度合作的國際豪華品牌。
8月8日,新成立的央企——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的掌門人朱華榮拜會了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圍繞產業(yè)競爭態(tài)勢、未來競爭格局等交流學習。長安汽車與華為雖未披露具體新項目,但高層的深度交流預示著雙方合作有望進一步拓展。
8月10日,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在微博發(fā)文,將華望明確為廣汽與華為深化合作的關鍵落子。他表示,依托“廣汽制造 + 華為智能”的協(xié)同優(yōu)勢沖擊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市場,并稱這是廣汽“番禺行動”改革的重要一環(huán)。
江汽集團董事長項興初更是在8月11日的公開直播中重申“一切為了尊界,為了尊界的一切”,強調尊界品牌已成為集團向科技型企業(yè)戰(zhàn)略轉型的核心引擎。
此外,長城汽車與華為也在智能汽車領域建立起較為緊密的合作網絡,覆蓋營銷、智能座艙、智能車載解決方案等多個關鍵環(huán)節(jié)。
技術賦能與深度融合
出現(xiàn)車企熱捧華為這種現(xiàn)象也并不奇怪。當前,汽車行業(yè)的競爭仍在不斷加劇,車企不僅要比拼價格,更要比拼技術、產品、服務,而有華為背書和技術加持,有利于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yè)業(yè)績。
賽力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21年與華為合作后,放手由華為主導生產和銷售問界品牌,實現(xiàn)了逆襲。公司市值從不到150億元,飆升到如今的約2100億元。
這自然會引發(fā)其他車企效仿。值得注意的是,在華為與部分車企的合作中,華為話語權較大。以奇瑞智界為例,通過上述2.0合作協(xié)議,智界的命運與華為深度綁定。智界不僅將擁有更加龐大的研發(fā)團隊,還將獨立運營,由華為主導品牌戰(zhàn)略決策與全鏈路管理,而奇瑞全力配合。尹同躍表示:“智界項目已被列為集團第一優(yōu)先級?!?/p>
從國內車企到國際豪華品牌,華為與車企的合作呈現(xiàn)出多層次、全方位的特點。資本合作也是其中之一。例如,作為中國長安汽車董事長的朱華榮,還有一個身份是華為車BU獨立公司“引望”的副董事長。引望在今年3月底完成工商信息變更,華為持股比例由100%調整為80%,新增阿維塔科技和賽力斯兩大股東,分別持股10%。董事會方面,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任“引望”董事長,余承東和朱華榮任副董事長。
華為與車企的合作是基于各自優(yōu)勢的深度融合。車企在整車制造和市場渠道等方面的積累,與華為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技術上的領先地位相結合,通過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共同推動智能汽車的技術進步與市場發(fā)展。
文:張冬梅 編輯:齊萌 版式:劉曉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