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退休老李來青島養(yǎng)老半年,攢了四句大實話。
頭一句,海風"濕漉漉"的勁兒,讓老寒腿成了活天氣預報。東北夏天干爽,青島夏天涼快可濕氣重。早上晾的衣服,晚上摸起來還潮乎乎。
被子總像能擰出水,老寒腿一到陰雨天就疼。
現(xiàn)在學本地人,家里備著除濕機,出門先看濕度計。第二句,海鮮"頓頓有",東北胃卻總惦記燉菜。青島人熱情,待客頓頓不離蛤蜊、海蠣子。
鮮是鮮,可吃幾天就覺得"不頂飽"。想念東北豬肉燉粉條、酸菜汆白肉,那叫一個實在?,F(xiàn)在每周必做一次東北菜,不然肚子里空落落。
第三句,山路"起起伏伏",出門像在練腿腳。沈陽騎慣了自行車,青島老城區(qū)哪有平路?出門不是上坡就是下坡,頭個月買菜來回累喘氣。
現(xiàn)在學聰明了,出門穿運動鞋,專挑臺階小路近道。第四句,啤酒"袋裝喝",頭回見把老酒友看傻了。東北喝啤酒論瓶,青島人用塑料袋裝散啤。
頭回見路邊打啤酒,還以為是買醬油。現(xiàn)在也入鄉(xiāng)隨俗,夏天傍晚拎袋啤吹海風,倒也舒坦。
就是總想起東北烤串配老雪,那是刻在記憶里的味道。去年有位烏魯木齊的老孫頭,來青養(yǎng)老也念叨過類似的事兒。他說青島氣候好、敬老風氣濃,可剛來時也為濕氣、飲食犯過難。
據(jù)社區(qū)統(tǒng)計,近五年青島外地養(yǎng)老人口年均增8%,東北籍占三成。
這說明啥?養(yǎng)老不是簡單換個地方,得真正融入當?shù)厣?。棧橋的清晨海風、奧帆中心的傍晚落日、熱情的鄰居,都在慢慢改變老李。
他現(xiàn)在學會了一邊喝袋裝啤酒,一邊想念東北燉菜的"雙城生活"。
準備來青島養(yǎng)老的老哥們記住:帶著開放心態(tài)來,別被小習慣嚇退。
適應需要時間,就像青島的海,得慢慢品才知滋味。
當然,每個人情況不同,這只是老李的個人體驗,僅供參考。要是你也在沿海城市養(yǎng)老,遇到過啥沒想到的事兒?
評論區(qū)嘮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