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永遠在周期中運行,乙二醇的漲跌軌跡銘刻著供需博弈的深層邏輯。
乙二醇期貨市場正迎來一場多空力量的激烈博弈。截至2025年9月22日,EG2601合約價格維持在4240元/噸附近,處于年內中低位水平。
這一價格背后,是 港口庫存降至46萬噸(同比-12%)的現(xiàn)實,與未來供應壓力增加的預期之間的激烈較量。
市場當前正處于“金九銀十”的傳統(tǒng)消費旺季,但價格卻未能展現(xiàn)出強勁上漲動力,這折射出乙二醇市場復雜的供需格局。
一、歷史周期規(guī)律,季節(jié)性波動中的價格錨
回顧乙二醇市場的歷史周期規(guī)律,淡旺季切換呈現(xiàn)出明顯的季節(jié)性波動特征。傳統(tǒng)淡季(6-8月)通常下游聚酯開工率普遍降至75%-80%,終端織造訂單天數(shù)僅7天左右,庫存累積壓制價格。
而旺季啟動(9-10月)則呈現(xiàn)完全不同景象:“金九銀十”備貨需求驅動下,聚酯負荷回升至85%以上,歷史數(shù)據(jù)顯示價格平均漲幅達8%-12%。
產能周期是另一個重要維度。2019-2023年間,煤制乙二醇產能擴張周期(年均新增產能200萬噸)導致長期價格中樞下移,但階段性供應收縮(如裝置意外停車)常觸發(fā)反彈。
2025年的新變量是國內60萬噸以下小裝置淘汰政策預期發(fā)酵,若落地將削減10%產能,支撐價格彈性。
二、實時數(shù)據(jù)透視,多空博弈的關鍵窗口
當前乙二醇市場呈現(xiàn)多空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
供應端:意外減量與預期增量并存
國內供應方面,年初至今乙二醇裝置始終保持較高開工率。煤制乙二醇裝置平均開工率為60.95%,較2024年和2023年同期分別提升5.17個百分點和10.81個百分點。
油制乙二醇裝置平均開工率為63.36%,較2024年和2023年同期分別提高2.68個百分點和4.03個百分點。
在產能基數(shù)持續(xù)擴大與裝置高負荷運行的雙重推動下,2025年年初以來國內乙二醇產量顯著超越過去3年同期水平。截至2025年9月12日,國內乙二醇累計產量為1398.16萬噸,較2024年同期上升7.35%。
海外供應方面,出現(xiàn)了一些意外減量。美國一套34萬噸/年的MEG裝置近日因電力故障臨時停車,重啟時間待定。同時,東北180萬噸裝置提前檢修,導致海外供應減量達15%。
但未來供應壓力不容忽視。山東煙臺裕龍島煉化一套90萬噸裝置已于9月10日開始前端投料試車;寧夏寶利新能源一套20萬噸裝置計劃于10月底投料試車。這些新增產能若如期投放,后期乙二醇供應端壓力將顯著加大。
需求端:旺季前兆初現(xiàn)但力度有限
需求方面呈現(xiàn)溫和改善跡象。聚酯負荷回升至86.4%,滌綸長絲庫存降至25天,坯布開機率突破70%,“金九”備貨已經啟動。
但終端需求改善程度有限。終端織造訂單天數(shù)平均水平13.89天,雖較上周增加1.17天,但多數(shù)織造廠商以交付現(xiàn)有訂單為主,由于前期庫存?zhèn)湄洺渥?,當前生產及補庫意愿不強。
外貿情況也不容樂觀。受東南亞工廠報價偏低影響,目前較多常規(guī)訂單尚未落地。
三、庫存動態(tài),低位徘徊與累庫預期
庫存因素是當前市場的重要支撐。截至2025年9月4日,華東主港乙二醇庫存總量為37.63萬噸,較9月1日減少1.33萬噸,較8月28日大幅下降3.69萬噸。主港庫存已回落至40萬噸以下,創(chuàng)下2025年以來的新低水平。
區(qū)域結構方面,華東主港內部庫存變化呈現(xiàn)分化特征。張家港作為核心倉儲區(qū)域,去庫趨勢尤為明顯,7月底庫存環(huán)比減少0.9萬噸至14.8萬噸。而寧波港則出現(xiàn)累庫現(xiàn)象,當月庫存環(huán)比累庫0.7萬噸。
庫存走低主要受多重因素影響:船期到港集中在九月下旬之后,前期到港受沙特先前缺電停產的影響,到港量持續(xù)偏低;下游聚酯負荷逐漸提升支撐出庫量。
