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來啦
部分詐騙分子仍在“鉆空子”,尤其針對中小學和大學生群體的金融詐騙,常偽裝成“校園服務”“學習需求”,讓人難辨真假。我們一起來聚焦幾類易中招的金融詐騙場景,補充關鍵防范細節(jié),幫大家把“防騙網(wǎng)”織得更密!
一、
中小學家長重點防:
別讓“繳費”“福利”騙走錢
01
虛假繳費詐騙:冒充老師的“轉(zhuǎn)賬陷阱”
詐騙套路:騙子潛入班級微信群后,模仿老師的頭像、昵稱,發(fā)布“繳納教材費”“軍訓服裝費”“課后服務費”等虛假通知,附上私人收款碼或轉(zhuǎn)賬鏈接,誘導家長“盡快繳費”。不少家長因信任群內(nèi)信息,未核實就直接轉(zhuǎn)賬,事后才發(fā)現(xiàn)被騙。
家長必做:①看到群內(nèi)或私信的繳費通知,先通過電話、當面溝通等方式聯(lián)系班主任核實,不直接點擊陌生鏈接、掃描非官方二維碼轉(zhuǎn)賬;②若發(fā)現(xiàn)群內(nèi)有“高仿老師賬號”,立即提醒群主踢除并告知其他家長。
02
信息泄露衍生詐騙:用孩子信息“套錢”
詐騙套路:騙子以“登記新生信息”“拉進官方家長群”為由,向家長索要孩子的身份證號、錄取通知書照片、家庭住址,甚至家長的銀行卡號。隨后利用這些信息偽造身份,發(fā)送虛假或違法信息,誘導家長轉(zhuǎn)賬。
家長必做:①僅通過學校官網(wǎng)、班主任推薦的正規(guī)渠道登記信息,陌生平臺、陌生賬號索要信息一律拒絕;②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敏感信息,不要通過不安全渠道發(fā)送;③接到“孩子出事要打錢”的電話,先聯(lián)系學校老師或孩子本人確認,不盲目轉(zhuǎn)賬。
二、
大學生重點防:
兼職、培訓、用品采購
里的“金融坑”
01
虛假兼職&助學崗詐騙:“先交錢”就是騙局
詐騙套路:騙子在校園論壇、社交平臺發(fā)布“校園代理”“線上助教”“高薪日結(jié)兼職”等信息,以“繳納押金”“購買培訓資料”“墊付貨款”為由讓學生交錢,收款后要么失聯(lián),要么誘導學生參與“刷單返利”“網(wǎng)貸沖業(yè)績”等違法活動,進一步套取資金。
大學生必記:①學校官方勤工助學崗位,只會通過校官網(wǎng)、學生處或輔導員通知,不會要求“先交錢入職”;②遇到“兼職要交押金、培訓費”的情況,直接拒絕,正規(guī)兼職無需提前付費;③不相信“輕松月入幾千”的兼職宣傳,避免因貪利落入陷阱。
02
高價入學用品詐騙:“學長學姐”的推銷別輕信
詐騙套路:騙子冒充“學長學姐”,以“學校強制購買被褥套裝”“內(nèi)部渠道低價軍訓服”“英語四級必買資料”為由,向新生推銷高價劣質(zhì)商品。部分騙子還會以“幫你代繳費省麻煩”為由,索要學費、住宿費等費用,卷款后失聯(lián)。
大學生必做:①學校統(tǒng)一采購的被褥、軍訓服等用品,會通過官方渠道發(fā)布通知、收取費用,不會由“學長學姐”私下推銷;②對主動搭訕的“學長學姐”推銷,保持警惕,可向輔導員確認“是否需要購買相關用品”;③學費、住宿費等大額費用,務必通過學校指定的銀行賬戶、官方繳費平臺繳納,不委托他人代交。
03
教育培訓詐騙:“考證保過”是幌子
詐騙套路:騙子以“英語四六級保過”“計算機二級內(nèi)部資料”“考研專業(yè)課押題”為噱頭,通過“免費試聽課”吸引學生報名,收取高額培訓費后,要么提供無效資料,要么直接失聯(lián)。部分騙子還會誘導學生辦理“培訓貸”,讓學生背負貸款卻未獲得相應服務。
大學生必記:①正規(guī)培訓機構(gòu)不會承諾“保過”,考試沒有“內(nèi)部捷徑”,不相信“不過全額退款”的虛假宣傳;②報名培訓前,查詢機構(gòu)資質(zhì),簽訂正規(guī)合同,明確培訓內(nèi)容、費用、退款條款;③不辦理“培訓貸”,避免因無力還款影響征信。
三、
刷單返利詐騙:
“輕松賺錢”的誘惑,
全是違法陷阱
(一)最新詐騙套路:
復合型手段更易讓人中招
當前刷單詐騙已從單一“兼職刷單”升級為多種套路疊加,尤其針對大學生群體。
