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guān)于高鐵的新動作頻頻刷屏。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成都、武漢、杭州、東莞這10個城市,幾乎同時在推進或規(guī)劃新一代高鐵項目:
- 廣深第二高鐵(延伸至香港,預研預算約242.75萬元);
- 京滬第二高鐵(計劃2027年全線貫通);
- 成渝中線高鐵(設(shè)計時速400公里,成都—重慶有望50分鐘直達);
- 滬杭新高鐵(投資額高達670.97億元);
- 沿江高鐵(橫跨4省2市);
- 以及預留的京港澳磁懸浮通道。
目標很明確:核心城市之間形成“半小時—一小時生活圈”,日均運力提升40%以上,同時補齊一些區(qū)域交通的空白帶,比如成渝中線會讓安岳、樂至等“高鐵真空區(qū)”首次接入高速鐵路網(wǎng)絡(luò)。
為什么要加密建設(shè)?
第一,現(xiàn)實需求逼出來的。
京滬高鐵的客流量就是例子。如今每天有90多萬人乘坐,利用率高達85%,接近飽和。廣深莞跨城通勤的人數(shù)更夸張,超過200萬人次,現(xiàn)有線路既跑不快,也不夠用。
第二,城市群戰(zhàn)略的需要。
高鐵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區(qū)域整合的紐帶。成渝中線一旦通車,不只是縮短兩地距離,還會拉動周邊城市的投資,比如大足的文旅項目、銅梁規(guī)劃的千億級產(chǎn)業(yè)集群,都在等高鐵落地。
第三,技術(shù)升級帶來的可能。
新建線路大多采用“時速350—400公里”的標準,并引入“大站快車+靈活??俊钡哪J健R馕吨骄ㄇ跁r間能再縮短三成以上。同時,新線路也考慮了抗災和戰(zhàn)略運輸能力。
可以預見,這輪高鐵加速,最直接的贏家還是超大城市本身。
它們的交通樞紐地位會進一步強化,而周邊中小城市,更多是被裹挾在其中,附屬于這些大樞紐之下。
換句話說,高鐵正在把中國的城市層級差距拉得更清晰:強者更強,資源繼續(xù)向核心匯聚。
這是一場交通建設(shè),更是一場城市格局的再洗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