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浦的鄉(xiāng)野間稻浪初涌,豐收在望。隨著一年一度全國科普月的啟動,一場融合科學智慧與田園趣味的科普盛宴,正在這里生動上演。作為青浦區(qū)科普基地,樂稻心田于近日推出“智啟豐年?金秋科普研學特別活動”。
活動推出田間農作物科普知識展覽和線下親子專場體驗。四十多組家庭走進田野,在“生態(tài)科普、生態(tài)實踐、文化傳承、豐收體驗”四大板塊中,開啟了一場充滿知識與樂趣的田園探索。
在品牌課程《鄉(xiāng)間第一課》中,導師從日常餐桌出發(fā),為孩子們生動講解糧食增產背后的“科技密碼”——從品種選育、機械助力,到未來的AI智慧管理,層層遞進、趣味盎然的講解,激發(fā)了大小朋友對農業(yè)科技的濃厚興趣。隨后,孩子們親手繪制草帽,一頂頂“農夫防曬裝備”瞬間變身田間“時尚單品”。
在“樂田小農場”,圖文并茂的科普展覽詳細介紹了水稻、紅薯、玉米、大豆等作物的來歷與特性,以及套種、輪作等增產科學知識。田壟間,家長和孩子一起蹲下身辨認作物,手持小鏟小鋤細心勞作。每當翻出大個紅薯,田里便響起陣陣驚喜的歡呼;金黃的玉米、翠綠的豆角也陸續(xù)裝滿每個家庭的采摘袋,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臉上。家長陸女士表示:“孩子第一次知道每天吃的米飯是這樣種出來的,特別興奮!親手挖紅薯,比看書本印象深多了,這樣的科普既長知識又有溫度?!?/p>
活動還融入了青浦非遺體驗。親子家庭共同了解“焋糕”傳承的歷史,并在村里阿婆的指導下親手制作傳統(tǒng)米糕,將蒸好的美味帶回家與親人分享,真正實現“滿載而歸”。
樂稻心田·全國科普月活動通過靜態(tài)展示與動態(tài)實踐相結合,不僅讓親子家庭掌握了基礎農耕知識與科學增產要領,也通過非遺體驗傳承了本地鄉(xiāng)村文化記憶。據了解,金秋十月稻米將迎來豐收,樂稻心田后續(xù)還將推出更多水稻主題科普活動,持續(xù)吸引市民家庭走進鄉(xiāng)村,感受農業(yè)科技的魅力,觸摸鄉(xiāng)土文化的溫度。
記者:高軍(名優(yōu)基層)
攝影:高軍(名優(yōu)基層)
編輯:趙凌云
責任編輯:孫晨(首席)
終審:余民(首席)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