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獲得了“人類第一次在航母上電磁彈射五代機”的成就之后,美國航母的電磁彈射成了笑話。
中國獲得了“人類第一次在航母上電磁彈射重型雙發(fā)艦載機”的成就之后,不知俄羅斯人是否尷尬。
▲美國人夢想中福特號航母電磁彈射起飛F-35的畫面
▲俄國人夢想中蘇-33重型艦載機彈射起飛的畫面
新聞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好多人在文章的評論區(qū)里問我們怎么不講殲-35電磁彈射?那當然是因為看到這個新聞,大家都喝酒慶祝去了快下班了,我們的文章又不是AI自動生成的,吹氣就成了?哪有這么快啊!
對這次福建艦彈射三種艦載機的信息分析,相信大家已經(jīng)看了不少了。目前可以知道的是,這次實驗很可能發(fā)生在今年3月18日至4月1日的第七次海試,也就是6個月之前進行的。
▲當時就有國內(nèi)外媒體報道相關(guān)新聞,但并沒有得到官方認證
福建艦已經(jīng)完成了艦載機的電磁彈射和攔阻著艦測試,這一點其實包括軍武菌在內(nèi)的很多軍事博主在當時就已經(jīng)猜到了。所以一開始看到這個消息,軍武菌其實也沒那么激動,畢竟是早有預料的事——但當我真正看到殲-35、殲-15T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從航空母艦上彈射起飛的畫面,眼睛還是止不住的濕潤了起來,反復看了很多遍。
我連續(xù)發(fā)了好幾次朋友圈,只想大喊:“中國人怎么這么牛逼!”
▲將會載入人類歷史的一刻,這種畫面的視覺沖擊力是多少言語也無法形容的
福建艦的這次艦載機彈射實驗,實現(xiàn)了很多個“第一次”:這是中國海軍首次在航空母艦上以彈射起飛方式放飛艦載機,也是世界首次在航空母艦上以電磁彈射方式放飛第五代艦載機、世界首次在航空母艦上以電磁彈射方式放飛重型艦載機……
▲EVA里這個彈射型蘇-33最后居然讓我們實現(xiàn)了……
等等,說到這里,好像有什么東西不太對勁。
擁有世界上第一種第五代艦載機F-35C,第一艘電磁彈射航空母艦“杰拉德爾·D·福特”號,且兩種武器都已經(jīng)服役近十年的某個世界第一軍事強國,怎么至今還沒有在航母上以電磁彈射的方式起降F-35呢?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
這可就說來話長了。
美國曾領(lǐng)先中國20年
對于絕大多數(shù)90/00年代出生的軍迷來說,F(xiàn)-35都是大家從小就耳熟能詳?shù)男滦蛻?zhàn)斗機。從2001年X-35原型機被美軍選中開始,這種世界上最先進的未來戰(zhàn)機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2006年,F(xiàn)-35戰(zhàn)斗機的首架原型機完成首飛。在當時,這種飛機已經(jīng)被確定成為美國海軍、空軍和海軍陸戰(zhàn)隊下一代主力戰(zhàn)機,還將裝備英國、日本、韓國甚至中國臺灣……
而在這一年,我們也有一種新型戰(zhàn)斗機完成了首飛,那就是在殲-7戰(zhàn)斗機基礎(chǔ)上經(jīng)過大幅改進的新型戰(zhàn)斗機“超7”的04號原型機——此時已經(jīng)改名叫“梟龍”戰(zhàn)機了。
▲這種窒息感,是如今的年輕人很難感受到的
而在一年前的2005年8月,美國海軍下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CVN-21計劃的首艦正式開工建造。這艘航空母艦開創(chuàng)性的配備了電磁彈射器、電驅(qū)動攔阻系統(tǒng)、綜合電力系統(tǒng)等一系列堪稱科幻的全新技術(shù)。兩年后,這艘航母被命名為“杰拉德爾·D·福特”號。
▲CVN-21航母概念圖
也是在這一年,中國將從烏克蘭購買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拖入大連造船廠的船塢,正式開始了改造工作。后來,她成為了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
如果穿越回到2005年,我們告訴當年的軍迷,中國會在20年內(nèi)擁有一艘搭載電磁彈射器和第五代艦載機的大型航空母艦,并且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航母上電磁彈射五代機的國家,那大概會被送進精神病院。
如今20年過去了,福特號航空母艦已經(jīng)于2017年服役,F(xiàn)-35C艦載戰(zhàn)斗機也在2019年服役。雖然兩個項目都陷入了嚴重的拖延,但如今也已經(jīng)列裝了足足五六年。但為什么把F-35C裝在福特號上這個事,到現(xiàn)在還沒完成呢?
這個問題可能會非常讓人無語:因為在設(shè)計F-35和建造福特級航母的時候,美國海軍根本沒有考慮到要在福特級上搭載F-35!
