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年電動車成為焦點,但寶馬依然沒有放棄氫能的可能性。 近日,寶馬宣布已經開始建造第三代氫燃料電池系統(tǒng)的原型,并計劃在2028年正式進入量產,為未來的純氫動力車型鋪路。
寶馬表示,這套新時代燃料電池系統(tǒng)的體積比前一代縮小約25%,但功率密度卻更高,整體效率大幅提升。 更重要的是,它具備高度整合性,能與未來的車輛架構相結合,讓消費者可選擇多種不同的驅動系統(tǒng)版本。
雖然寶馬尚未公開首款搭載車型,但外界推測極有可能與Neue Klasse新時代平臺有關。 畢竟目前第二代氫燃料系統(tǒng)就被裝在少量原型iX5 Hydrogen車隊上測試,如果延續(xù)邏輯,新時代系統(tǒng)很可能應用在下一代X5上,而該車預計將在2026年問世。 這意味著氫能版本有機會與CLAR平臺共享架構,進一步拓展寶馬動力版圖。
寶馬同時開發(fā)了一套名為寶馬 Energy Master的能源管理系統(tǒng),作為電池與車輛其他系統(tǒng)之間的專屬接口,專為氫能設計。 這項技術最快將在今年底隨著第一批Neue Klasse車系投入生產,之后也將與氫燃料電池系統(tǒng)搭配,進一步提升整體效率與續(xù)航表現。
寶馬強調,第三代氫燃料電池不僅比前一代更省能、更高效,也能帶來更長的續(xù)航里程與更強的輸出。 不過目前還未公布具體數據,僅表示將明顯超越現有的技術。
談到氫能,Toyota(豐田)幾乎是繞不開的名字。 寶馬與豐田在氫燃料領域已合作多年,最早在十多年前,寶馬嘗試推出氫能535iA時,整套系統(tǒng)幾乎完全來自Toyota。 進入第二代后,寶馬開始自己設計整體架構,但燃料電池核心仍由Toyota提供。
目前的iX5 Hydrogen原型車隊,數量不到100臺,自2023年開始服役,搭載第二代系統(tǒng)可輸出396匹馬力,續(xù)航里程在WLTP標準下約500公里。 這些數據雖然仍難與主流電動車抗衡,但卻展現氫能技術的潛力。
氫能的發(fā)展受到加氫站不足的限制,讓許多車廠選擇轉向純電。 但寶馬顯然認為氫能依舊是內燃機之外的另一個干凈能源解決方案,因為它不僅排放幾乎為零,還能保留類似加油的快速補充燃料,避免純電車常見的充電時間焦慮。
寶馬的最新動作顯示,氫能并沒有被宣判死刑,而是持續(xù)在悄悄進化。 隨著2028年量產時程確定,未來我們或許能看到寶馬旗下氫能SUV與純電、燃油車并列,成為品牌多元動力版圖的重要一環(huá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