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jiān)這一特殊的群體,是為皇室成員服務(wù)的宮廷侍從, “凈身” 是成為太監(jiān)的必要條件,就是為了防止宮廷之中出現(xiàn)穢亂之事,確保皇室血脈的純凈。
只是凡事有萬一,太監(jiān)中也會因某些原因出現(xiàn)了一些 “漏網(wǎng)之魚”,也就是沒有被凈身假太監(jiān)。
金庸筆下的韋小寶,憑借假太監(jiān)身份在皇宮生活,油嘴滑舌騙得康熙信任,還拐走了建寧公主,混得風生水起,最后娶了七位夫人,封了鹿鼎公,成了無數(shù)讀者心中的傳奇。
但小說畢竟是虛構(gòu),真實歷史上的假太監(jiān),可比韋小寶“刺激”多了。沒凈身的他們,在萬花叢中攪得雞飛狗跳,甚至敢殺皇帝、睡皇后、讓太后生子。
讓太后生子的假太監(jiān):嫪毐
嫪毐原本只是秦國街頭一個毫不起眼的底層小人物,沒什么背景和學(xué)識,每天為了生計奔波。
但他卻有著一項特殊的 “能力”,能用“陰關(guān)桐輪而行”,這一能力被當時權(quán)傾朝野的呂不韋看中,從而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也讓他卷入了秦國宮廷的權(quán)力斗爭之中。
當時的秦國,秦始皇嬴政尚未親政,政權(quán)在一定程度上由相邦呂不韋和嬴政的生母趙姬掌控。趙姬年輕守寡,耐不住深宮寂寞,便與呂不韋舊情復(fù)燃,兩人時常私通。
隨著嬴政一天天長大,呂不韋深知繼續(xù)與趙姬保持這種關(guān)系風險極大,一旦事情敗露,不僅自己多年的心血會毀于一旦,甚至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呂不韋急于擺脫這種危險的關(guān)系,但又不敢直接得罪趙姬,于是找到了嫪毐,他決定讓嫪毐假扮太監(jiān)入宮侍奉趙姬。
趙姬一見嫪毐這“本事”,立刻移情別戀,和他私通上了。后來趙姬懷孕,怕被人發(fā)現(xiàn),就借口“占卜不吉”,搬到雍城居住。從此嫪毐成了趙姬的“地下丈夫”,徹底在秦宮站穩(wěn)了腳跟。
趙姬先后為嫪毐生下了兩個兒子,而嫪毐隨著地位的不斷提高和趙姬的日益寵信,嫪毐的野心也開始膨脹起來。他不再滿足于僅僅是趙姬的寵臣,開始利用趙姬的權(quán)勢發(fā)展自己的勢,一時間權(quán)勢滔天。
權(quán)勢的膨脹讓嫪毐忘乎所以,竟在醉酒后公然宣稱自己是“秦王假父”,狂妄之態(tài),路人皆知。他還與趙姬密謀,竟企圖在嬴政死后,以自己的兒子取代秦王血脈,徹底掌控秦國的政權(quán)。
此時的嬴政開始親政,嫪毐決定鋌而走險,發(fā)動叛亂。他盜用了趙姬的印璽,調(diào)動軍隊,在蘄年宮發(fā)動了 “蘄年宮之變”,企圖推翻嬴政的統(tǒng)治。
嬴政早已做好了準備,他迅速調(diào)動軍隊進行鎮(zhèn)壓。叛亂很快就被平定,嫪毐遭受了最殘酷的車裂之刑(五馬分尸),他與太后所生的兩個幼子亦被當場摔死。
睡了皇后的假太監(jiān):高菩薩
北魏孝文帝元宏,這位以推行漢化改革而彪炳史冊的雄主,絕不會想到自己傾心相待的皇后馮潤,竟給自己戴了大大的綠帽子。
高菩薩原本是一個行醫(yī)的漢人,醫(yī)術(shù)高超,長相俊朗,頗有幾分魅力。
北魏孝文帝的皇后馮潤,是馮太后的侄女,長得美麗動人,深得孝文帝的寵愛。有段時間馮潤突然患上了一種怪病,久治不愈,于是為了皇后的身體著想,她離開皇宮到宮外進行調(diào)理和治療。
就在馮潤在宮外養(yǎng)病期間,她遇到了前來為她治病的高菩薩。這哥們兒長得俊朗,又會說話,一來二去就和馮潤私通上了。
