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全國科普月來襲,全網(wǎng)都在追科學家,打卡科技館、技能博物館等,有一群人卻偷偷打卡了一個村!
600年文脈+99座明清古建筑+34位院士......
這不是簡歷,這是“天上村前”的硬核履歷!
今天,就帶你5分鐘了解這座“寶藏學霸村”的
【歷史高光】和【現(xiàn)代超燃】!
Part.1
【歷史高光】憑什么它是"科教第一村"?
一、穿越歷史,解鎖“學霸村”的基因密碼
“天上村前”原名“村前村”,距今已有六百余年歷史。清初至民國年間,無錫設十七市、鄉(xiāng),村前村地處天上市,因而得名“天上村前” 。
村前文風鼎盛,傳承著北宋大儒胡瑗的文脈。胡瑗可是教育界的“大神”,他創(chuàng)造的 “蘇湖教法” 被朝廷全國推廣,堪稱當時的“教育爆款”。他首創(chuàng)的“分齋教學法”,是中國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學校分系分科的開端!
受此熏陶,胡氏一族在近代強勢崛起,孕育出近百位教育家、科學家和學者,是名副其實的“學霸制造機”。
二、創(chuàng)辦胡氏公學,開無錫新學之先河
1902年,科舉制度尚未廢除。胡雨人從日本留學回到家鄉(xiāng)村前,與其兄胡壹修及族人相商,創(chuàng)辦胡氏公立蒙學堂。一年后,胡雨人又在尤家坦設師范傳習所,開創(chuàng)了“無錫師范教育之始”。
無錫的“女學”也在村前起步。起初,由胡雨人繼配夫人周輝“專任全家女子教育之事”,“為諸子侄自幼訂婚之女,均悉力教之”。胡氏公學成立后,以家塾擴充為公學女子部。
1923 年,胡氏公學增設初級中學,借義莊的“義兼教養(yǎng)”大廳上課定名,私立胡氏初級中學,為“無錫鄉(xiāng)區(qū)第一所私立中學”。
三、投身新式教育,接受近代科學知識
二十世紀初,清廷“廢科舉,興學?!?,一批新式高等學校開始興辦。胡氏子弟在家鄉(xiāng)接受啟蒙教育之后,領時代風氣之先,紛紛走進這些新式學校接受近代科學知識的教育和訓練。其中,尤以進入上海南洋公學的為多。
南洋公學(上海和西安交通大學前身),創(chuàng)辦于1897年,是中國第二所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大學。同年10月,年僅11歲的胡敦復,成為南洋外院首批學生。第二年,31歲的叔父胡雨人也斷然放棄科舉之路,進入該校師范院求學。在胡雨人、胡敦復叔侄的帶動下,胡氏子弟陸續(xù)進入南洋求學。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胡雨人開始,村前胡氏有20位子弟在這所學校求學。一個五六百人的江南小村,有如此多的子弟進入同一所學校求學,這在中國教育史上比較罕見。
四、踴躍出國留學,經(jīng)受“歐風美雨”洗禮
十九世紀中葉以后,我國開始出現(xiàn)大規(guī)模出國留學潮。由于近代中國文化中心地位的逆轉,“睜眼看世界”的國人開始走上了留學求知的道路。胡氏子弟順應時代潮流,踴躍出國留學。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共有30名胡氏子弟出國留學,足跡遍及日本、英國、美國等地。這其中,還誕生了中國第一個數(shù)學博士。
五、創(chuàng)辦大同大學,締造民國大學奇跡
1912年,胡敦復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大同大學。這所私立大學與南開大學齊名,并稱為"北有南開,南有大同"。大同大學完全依靠私人力量辦學,"不募捐款,不取官中津貼",到解放前夕,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擁有四個學院、14個學系的綜合性大學。
大同大學先后走出34位“兩院”院士。村前胡氏家族的成就,簡直逆天,撐起了中國近代科教的半壁江山!
