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五井初中畢業(yè)照。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我的初中,說起來多少是有點復雜、曲折、離奇。按照片區(qū)劃分,也就是用現(xiàn)在的話,按照學區(qū)的話,俺村的孩子應(yīng)該去茹家莊初中。但眾人皆說,茹家莊初中教學質(zhì)量堪憂,都是后進分子居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到底何去何從呢?父親這個時候去了鄰村,不知道是找到了誰,硬是讓我從鄰村報名參加了考試,跟著鄰村到了五井鎮(zhèn)上考試。既然的父親安排的,我也就跟著吧!沒有任何反對意見。因為反對也是無效的。
就這樣,我順利到了五井初中,而不是茹家莊初中。在這樣的一個十字路口,要是去了茹家莊初中呢?會如何?已經(jīng)不得而知。好的是,命運不容許假設(shè)。過去的,都過去了。
1995年秋天,開學我就分配到了二班。班主任是剛畢業(yè)不久的年輕教師劉樂慶。后來,突然又分班了。我旋即成了五班。二班也好,五班也罷。愛咋分咋分吧,我們就像是一顆棋子,哪里都行,咋分都成。
二班在初中的原址,皆為平房,班級里人數(shù)眾多,都擠不下了,且可用良莠不齊來形容,好的極好,差的極差。這簡直就是馬太效應(yīng)的極致體現(xiàn)了吧!
上初中就開始帶飯了,間或還要上晚自習,那時就開始羨慕馬莊村的孩子了,因為他們可以住校,且就在學校里,雖然條件簡陋至極,就是跟教室一樣的房子,還是通鋪,但也是免去了來回奔波之苦。
帶點啥飯呢?也不過有啥帶啥吧!煎餅可以,干糧可以,餅也不算太差,咸菜也不能少,炒的咸菜,炒的雞蛋,炒的豆腐,都可以列入帶飯的行列之中,成為中午吃飯的擺設(shè)。
奢侈的孩子就算是轉(zhuǎn)面來的了,到食堂里轉(zhuǎn)面,換成飯票?;蛘叩叫M廪D(zhuǎn)面,換成特制的票。我記得同學德明就轉(zhuǎn)面到了校外,時不時還邀請我到那里改善一下伙食,堪稱奢侈之尤。
后來的五班,就到了樓上,感覺高大上起來,但也依舊需要爬樓上下,簡陋的操場,簡陋的校舍,只是從外面看,很美。開學的日子,先是拔草。拔草結(jié)束也不上課,那就去周邊同學家打撲克吧!
當然,草莽般的愛情故事已經(jīng)開始紛紛上演了。在這些愛情故事里,真的,假的,湊數(shù)的,各種類型,五花八門,或許還殘留著些最終修成正果的,你不得不感嘆人的前瞻性和真性情。
多年之后,再回望這個畢業(yè)照。你有何感受?這里面,有的成了博士,有的成了商人,有的泯然眾人,有的駕鶴西歸。
恍恍惚惚,飄飄浮浮。已然度過半生。這些同框的歲月里,那些殘存的記憶,足以編織出一幅幅畫卷,來豐盈每個人的生命海洋。
最有意思的事,莫過于此吧: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每個人都像一張張破碎的臉,忽然完整地出現(xiàn)在你面前。
你能夠像從前那樣一下子就認出來,還順道說了句:哈哈,原來你也在這里??!
防止失聯(liá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