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秋的陽光,不再那么刺眼,街道上的風(fēng)帶著微微涼意。今天,是農(nóng)歷七月二十二——財神節(jié)。
在老家,這一天總是熱熱鬧鬧。清早,家家戶戶就開始整理廳堂,擦拭香案,擺上新鮮的瓜果、糕點,還會燒上熱乎的飯菜,迎接財帛星君李詭祖的“到訪”。
老人們會在香案前合掌祈愿,嘴里念叨著“順順利利,財源廣進”。小孩子則圍在灶臺前,看著大人們一鍋鍋做菜,等著中午請親朋、晚上聚家人。
對于許多地方,財神節(jié)不僅是供奉祭拜的日子,更是一場味覺與熱鬧的盛宴。在這一天,人們會做幾道寓意吉祥的菜肴——有的象征金銀滿盆,有的寓意圓滿添喜,還有的代表年年有余。今天,我就跟你聊聊財神節(jié)餐桌上的“三道招財菜”,以及它們背后的故事。
1. 招財進寶餃
在北方,財神節(jié)吃餃子,有個象征性的名字——“元寶”。
面皮包裹著餡料,一只只捏得鼓鼓的,像極了金元寶。我們小時候最盼的就是在餃子里包進幾粒硬幣,用熱水煮好后搶著找,誰吃到“帶錢的餃子”,大家就說這一年好運跟著走。
雖然現(xiàn)在為了安全起見,很多人改成在餃子里放花生、棗或者糖塊,但那份儀式感依舊在。
我最喜歡的餡料是三鮮餡:豬肉末、蝦仁、韭菜切碎,加少量香油調(diào)味。韭菜的香、蝦的鮮與肉的醇一口咬下,湯汁溢滿嘴巴。更妙的是,熱騰騰的餃子端上桌,一家人圍著剝蒜、蘸醋,邊吃邊笑,仿佛連秋天的涼意都被趕走了。
小竅門:如果想讓餃子更像“金元寶”,包的時候捏得厚一點,中間鼓鼓的,煮熟后形狀更好看。
2. 金玉滿堂南瓜盅
南瓜顏色金黃,在寓意上就象征著“招金納財”。在財神節(jié)這天,把南瓜做成一道特別的“金玉滿堂”,既美味又喜慶。
做法很簡單:
選一個小南瓜,削平底部、切開頂部做蓋;
取出瓜瓤,將糯米、紅棗、桂圓肉、枸杞混合,加適量冰糖拌勻,裝回南瓜中;
蓋上南瓜蓋,放蒸鍋大火蒸40分鐘左右。
蒸好后揭開蓋子,香氣帶著甜味撲面而來,糯米軟糯香甜,紅棗和桂圓的香氣層層交織。南瓜肉則像金色的碧玉托著滿滿“財寶”,端上桌立刻成為焦點。
老人常說,這道菜一擺,不光有甜有香,還有“金裝滿堂”的好兆頭。每人舀上一勺,像是分福,也像是分財。
3. 年年有余清蒸魚
魚在中國餐桌上有著重要的寓意——“魚”諧音“余”,代表著“有余有富、年年有余”。財神節(jié)餐桌上少不了一條鮮魚,最好是當(dāng)天早市買回來的活魚,肉質(zhì)鮮嫩。
我最喜歡的是清蒸草魚或桂魚。魚清理干凈后,在背上劃幾刀抹鹽,腹內(nèi)放姜片、蔥段,開水上鍋蒸八分鐘左右,澆上熱油和蒸魚豉油,撒點香蔥末就好。
剛端上桌,銀白色的魚身上泛著細膩的光澤,香氣繚繞。夾一筷魚肉,細嫩無腥味,蘸點湯汁更添鮮美。吃魚頭代表“開頭有余”,留魚尾則是“收尾有余”,全魚不散才圓滿。
小習(xí)慣:我們家祭拜完財神后,第一筷魚肉總是夾給家里輩分最高的人,寓意“傳福遞余”。
財神節(jié)的熱鬧,不只是吃菜那么簡單。午間宴請賓朋,是感謝一年以來幫襯和支持的人;晚上的家宴,則是與至親共享團圓。桌上三道招財菜是“主角”,但其他小菜點心也不少——油亮的紅燒肉、香軟的花卷、甜香的桂花年糕……每一道菜都帶著喜慶的顏色和名字。
我記得小時候,廚房是全家最熱鬧的地方。爺爺一邊磨刀一邊叮囑“魚要整條、餃子要包緊”;奶奶蒸著南瓜盅,還會偷塞一顆糖在我的嘴里;母親在案板上搟面皮,父親負責(zé)招呼端茶倒水……整個屋子里彌漫著菜香、笑聲和香燭的氣息。
財神節(jié)不止是傳統(tǒng)信仰的延續(xù),更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它提醒我們,與其說“求財”,不如說是借著這一天,把一年的心意和感激擺上桌,與朋友分享、與家人共守。
選材與寓意小貼士
餃子皮可以適當(dāng)多和面,面軟一點更好包餡,并且造型飽滿。
南瓜最好選擇小個頭、皮色橙亮、肉質(zhì)粉糯的品種,蒸出來更香。
魚要新鮮,最好現(xiàn)殺現(xiàn)蒸,寓意和味道都會更好。
菜名取吉祥,顏色喜慶,都是節(jié)日氣氛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的財神節(jié),恰逢秋分前的日子。這個季節(jié)的陽光正溫柔,食材最豐盛。無論你是不是做生意的,無論平日是否忙碌,不妨借著這個節(jié)日給自己一個理由——停下腳步,請三五好友,或圍著家人,吃一頓象征“招財進寶、金玉滿堂、年年有余”的飯。
畢竟,生活的“富足”,不僅是財物上的,更是心意上的。有香的飯菜,有熱鬧的笑聲,有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這,就是一年中最好的“旺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