六、緊跟時代形勢,多路投身科學教育
梳理村前胡氏在科學教育方面所走過的歷程,以家族性、群體性面貌出現(xiàn)的有四條主線。在這四條主線中,首推大同大學的創(chuàng)辦和發(fā)展。除此以外,還有三條:一是交通大學學科的發(fā)展,二是近代醫(yī)學的探索,三是蠶桑業(yè)的改良。
交通大學數(shù)學系,胡敦復是第一任系主任;胡剛復和顏任光,是“真正把物理學引進中國的第一人”。村前子弟胡正祥,是我國近代病理學的奠基人之一。胡鴻慈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參加革命工作,20世紀60年代與胡鴻儀一同內遷,支援建設重慶醫(yī)學院;胡真在預防流腦方面做出不凡貢獻。我國近代蠶桑業(yè)的改良,也必須提到村前胡氏家族。胡詠絮是中國最早送蠶桑技術下鄉(xiāng)的先行者;村前女婿常宗會,是我國蠶桑和畜牧界的耆宿,他們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把成果留在了百姓家。
胡氏子弟數(shù)代人馬、投身近代科技教育數(shù)十年,對于促進區(qū)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
一、喚醒鄉(xiāng)村義務教育,促進了鄉(xiāng)村思想的啟蒙。胡雨人和兄長胡壹修毀家創(chuàng)辦胡氏公學,是出于培育“讀書種子”的考慮, 為當時的鄉(xiāng)間學生求學提供了機會,讓鄉(xiāng)村學生也能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胡氏兄弟創(chuàng)辦天上市圖書館,作為社會教育的舉措,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是他們欲以教育達人的必然結果。
二、秉承“科學救國”理念,促進了近代科技的進步。
三、實踐中外教育思想,促進了近代教育的發(fā)展。
四、推動社會風氣轉變,促進了近代社會轉型。
可以說:打卡村前,打卡的是「中國近代科學發(fā)展的脈絡」;追的是「科學救國」主線。一路火花帶閃電???,見證民族的覺醒與奮進!
Part.2
【今日村前】生活中的科教知識庫
如今,村前村正在煥發(fā)新的生機?;诤弦蛔濉皩W術為用、教育為民”的科教理念,村前提煉出“經(jīng)世致用、格物致知”的精神符號,將“鄉(xiāng)村建筑露天博物館”打造成活化的“生活中的科教知識庫”,是“可閱讀的街區(qū)”。
胡壹修、胡雨人故居→傳承“造福桑梓、熱衷公益”的家風,還原毀家興學的熱血追求
胡氏蒙學堂→變身「家風家訓」沉浸展廳,AR召喚“胡雨人”親自上課?
胡漢學舊居→保留原貌+掃碼聽書,一鍵Get“學霸讀書筆記”
積谷倉→將“家庭議事”轉變?yōu)椤吧除堊h事”,“公益存糧”轉變?yōu)椤熬袷臣Z”,堪稱20世紀“精神糧倉”
村前四館用春夏秋冬打開廉潔故事,媽媽再也不擔心我學習枯燥????
街區(qū)的科教含量不止如此!圍繞“書香+科教”,街區(qū)能出片、可閱讀、漲知識,隨手一拍就是“知識付費”。
科“研”力滿滿:從指尖紙飛機到空中無人機
? 江蘇省首家無人機一級培訓基地——中國民航青少年航空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江蘇示范基地的含金量不用多說了吧!各種 “大國重器” 的海、陸、空、天等軍事模型,坦克、軍艦、戰(zhàn)斗機…… 近距離看個夠!
起飛、懸停、轉彎……
百年古村里,飛出孩子的第一架“無人機”!
? 現(xiàn)代折紙藝術館,折出孩子的藝術設計力、數(shù)學思維、物理力學、材料學......
文“創(chuàng)”力爆棚:把“知識”打包帶回家
?辭海的權威詮釋帶你叩響智慧之門,中國國家地理·夢巴格用壯美山河點燃探索激情;鐘書閣的文藝氣息讓大小讀者沉醉其中,十萬個為什么快閃店用妙趣問答滿足每個孩子的好奇心,讀者快閃店又戳中了誰的青春記憶,童心書芽館是愛與成長的港灣,書香織夢齋素雅有禪趣,守護所有人的美好夢想,中國美術學院無錫美育基地,讓藝術無界生長——這里既是孩子們的樂園,也是大人們的 nostalgia 天地,讓知識在代際間傳遞,讓閱讀成為全家共享的美好時光!
