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9月29日上午,2025名人大講堂“遺產保護”季首場講座在天府新區(qū)第四中學舉行?,F(xiàn)場,四川大學杰出教授、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術院長霍巍為現(xiàn)場師生及線上網(wǎng)友帶來了題為《帶你走進三星堆——兼談金沙與三星堆的關系》的主題講座。
霍巍教授
在講座開始的導講環(huán)節(jié)中,霍巍教授與主持人海光展開對談,分享了自己與三星堆的不解之緣、考古工作的樂趣,并為有志于從事考古相關工作的青少年學子提供了寶貴建議。
談及與三星堆的結緣,霍巍提到了兩層關鍵淵源:“早在1931年到1934年間,最早對三星堆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的,是當時的華西協(xié)和大學博物館館長、美國人葛維漢先生,今天的四川大學博物館正是華西協(xié)和大學博物館的后繼,我當了很多年的館長?!?/p>
霍巍教授(右)與主持人海光對談
而更早的與三星堆產生聯(lián)系,則要追溯到1986年。“我1978年考入四川大學,本科、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當青年老師,到了1986年我們的學生需要考古實習,我作為剛剛畢業(yè)的年輕老師,去指導他們實習,去的地點就是三星堆。所以,1986年三星堆‘一醒驚天下’我們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p>
幾十年如一日的“緣分”,讓霍巍樂在其中。面對“與青銅器打交道是枯燥還是有趣”的提問,霍巍坦言:“如果你內心對祖國的文化、對我們巴蜀的文化有一種強烈的探索精神與求知欲望的話,你面對這些青銅器心中會涌出很多遐想。我們的先民是怎么去制造的這些青銅器?這些器物象征著哪些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意思?這時候,每一件青銅器都會帶給你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成天與青銅器打交道,那是一大樂事?!?/p>
霍巍教授展示自己年輕時參加考古的照片。
對于有志于從事考古相關工作的青少年學生,霍巍也給出自己的建議:“我經(jīng)常跟我的學生們交流,常常也在觀察他們過去的基礎是怎么樣構筑的。講到底,今天的考古學、文物學,已經(jīng)進入到一個新時代,希望學習者、從業(yè)者要有非常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根基。你首先要學好中國歷史,也要學好世界歷史,要知道古文字等基礎的同時,還要了解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因為考古學現(xiàn)在運用了大量的科技手段,斷代、測年,成分分析等,很多新的技術手段。最優(yōu)秀的學生一定是基礎非常好,而不是偏科的學生?!?/p>
(本文圖據(jù)主辦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