馮潤病好后,孝文帝要接她回宮,馮潤卻舍不得高菩薩,于是耍了個心眼:她讓高菩薩假裝成“被閹割的太監(jiān)”名義混進皇宮。從此高菩薩成了皇后的“地下情人”。
從此以后,高菩薩便以假太監(jiān)的身份在宮中為非作歹。他與馮潤在宮中長期私通,絲毫不顧宮廷的規(guī)矩和倫理道德,使得整個后宮變得烏煙瘴氣,淫亂不堪。
事情的敗露源于馮潤的一次貪婪,她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竟強迫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嫁給自己的胞弟馮夙。
剛烈的彭城公主不愿屈從,在婚禮前夜冒雨逃離洛陽,直奔孝文帝軍中告發(fā)皇后淫亂宮闈之事。
孝文帝得知這一消息后,如遭雷擊,他不敢相信自己深愛的皇后竟然會做出如此傷風敗俗的事情,于是回京秘密審訊,馮潤與高菩薩的丑行徹底暴露。孝文帝念及舊情,保留了馮潤的后位(但幽禁至死),而高菩薩則被冠以“叛國淫僧”的罪名,處以極刑。
經(jīng)此重創(chuàng),孝文帝身心俱碎,不久后便在悲憤與病痛中溘然長逝。一個假太監(jiān)的淫行,竟成了壓垮一代雄主的最后一根稻草。
殺了皇帝的假太監(jiān):劉克明
唐朝后期,宦官專權(quán)嚴重。劉克明的義父劉光是個受寵的宦官,為了讓義子在宮里有地位,劉光花錢運作,讓沒凈身的劉克明以“小黃門”的身份混進宮。劉克明這小子機靈,擅長蹴鞠、馬球,還會唱曲,正好戳中了唐敬宗李湛的愛好。
李湛16歲繼位,整天沉迷玩樂,根本不理朝政,對劉克明的技藝非常欣賞,再加上劉克明很會揣摩李湛的心思,對他百般討好,很快就獲得了李湛的信任和寵愛。
李湛整天沉迷于各種游樂活動,對朝政漠不關(guān)心,這讓劉克明在宮中更加有恃無恐,膽子越來越大。開始與宮中的宮女廝混。漸漸地劉克明不再滿足于宮女,他將目光投向了李湛的嬪妃。
為了順利與嬪妃們私通,劉克明特意安排李湛每晚去獵狐,李湛十分受用,樂此不彼,而劉克明就會趁機與他的嬪妃們偷偷幽會,后宮董淑妃、王昭容等一大批妃嬪相繼被劉克明拿下,皇帝綠帽子越戴越多。
可就在這兩個哥們在各自領(lǐng)域相安無事時哦,一件小事改變了各自的命運。
有次李湛獵狐時,正好來到了劉克明和嬪妃私通的地方。劉克明想借著草叢的掩護離開,當時天色已晚,李湛看到草叢有異動,認為是一只狐貍,于是張弓搭將,一支箭正中劉克明的屁股。
劉克明卻嚇壞了,他以為自己與嬪妃私通的事情已經(jīng)被李湛發(fā)現(xiàn),越想越害怕,于是便動了弒君的念頭,決定先下手為強。
劉克明利用李湛又一次徹夜飲酒作樂后醉臥內(nèi)室的機會,伙同蘇佐明等數(shù)名同樣對皇帝不滿的宦官,殘忍地將年僅十八歲的唐敬宗弒殺于寢宮之中。
接著他偽造圣旨,擁立憲宗之子絳王李悟為帝,意圖垂簾聽政。只是他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以宰相裴度、大宦官王守澄、梁守謙為首的實力派的反撲。
他們迅速調(diào)集神策軍入宮討逆。劉克明一黨頃刻間土崩瓦解。眼見大勢已去,劉克明倉皇投井自盡。亂兵將其尸體撈出,戮尸泄憤。他一手扶植的絳王李悟也未能幸免,慘遭殺害。
最終唐文宗李昂被擁立登基。一場由假太監(jiān)主導(dǎo)的弒君鬧劇,才暫時恢復(fù)了平靜。
這三人本是底層小人物,卻因抓住了未凈身的身份、皇帝的昏庸等宮廷的“漏洞”,為非作歹,禍亂宮闈,最終都沒有好下場。
“德不配位,必有災(zāi)殃”,靠歪門邪道上位的人,或許能得勢一時,卻永遠躲不過因果循環(huán)的結(jié)局。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