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勝古跡、逛文博場館,不想只拍照打卡,還想聽點有意思的?
帶上飛豬為你定制的AI講解搭子,一起出去玩吧!
加長版國慶中秋長假即將到來,飛豬AI“問一問”也迎來了一波上新。今天向大家分享一項最新功能——拍照講解。
打開飛豬AI“問一問”,即可拍展品聽講解、拍景點聽典故、拍建筑聽歷史?!皢栆粏枴睍褚晃徽嬲膶I(yè)講解員那樣,為你解答問題、暢聊古今,講述名勝、文物和壯觀風景背后的故事。
讓AI挑戰(zhàn)旅游“練家子”的功夫,真的靠譜嗎?讓“問一問”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先講講他們的思考吧。
講解歷史和文化,必須拿出嚴謹求真的態(tài)度。在開發(fā)這款功能前,飛豬技術團隊專門建設了文博及旅游景點知識的數(shù)據(jù)集,力求讓講解內容來源嚴謹、可信。
在講解的方式上,“問一問”還深入學習了資深導游、講解專家的思路與風格。音色既要沉穩(wěn)得體,也要通俗可親,語氣應自然柔和,但偶爾也得穿插些跳脫的小巧思,以此避免“人機感”。
你可以試著拍張照片,和“問一問”聊聊,某座古建筑背后有哪些八卦傳說,當初為了建造它用了哪些工藝,這件文物的用途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風貌等。
當飛豬“問一問”來講解傳世國寶后母戊鼎
“問一問”背后的產(chǎn)品和技術團隊還在建立一套完整的評分機制,測試和改善它的實際表現(xiàn)。大家會給嚴重錯誤、不可使用的答案打0分,給有明顯問題、不可使用的答案打1分,給有細節(jié)瑕疵但不影響使用的答案打2分,給準確、生動、有情感共鳴的答案打3分。
舉個例子,“拍照講解”功能的產(chǎn)品小哥本人就親手給恭王府的一段解說打了零蛋。
當時,“問一問”說王府銀安殿的屋頂上有9只脊獸。但實際上,應該是7只脊獸。
別小看這一個數(shù)字上的細小差別。這些小獸的數(shù)量和排列方式與建筑等級密切相關,以故宮為例,太和殿用了10只,乾清宮用了9只,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則更少。
7只就是7只,9只就是9只。歷史與文化都是先人一字一句寫給未來的家書,一點都不能馬虎。
另外,“問一問”特別考慮到了大家“召喚”文物講解時的實際場景,比如自動關閉手機閃光燈,因為大部分博物館為了保護文物都有禁止閃光燈拍照的規(guī)定;再比如,默認保持手機最低音量,以免打擾其他游客。
當然,產(chǎn)品經(jīng)理也透露:目前上線的1.0版“拍照講解”還會繼續(xù)進化。因為真的讓AI學習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國家上下五千年歷史里留下的文化瑰寶實在太!多!了!
學不完,這么一會兒真的學不完
不過,大家實際上手體驗后,它的表現(xiàn)會越來越好。AI在更多用戶互動的澆灌下,會變得越來越聰明,這也是“問一問”與用戶的一次共創(chuàng)。
我們相信,AI的進步本身就是人類知識與智慧的托舉。所以,我們希望飛豬AI創(chuàng)造的價值可以向全社會開放。即便你沒有時間親身去博物館打卡,也可以用“問一問”隨時隨地獲得身臨其境般的知識享受。
我的同事告訴我,用龍門石窟萬佛洞的照片做測試時,“問一問”在介紹里告訴他:洞窟碑刻題記上記錄的石窟修建主持者“大監(jiān)姚神表”是當時的一位女官。
它在講完故事后,又繼續(xù)與提問人交流:唐朝女性主持開鑿石窟反應了怎樣的社會風貌?她們在佛教藝術中還有哪些貢獻?
那一刻,在歷史里曇花一現(xiàn)的人和事和我們隔空對話。當我們舉起手機拍給AI的時候,就像撣開了時間的塵埃,看到了她們的數(shù)字生命檔案。
今年“十一”,你是否也會和家人、朋友一起去尋訪名山大川,逛逛當?shù)氐牟┪镳^?歡迎打開飛豬AI“問一問”,和景點、文物、建筑聊聊天。旅行就是對話,參觀就是傳承。我們希望從這個黃金周開始,讓AI成為一道橋梁,讓更多過去的人們和我們在當下相逢。
最后的最后,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在飛豬“問一問”的答案里直接點“踩”并留下你的寶貴意見。每一條反饋我們的項目團隊都會認真閱讀并且學習。感謝大家的包容與支持!
廣告時間:歡迎海內外所有文博機構的朋友與飛豬開展AI合作,期待我們能夠一起貢獻力量,讓無比瑰麗的文化遺產(chǎn)被更好地傳承。
轉自:飛豬發(fā)言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