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舉行的2025“臺北航太展”上,臺灣地區(qū)“中科院”首次向外展示了其開發(fā)的“強弓”反導攔截彈?!皬姽狈磳r截彈,也稱“天弓-4”型反導攔截彈,是一種能在大氣層內進行末段反導攔截作戰(zhàn)的陸基反導攔截彈,該彈采用兩級固體燃料火箭發(fā)動機,最大射高7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大于5馬赫,匹配有一個高爆破片戰(zhàn)斗部,應用 中段“慣性+指令”以及末段主動雷達制導的復合制導體制。
臺北航展上首次正式展示了其自主研發(fā)的天弓IV防空導彈系統(tǒng)(AMS),也稱為TK-4。有趣的是,據制造商稱,該系統(tǒng)據稱比愛國者PAC-3導彈更先進。
新型防空系統(tǒng)能夠攔截最遠70公里、最高24公里的彈道導彈。理論上,其攔截能力遠超美國系統(tǒng)對類似目標的攔截能力。
總的來說,我們面前擺著的是臺灣“天弓”防空導彈系統(tǒng)系列的又一款產品,其歷史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簡而言之,這是臺灣本土試圖打造“愛國者”類似產品的嘗試。
與上一代TK-3相比,TK-4采用兩級火箭而非單級火箭,以提高射程和末端段的機動性。它還使用了Ka波段自導頭和臺灣制造的微波功率放大器。
這些特性相當有趣,但目前看來仍存在疑問,因為該系統(tǒng)目前仍在測試中。不過,該系統(tǒng)已計劃于2026年投入量產。
實際結果在這里非常重要,因為愛國者PAC-3在俄烏戰(zhàn)爭中展示了其能力,甚至能夠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獲得的數據被用于對整個系統(tǒng)進行程序化改進,這可能進一步提高了其效能。
攔截方法也存在疑問,因為美國地對空導彈系統(tǒng)采用動能碰撞殺傷,而根據目前掌握的信息,臺灣地區(qū)的地對空導彈系統(tǒng)仍然依賴定向引爆的高爆破片彈頭。事實證明,盡管射程可能略遠,但攔截效果仍存在疑問。
盡管臺灣地區(qū)或許未能研制出在各方面都優(yōu)于“愛國者”導彈的導彈,但這仍然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尤其是考慮到未來計劃將射程提升至100公里,并基于TK-4打造完整的OTRK導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