各造各的
作為美國新一代航空母艦,和同時期美軍的很多項目一樣,福特級航母搭載了大量尚未成熟的新技術(shù)、新系統(tǒng),這大大拖延了該型航母的建造和測試速度。
按照原計劃,福特號將在2015年完成建造,但這一計劃被延長了近兩年。直到2017年該艦才最終入列服役。但事實上,此時的福特號只是“強行服役”,很多子系統(tǒng)不要說是安裝,就連設(shè)計和測試都沒有完成。
▲2017年“服役”的福特號實際上很多設(shè)備都沒完善
2017年7月,福特號航母完成了首次彈射實驗,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戰(zhàn)斗機在該艦上成功完成了起飛和降落。但此后的數(shù)年中,福特號一直被電磁彈射器的可靠性等問題困擾。直到五年后的2022年,美國海軍才宣布福特號航母達到了“初始作戰(zhàn)能力”,2023年5月,福特號航母才開始投入首次實戰(zhàn)部署。
而在這個趕工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到一個重要問題:福特號航母建造和測試甚至服役的時候,F(xiàn)-35C戰(zhàn)斗機根本還沒完成測試服役呢!
▲F-35C曾出現(xiàn)過尾勾掛不住阻攔索的問題
由于缺乏F-35C的相關(guān)測試數(shù)據(jù),福特號航母在設(shè)計時根本無法針對F-35C戰(zhàn)斗機的設(shè)計進行針對性的優(yōu)化。而由于此時F-35C本身也身陷困境,出現(xiàn)了尾鉤無法勾住阻攔索等一系列問題,仍然是空中樓閣。
為了確保福特號能快速服役,美國海軍決定,暫時不為福特級航母的前兩艘“福特”和“肯尼迪”號配備搭載F-35C艦載機的能力。
▲2011年F-35C在地面上測試電磁彈射
雖然理論上來說,福特級航母絕對是能彈射F-35完成起飛的,但由于相關(guān)系統(tǒng)沒有針對F-35進行適配,福特級航母既沒有為F-35準備的各種子系統(tǒng),相關(guān)設(shè)計也沒有進行過改進。
▲2022年一架F-35C在降落卡爾文森號航母上時,意外墜入中國南海
所以,雖然理論上福特級航母能完成F-35C的彈射起降,但福特級航母既不能指揮F-35C,也不能完成F-35C的維護保養(yǎng)和戰(zhàn)斗準備。甚至在起降過程中,F(xiàn)-35動力更強的發(fā)動機可能會對航母上的相關(guān)設(shè)備造成一定破壞。
▲2014年F-35C在尼米茲號航母上測試著艦
而F-35C在測試過程中,由于此時的福特級航母彈射器存在顯著缺陷,彈射測試幾乎全程都是在尼米茲級航母上進行的。后來的服役期間,美國海軍也只將F-35C部署在了經(jīng)過適應性改裝的尼米茲級航母上。
▲搭載F-35C的“卡爾·文森”號
最后,福特號航母在服役后,直接就被部署在了美國東海岸。在這個方向上,美國海軍根本沒有配備F-35C戰(zhàn)斗機,幾乎全部的F-35C戰(zhàn)斗機都被配發(fā)給了西海岸和太平洋地區(qū)的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zhàn)隊飛行隊。你連飛機都沒有,要怎么進行彈射呢?
美國笑話
美國海軍的下一代航母,居然不能搭載美國下一代艦載機,這簡直是個國際笑話——顯然,美國人自己也是這么認為的。
▲建造中的“肯尼迪”號航母
2019年,美國國會表示,福特級航母無法搭載F-35戰(zhàn)斗機的現(xiàn)狀是“不可接受”的。如果“肯尼迪”號航母無法在服役前具備搭載F-35C戰(zhàn)斗機的能力,那美國海軍就不能接收這艘戰(zhàn)艦。
這就意味著“肯尼迪”號航母的建造工作必須進行調(diào)整,不僅進度會遭到拖延,造價也會水漲船高。按照目前的計劃,由于必須要提前完成F-35C的改裝工作,“肯尼迪”號航母的建造被推遲了兩年,最早也要在2027年才能服役。
但問題是,由于美國海軍目前老舊的“尼米茲”級航母正面臨退役,“福特”號已經(jīng)被趕鴨子上架,進入航母的作戰(zhàn)部署輪換了。在這樣的背景下,“福特”號估計也要在2026年前后,“肯尼迪”號基本完成的時候才能開始進行適配F-35C的改裝。
▲作為美國海軍最先進的航母,福特號還是只能搭載老式的F/A-18“超級大黃蜂”
所以,美國海軍如今就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局面:“福特”號航母和F-35C都具備了作戰(zhàn)能力,但這兩樣東西就是沒法結(jié)合到一塊來用。而且短時間來看,這個問題還是解決不了的。
也就是說,福特號航母現(xiàn)在可能可以彈射F-35C,但福特號彈射F-35C還是有點不太可能。
完型填空題:( )國的福( )號航母和其搭載的( )35戰(zhàn)斗機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五代艦載機電磁彈射作業(y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