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走進長春,這里曾是偽滿洲國首都,誕生了著名的中國一汽、長春電影制片廠、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知名企業(yè)。長春雖然簡稱“春”,但這里的冬天真冷啊,平常的日子里,零下十八九度很正常,而最低溫度,一度達到零下三十五度。
但是,和哈爾濱不一樣的是,長春人很少有去三亞買房、度假的。他們沒有選擇做候鳥,選擇享受冬季的清冷。
長春人似乎和成都人有得一拼。這里的人們喜歡慢生活,雖然血脈中有著東北人的爽朗,但他們生活中沒有急匆匆,漫步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所有建筑和街巷格局還保存著百年前依稀味道。
長春的冬天很冷,但這里的人們依舊循環(huán)著日常的出行,漫天大雪,你下你的雪,我走我的路。
形容天冷,北京人喜歡用滴水成冰,但在長春,滴水成冰算事兒嗎!
無論室外如何北風呼嘯,長春人的家中永遠溫暖如春。這里很多住宅人家,都是三層玻璃窗,一絲冷風也吹不盡。
老一輩子的長春人,住習慣了暖暖的大炕。一家人擠在一個炕頭上,滿滿親情。這些年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人搬上了樓,告別了大炕。
但是,每當冬季來臨,大炕記憶會油然而生,不僅僅為了取暖,還為了一段曾經(jīng)的歲月經(jīng)歷。
于是,不經(jīng)意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人家在樓房臥室里盤上了大炕,足足七八平米,而墻壁,則被掏空了做成儲物柜。這種炕可不是燒柴火的,里面盤管是水暖的,當然,也有用電暖的。
炕頭小酌一杯,對老一輩長春人來說,這日子就是滋潤。
長春是吉菜的發(fā)源地,當年,溥儀的宮中名廚云集,宮廷菜、魯菜與長春民間菜相互交融,成就了吉菜的圓潤與粗獷。
但是,天寒地凍的日子里,長春人更喜歡大塊白肉燉酸菜,大閘蟹帶殼一起嚼,那才是浸入骨子里的老東北味道。三五知己,再來一碗烈酒,這生活的美就齊活了。
這個季節(jié),也有浪得爽爽的長春大姑娘喝啤酒,并且,啤酒一定要冷凍的。不要常溫的,因為冷凍0度,常溫零下20度。
天氣雖然冷,但戶外運動絕對少不了,否則就不是浪漫長春人了。天越冷,雪越大,長春南湖公園里就越熱鬧。冬泳愛好者破冰暢游,雪地足球賽熱火朝天。
都說年輕人抗凍,但在長春,大媽們顛覆了這個概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