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樂樂馬上要上幼兒園了,最近樂樂媽有些焦慮,為了讓孩子提早過渡和適應,她會常給孩子打“預防針”:
“去了幼兒園要聽話啊,自己要好好吃飯,餓上渴了跟老師說……”
但很顯然,沒去過幼兒園的孩子根本聽不進去,也不能理解,掙脫媽媽的禁錮,自顧玩去了——
孩子入園,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爸媽,其實作父母的比孩子更焦慮!
幼兒園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小型社會,想要適應其中,就得遵守規(guī)則。
我家娃所在幼兒園,園長曾跟我們分享過一個信息差:90%孩子的入園適應難,都源于家長對幼兒園一些“隱形規(guī)則”存在認知盲區(qū)!
這些規(guī)則雖未寫入家園手冊,但會在無形當中影響孩子每天的成長體驗。
一、自理能力彰顯“馬太效應”
記得第一次參加幼兒園的開放日,看到午睡起來后,老師們手忙腳亂地給一群孩子穿衣服、穿鞋的場景,我感觸良深。
有些能自己穿的娃,在被老師表揚后,便開開心心活動去了。而那些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只能乖乖等老師幫忙,有的等著等著就哭起來。
最后一個娃穿戴好之后,甚至來不及和老師說上一句話。
心理學上有個“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意思是當孩子某方面能力好的時候,老師自然會給予更多發(fā)展性指導。這就是“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入園貼士:
在趁現(xiàn)在還來得及,我們需要盡可能地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每天固定時間進餐和作息,培養(yǎng)獨立進食、自主如廁,學會自己穿脫衣物等。
二、社交能力是觸發(fā)從眾心理
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開始步入集體生活后,能快速建立同伴關(guān)系的孩子,其在語言表達、情緒管理等方面,發(fā)展速度比普通孩子更快。
在每一個團體當中,都會不可避免地存在“從眾心理”。比如,當一個孩子受到了同伴的歡迎,那么其他孩子也會不自覺地想接近他。
入園貼士:
教給孩子一些社交金句,比如“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我能加入你們嗎?”“我們輪流玩吧。”
另外,要多給孩子創(chuàng)建社交場景,比如經(jīng)常帶孩子下樓找同伴玩,或不定時邀請小朋友到家里來玩。
三、老師的關(guān)注度遵循“二八法則”
我們的孩子在家里個個都是寶貝疙瘩,可在幼兒園,老師每天要照顧30多個孩子,很多時候顧及不到每個娃,注意力也無法平分給每個孩子。
在教育領(lǐng)域,有一個著名的“二八法則”,即教師80%的互動時間會集中在20%的學生身上。這種現(xiàn)象在幼兒園、中小學及大學課堂均存在。
入園貼士:
讓孩子多練習,禮貌而堅定地表達自己需求。培養(yǎng)孩子1-2個特長,比如唱歌、講故事、畫畫等,更容易引起老師的關(guān)注。
此外,建議家長每周要有固定的時間和老師交流,主要溝通或分享孩子的進步和變化等。
四、表整潔度決定初始好感度
人都是視覺性動物,很多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地將整潔的外表,與孩子的涵養(yǎng)、自控力、紀律性等聯(lián)系起來。
比如一個穿著精致公主裙的小女孩,相比衣著不講究的孩子,總能讓老師多看幾眼,關(guān)注度也多幾分,這也是一種“光環(huán)效應”。
雖說刻板印象不完全準確,但不可否認,這確實會影響老師們對孩子的第一印象。
入園貼士:
給孩子準備幾套干凈整潔的衣服(每天穿一套,帶一套備用),出門前檢查孩子的面部、手部是否清潔,衣物是否平整無污漬。
可通過日常引導和閱讀親子繪本,培養(yǎng)孩子衛(wèi)生的好習慣,推薦《臟小弟變干凈》《牙齒大街的新鮮事》等。
五、家長的態(tài)度會引發(fā)“移情效應”
之前我家孩子幼兒園班里有位家長,總喜歡在班群里抱怨,說孩子在幼兒園如何不開心、受到不公平待遇等。
初衷可能是希望老師多關(guān)注孩子,爭取一些特殊“待遇”,卻不知老師對這孩子的態(tài)度越發(fā)疏離,對家長也是“敬而遠之”。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移情效應”,即老師會不自覺把對家長的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配合度高的家長,孩子得到的關(guān)注往往更多。
入園貼士:
哪怕對老師不滿,也不要直接表達不滿或投訴,可以轉(zhuǎn)化為探討的方式,比如:“我想跟老師交流一下我家孩子午睡的問題……”
有想法可私下跟老師溝通,平時主動詢問老師需家長配合的事項,積極參與幼兒園各項活動等。
六、孩子之間的競爭需要“成長型引導”
幼兒園里沒有考試和排名,但也會存在競爭和比較。比如老師會給表現(xiàn)好的孩子獎勵小紅花,會給一些能力好的孩子更多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
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機會也是有限的,因此孩子可能也會有傷心和難過的時候,關(guān)鍵在于家長如何去引導。
入園貼士:
日常生活中,把“你真聰明”換成“你認真做手工的樣子特別棒”、“今天比昨天快2分鐘”……表揚努力的過程,比單純夸獎結(jié)果更有力量,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多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學會為他人鼓掌的同時,也要看到自己長處,任何時候都不妄自菲薄。
幼兒園是孩子求學生涯的第一站,也是一個小型社會的縮影,明面規(guī)則要遵守,隱形規(guī)則家長也需要心里有數(shù)。與其糾結(jié)和焦慮,不如行動起來,運用心理學知識,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集體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