1.“兼職+中獎”雙誘導:騙子先在校園群、社交平臺發(fā)布“線上刷單兼職”,承諾“每單返利5%-10%”,同時附贈“陌生快遞中獎卡片”,稱“完成3單刷單可激活中獎資格(獎品多為手機、平板電腦)”,讓學生誤以為“賺錢+中獎雙豐收”,主動加大投入。
2.“卡單+解凍”套資金:學生完成前幾單小額刷單并收到返利后,騙子會以“系統(tǒng)卡單”“訂單異?!睘橛?,聲稱“需繳納解凍費才能恢復提現(xiàn)”,解凍費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學生轉(zhuǎn)賬后不僅無法提現(xiàn),還會被直接拉黑。
(二)防騙核心:
記住“兩不兩必”
1.不參與、不相信:所有“刷單返利”均屬違法,不存在“正規(guī)刷單”,遇到“兼職刷單”信息,無論誘惑多大,直接忽略;
2.必核實、必報警:若有人以“中獎”“解鎖權(quán)限”為由讓你刷單,先通過國家反詐中心APP、學校保衛(wèi)處核實;一旦發(fā)現(xiàn)被騙,立即保留聊天記錄、轉(zhuǎn)賬憑證,撥打110報警,同時告知家長和老師。
四、
校園貸、征信詐騙:
“低息便捷”的外衣下,
藏著無底債務坑
(一)三大高發(fā)場景:
從“借錢”到“銷貸”全是騙局
校園貸詐騙已延伸至“借貸-征信-注銷”全鏈條,學生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多重陷阱。
1.“無門檻借貸”陷阱:騙子以“低利息、無抵押、秒到賬”為噱頭,在校園周邊、社交平臺招攬學生借款,合同中卻隱藏“砍頭息”(借款1萬元先扣2000元手續(xù)費)、“高額違約金”(逾期一天收5%利息),學生借幾千元,半年后可能滾成幾萬元債務,還會遭遇暴力催收(打電話騷擾家長、貼催收海報)。
2.“注銷校園貸”詐騙:騙子冒充“金融平臺客服”,以“你大學期間注冊過校園貸,需注銷否則影響征信”為由,誘導學生下載陌生APP,要求“先轉(zhuǎn)賬至指定賬戶驗證還款能力”,或通過屏幕共享功能竊取銀行卡信息、驗證碼,盜刷資金后失聯(lián)。
3.“變更貸款人”圈套:部分騙子針對有校園貸記錄的學生,聲稱“可幫你將貸款人變更為他人,免除還款責任”,但需繳納“變更手續(xù)費”,學生轉(zhuǎn)賬后不僅未變更信息,還會因逾期影響個人征信,甚至被平臺起訴。
(二)防騙關鍵:
做到“三拒絕一警惕”
拒絕超前消費:按生活費規(guī)劃支出,不盲目購買高價電子產(chǎn)品、奢侈品,從源頭避免因資金缺口接觸校園貸;
拒絕陌生借貸:正規(guī)貸款需通過銀行、國家認可的金融平臺,絕不通過陌生鏈接、私人賬號借款;
拒絕“征信修復”:個人征信由央行統(tǒng)一管理,不存在“花錢修復”“注銷就能洗白”,遇到聲稱“能改征信”的人,直接判定為詐騙;
警惕陌生客服:接到“注銷校園貸”“征信異?!钡碾娫?,先通過官方APP、官網(wǎng)核實,不下載陌生軟件,不透露銀行卡信息和驗證碼。
五、
師生家長共同守:
3個“防騙好習慣”要養(yǎng)成
1.主動核實官方信息:繳費、報名、采購等涉及資金的事項,以學校官網(wǎng)、教務處、輔導員發(fā)布的信息為準,陌生通知、非官方渠道信息一律先核實再行動。
2.保護支付安全:家長不向孩子透露支付密碼,關閉手機免密支付;大學生不將銀行卡、支付賬號借給他人使用,不隨意開通“屏幕共享”功能,避免驗證碼泄露。
3.傳遞反詐知識:家長定期和孩子聊反詐案例,讓孩子知道“免費的東西可能最貴”;學??赏ㄟ^班會、校園廣播等形式,普及反詐知識,提高學生防范意識。
如果不幸遭遇詐騙,一定要第一時間保留聊天記錄、轉(zhuǎn)賬憑證、對方賬號等證據(jù),撥打110報警,并告知家長、老師,不要因害怕隱瞞,及時處理才能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新學期,平安是底色。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遠離金融詐騙,專注學習和生活,家長也能安心放心,一起守護校園安全!
來源:人民網(wǎng)河南頻道、工商銀行河南分行
(聲明: “法治中原”微信公眾號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