鐘書閣天上村前店
書香織夢齋
中國美術學院無錫美育基地
十萬個為什么
非遺傳承新章:觸摸延續(xù)百年的科學脈動
?沙畫、掐絲琺瑯、套色剪紙、漆藝、麥稈畫、品香制香......誰的假期這么有趣有文化!是我的呀~(朋友圈一定“哇”聲一片)
禾以文化
三怡堂
LABUBU的古法香牌,
漲知識、強動手、有潮流、有文化!
熙香香事
食“研”力上頭:品出百年薪火相傳的“誠勤”味
?江蘇省非遺品牌、無錫首店——奧灶館,湯底的“奧妙”在于“穹頂灶”的特殊結構帶來的精準熱力學控制,以及氨基酸與糖類的美拉德反應造就了湯色的醇厚與焦香風味。這碗面,就是一門舌尖上的應用化學。
江蘇首店,非遺創(chuàng)意產(chǎn)品——蔡大甜,藏著糕點里的“幾何”與“甜蜜數(shù)學”。
?豆叁章,感受發(fā)酵帶來的層次多變的風味。
?清凈本源茶館 & 云歸茶鏡,品味一葉茶的“物理”與“哲學”。
?共和春、喜在山舍、德寶飯店.....村前每一道美食都不只是味道,更是一個可品嘗、可體驗、可學習的知識節(jié)點。
蔡大甜
奧灶館
清凈本源
云歸茶鏡
共享繁華大銅鍋
?村前公園:百年前村民“露營+遛娃”后花園;如今 CITY WALK正當時!
?天上市圖書館:百年前“縣級知識付費中心”,藏書10W+;如今看書、拍照打卡兩相宜!
首個全國科普月,來“天上村前”升級你的「知識賬號」吧!在粉墻黛瓦間讀取一段近代科教史,在互動體驗中感受科學與文化的交融。村前,這個活了600年的“可閱讀的街區(qū)”,正等待著你的到來,一起書寫新的故事。
地址:天上村前歷史文化街區(qū)(無錫惠山區(qū)堰橋街道堰新西路111號)
天上村前|書香故里
“天上村前”歷史文化街區(qū)項目所在的村前村坐落于無錫運河畔,被稱為“中國近代科教第一村”,歷史溯源可至北宋大儒一代宗師胡瑗,胡氏一族至今已孕育出胡壹修、胡雨人、胡敦復、胡明復、胡剛復、胡彬夏等近百位教育家、科學家和學者。“天上村前”又被稱為“鄉(xiāng)村建筑露天博物館”,保存有百年鐘樓、百年積谷倉等明清建筑遺跡99處,建有無錫最早的鄉(xiāng)村公學,誕生了中國第一座鄉(xiāng)村公園、中國第一個晴雨操場、中國第一座鄉(xiāng)村圖書館天上市圖書館等等。目前項目已經(jīng)入選無錫市大運河文化帶“十四五”時期重點項目之一和江蘇省“十四五”時期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
在網(wǎng)絡的“天上”,做世界的“村前”,無錫市惠山區(qū)堰橋街道與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廣集團)旗下阿基米德傳媒攜手打造運營的天上村前歷史文化街區(qū),以積淀深厚、文脈傳承的“書香”與“科教”作為街區(qū)品牌核心抓手,引入圖書及相關文化生態(tài)作為載體打造天上村前“長三角書房”,以胡氏公立蒙學堂、胡壹修/胡雨人故居、胡漢學舊居、胡氏積谷倉四館為主體,輔以線上線下沉浸式科教體驗交互,增強品牌認知與客流粘性,將“天上村前”打造成書香場景的線下體驗矩陣、科教文化的數(shù)字產(chǎn)業(yè)前沿、文旅融合的長三角嘉年華、全民閱讀的創(chuàng)新實踐空間融于一體的大運河文化帶創(chuàng)意文化內容產(chǎn)業(yè)節(jié)點。
— 無錫·惠山·堰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