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01
9月1日開學了,廣西桂林市興安縣漠川鄉(xiāng)協(xié)興小學是當?shù)匾粋€比較偏遠的山村小學,這所小學主要招收的是周邊鄉(xiāng)村的孩子。
因為現(xiàn)在很多人都覺得山區(qū)里面不好賺錢,父母都帶著孩子到外面去定居了,也到外面上學了。還有少部分的人沒有辦法帶著孩子出門上學,所以在這個山村里面很多都是老人帶著留守兒童在山區(qū)里面生活。
小學還會招收學生,但是今年開學只有三個孩子,全校唯一的一個老師,身兼校長、班主任、任課老師,老師帶著三名小學的孩子來到國旗臺前升國旗,國旗的顏色非常鮮艷,老師也遵照程序讓三個小朋友們站在下面敬禮,而老師手動把國旗向上升起來,一邊升國旗,三個孩子一邊非常莊嚴地敬禮,對著國旗大聲的唱起了國歌“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民……”
02
這讓我想起我們讀小學時候的場景,我們在讀小學的時候也沒有音響之類的,也都是老師教大家唱國歌,然后升國旗的時候大家就唱著國歌升起了國旗,這樣非常原生態(tài)的一個情況好像也是童年的一種回憶。
但是看著孤零零的三個孩子舉起手敬禮,再看著這個學校荒涼的圍墻邊上還有一些野花,遠處是郁郁蔥蔥的山,就能感受到這個學校的荒涼。
根據(jù)當?shù)氐慕逃謭蟮?,這個學校不僅有小學的學生,還有幼兒園的學生,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單親家庭或者是低保戶,因為家長沒有辦法把孩子帶到外地去上學,只好在這個唯一的小學里面上學。
而這個唯一的小學里面只有一個老師,老師的妻子就兼做學校的保安,有時候還會給小朋友們做飯,所以兩個工作人員再加上三個小學生以及幾個學前班的孩子就組成了一所小學。
按理說這么少的學生這個學校就不應該開了,干脆合并到旁邊,但是因為他們這所學校距離最近的中心小學有20多公里,所以這么小的孩子去20多公里的地方上學是非常麻煩的。
很多村里面的家長并沒有車,可能只是有三輪車或者說是摩托車,送孩子去20公里外的學校估計都要一個小時,所以這個學校就保留了下來。但是這個學校只有一二三年級,到了四年級的時候還得把孩子送到中心校里面去寄宿。
03
這讓我想起我自己的小學,我們一個年級雖然只有一個班,但是每個班上都有二三十個學生也還不算少,老師也有十幾二十個人。過了20年之后比我小20歲的侄女上小學的時候,村上的小學就只有一二三年級了,而且老師們都是一些水平很一般的老師,到了四年級之后就要去鎮(zhèn)上的寄宿學校去寄宿。
再過了十幾年,我的侄女也大學畢業(yè)之后,這所小學基本上就荒廢了。而是到旁邊村里面的中心小學去上學,幸好旁邊村子的中心小學離我們村子也只有不到2公里的距離,也有車接送或者是有些家長自己接送,還算是方便的。
我們村是離鎮(zhèn)上是比較近的,如果那些離鎮(zhèn)上比較遠的村里面的小學廢掉之后,那些家長要送孩子上學就成為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而這一切跟兩個原因有關
第一個原因:城市化進程加快
很多人都想要搬到城市去生活,比如說在我們村里面就有1/10的家庭都在縣城里面買有房子,所以把孩子帶到縣城上學就成了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第二個原因:人口出生率下降
以前我們村子里面的小學一個班都有20多個孩子,也就是同齡的孩子有20多個,但是現(xiàn)在一個村里面同齡的孩子大概也就三四個而已,可以說只有以前的1/8這么多。
因為孩子少,教育的資源也是比較差的,所以家長們拼命地想讓孩子去更好的學校上學,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話題:你以前的小學現(xiàn)在的孩子多了還是少了?
(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