盡管當前庫存處于低位,但市場對未來預期并不樂觀。從庫存趨勢來看,2025年上半年乙二醇市場整體延續(xù)“去庫”格局,隨著下半年新裝置投產逐步兌現(xiàn)、存量裝置負荷提升以及海外供應恢復,供需結構正由上半年的“供不應求”向“供大于求”轉變。
四、成本端分析,原油與煤炭的雙重影響
成本端是影響乙二醇價格的關鍵因素。從油制乙二醇的原料端來看,短期全球原油市場供給過剩的局面仍將延續(xù)。
OPEC+仍處于增產周期,繼8—9月提高產量后,計劃于10月繼續(xù)增產。EIA最初預測2025年布倫特原油均價為74美元/桶,但7月修訂后將其下調至70美元/桶以下,2026年進一步降至58美元/桶。
煤炭方面,煤制乙二醇上游原料煤炭價格自8月下旬起持續(xù)走弱。一方面國內煤炭供應充足,疊加水電替代效應增強,抑制了終端耗煤需求;另一方面隨著北方氣溫普遍下降、南方高溫天氣緩解,電廠日耗進一步回落。
在利潤方面,各工藝路線表現(xiàn)不一。8月煤制乙二醇利潤為-42元/噸,甲醇制乙二醇利潤為-995元/噸,乙烯制乙二醇利潤為-48元/噸,石腦油制乙二醇利潤為-85元/噸。
當前油制乙二醇裝置、乙烯制乙二醇裝置虧損,甲醇制乙二醇裝置深度虧損,煤制乙二醇裝置基本不虧損,其成本受煤炭價格影響較大。
五、未來走勢推演,三階驅動邏輯與市場展望
基于當前市場情況,乙二醇未來走勢可能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一:震蕩蓄力(8月末-9月上旬)
上行壓制主要來自國內新疆天業(yè)60萬噸新裝置投產在即,進口到港量預期回升。下行支撐則源于港口庫存低位+海外檢修延續(xù),基差修復至+30元/噸,現(xiàn)貨緊俏托底期貨。
此階段價格預計在4400-4600元震蕩,關注OPEC+會議及聚酯補庫節(jié)奏。
階段二:旺季攻勢(9月中下旬)
需求放量將成為主要驅動因素。終端織造訂單排期至9月中旬,聚酯原料庫存低于15天安全線,補庫剛需啟動。
同時進口減量傳導至港口,庫存或降至40萬噸以下,供需缺口擴大。若原油站穩(wěn)85美元,價格有望沖擊4800元(對應煤制盈虧平衡點)。
階段三:預期分化(10月后)
此時市場面臨利多出盡風險。旺季需求持續(xù)性存疑,新產能投放壓制遠期價格。政策變量成為關鍵:國內產能淘汰政策若落地,或重塑煤制乙二醇競爭格局。
六、投資策略與風險預警
基于以上分析,針對不同市場參與者提出以下策略建議:
趨勢交易者:可依托4450-4500元輕倉試多,止損4400元,目標4600元。若放量站穩(wěn)4600元,可加倉博弈4800元旺季目標。
產業(yè)套保:聚酯企業(yè)可在4600元以下分批建立15天安全庫存,鎖定成本。貿易商可在港口基差+30元區(qū)間增持現(xiàn)貨,布局期現(xiàn)正套。
需要警惕的風險點包括:原油跌破80美元、聚酯開工率回落至80%以下。政策方面需關注美聯(lián)儲加息超預期或能化行業(yè)淘汰政策延期。
另外,近期“反內卷”政策預期對市場帶來較大影響。目前國內乙二醇老舊裝置以石油一體化裝置為主,占比約5.4%,多數(shù)已停車。截至上周,煤制乙二醇裝置占比約38.4%。
乙二醇市場的多空博弈仍在繼續(xù)。港口庫存處于歷史低位,進口量預計維持相對低位,短期為價格提供支撐。
但未來供應壓力不容忽視:裕龍石化80萬噸/年乙二醇裝置已進入開車準備階段,國內乙二醇綜合開工率已攀升至68.46%的近年高位。
市場即將測試供需雙方的耐力和決心。 真正的趨勢方向,不在于短期利多或利空消息,而在于庫存去化與供應增加之間的速度競賽。
聲明:以上分析基于公開數(shù)據(jù)與周期模型推演,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
關注我,投資路上多一雙眼睛,少幾道傷疤。若看到滿眼錯誤,是我錯了;若覺得都是對的,更是我錯了??刹恍挪豢扇牛∩嵊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