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夏天,中國街頭多了不少“老外”的身影,有的在夜市擼串、有的在高鐵站自拍、還有的在便利店里研究“二維碼怎么花錢”。
他們不是來“探秘東方古國”的,而是直接飛來“上分”的,玩幾天就回去拍視頻說,不吹不黑,中國比美國強多了。
這不是哪個營銷號的標題黨,而是一場由144小時免簽政策引爆的全球現(xiàn)實秀。
本文陳述內(nèi)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從海南試點到全國鋪開
之所以這么多人突然來中國,核心原因就一個:免簽政策太方便了。
早在2018年,海南就先試了水,對59個國家開放免簽。
那時候不少人擔心,這么放開會不會有風險?
結果六年下來,海南光免簽接待的外國游客就有104萬,占了當?shù)赝鈬慰涂偭康?2%。
沒出什么亂子不說,還帶火了不少海島民宿和海鮮市場。
海南的成功給了底氣,2024年,免簽政策直接推向全國,一下子覆蓋了63個國家。
這里要分清楚,海南的免簽是區(qū)域獨有政策,能在海南待30天。
而全國政策更靈活,允許跨省旅行。
不僅包括美國、加拿大這些發(fā)達國家,連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國家也涵蓋在內(nèi)。
鄭州、麗江這些城市還新增了開放口岸,老外下飛機就能直接入境,不用再繞路。
過境免簽起初是144小時,也就是6天,剛好夠深度游一兩個城市。
后來發(fā)現(xiàn)很多游客意猶未盡,就延長到240小時,整整10天。
對比一下其他國家的簽證流程,中國這優(yōu)勢太明顯了。
申請美國簽證,要填幾十頁的表格,還得預約面簽,等一兩個月才能有消息。
申請歐洲簽證,得自己跑領館交材料,有時候還要證明銀行里有多少存款。
而來中國呢?只要拿著護照和返程機票,下了飛機就能直接入境,連排隊蓋章的時間都不長。
這樣的便利體驗,直接催生了不少“說走就走”的旅程。
有個阿根廷烤肉師傅原本只是在中國轉機去日本,結果在機場刷到重慶輕軌穿樓的視頻,臨時決定留下來看看。
玩了幾天后他說:“早知道這么方便,2024年就該來了?!?/p>
政策一方便,熱潮立馬就起來了。
2025年上半年,外國人入境380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0%,其中71%是免簽入境的。
支付數(shù)據(jù)更直觀:美國游客用支付寶消費的金額漲了200%,微信支付的外國用戶日均消費筆數(shù)增加136%。
客流和消費的增長,還引爆了海外社交媒體。
TikTok上關于中國旅行的視頻有9萬多條,播放量接近10億次。
一個美國博主拍了個視頻,就兩個鏡頭:凌晨兩點還在營業(yè)的街頭小吃攤,和幾乎沒動過的信用卡。
配文是“我被騙了很多年”,轉發(fā)量破百萬。
老外四認知顛覆
在這些刷屏的分享里,外國游客最常提到四個“顛覆認知”的真相。
第一個震驚,通常來自交通。
從北京到上海,1300公里,高鐵4個半小時就到。
車廂干凈,WiFi流暢,準點率精確到分鐘。
有個美國游客說,從華盛頓到紐約才360公里,火車要走3個多小時還經(jīng)常晚點。
舊金山來的杰克本想打車去酒店,路人教他騎共享單車,花了不到3美元就到了。
他說在紐約打車要等半小時,司機還可能繞路。
后來他去重慶,看到輕軌穿樓、山區(qū)棧道盡頭都有蜜雪冰城,讓他直呼“太魔幻了”。
比交通更讓他們意外的,是數(shù)字生活的便利。
成都夜市里,一個德國小哥掏錢包買烤串,攤主擺手說“掃碼就行”。
掃碼成功后他笑了:“我們國家超市還在刷磁條卡呢?!?/p>
杰克有次丟了錢包,本以為會很麻煩,結果靠微信支付逛了三天,什么都沒耽誤。
街頭到處都是共享充電寶,手機沒電了隨時能充。
便利之外,中國的安全感更讓外國游客安心。
中國的暴力犯罪率只有0.5%,美國是6.8%。
2023年全球治安排名,中國第三,美國第六十四。
洛杉磯來的莎拉凌晨兩點在西安回民街吃烤串,看到推嬰兒車的媽媽和遛彎的老人,她表示這里比她家小區(qū)還安全。
硬件和環(huán)境夠好,人情味更讓人暖心。
紐約姑娘艾米麗在西安迷路,出租車司機不僅送她到兵馬俑,還塞給她水和紙巾,提醒她景區(qū)的水貴。
法國姐妹離開民宿時,老板娘送了手寫卡片,她們當場哭了:“在歐洲很少見到這樣的真誠?!?/p>
他們還發(fā)現(xiàn),中國的公共秩序也很好。
長沙五一廣場夜市上萬人吃小龍蝦,卻沒人插隊。
上海地鐵里,只要有老人上車,年輕人都會主動站起來讓座。
連帶著“查證”心態(tài)去新疆的德國博主,也被當?shù)厝死粤巳D羊肉串。
最后他開玩笑稱本來想當“間諜”,結果成了游客。
真實破偏見促發(fā)展
這些真實體驗不只是外國游客的回憶,更成了地方經(jīng)濟的“催化劑”。
成都春熙路的酒店,旺季外國游客入住率比去年漲了60%。
義烏小商品市場、深圳華強北成了“反向代購”圣地。
美國游客算了筆賬:買個國產(chǎn)掃地機器人,加上機票錢都比在美國便宜30%。
離境退稅政策也很給力,2025年上半年退稅金額漲了75%。
紐約的露西在杭州四季青買了10件衣服,退稅后興奮地說:“相當于白賺了來回機票錢?!?/p>
餐館和商店紛紛增加外語服務,生意紅火。
比經(jīng)濟拉動更深遠的,是全球?qū)χ袊恼J知在悄悄改變。每個來過中國的游客都成了“活廣告”。
阿根廷烤肉師傅的洪崖洞打卡視頻,西班牙游客吃小龍蝦吃到流淚的片段,在海外社交平臺瘋傳。
這些真實的分享比任何官方宣傳都有說服力。
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的調(diào)查顯示,25個受訪國家中,墨西哥、肯尼亞等7國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人首次超過50%。
連外媒都在改變,BBC開始增加中國民生場景的客觀報道。
美國媒體甚至擔心地說:“中國在用旅游打信息戰(zhàn)?!?/p>
美國財長在閉門會議上承認,中國用開放打破了西方設定的敘事框架。
這種認知改變還帶動了國際合作的連鎖反應。
馬來西亞延長了對華免簽期,泰國增設了落地簽窗口。
2025年東博會上,文萊、新加坡等國和中國談免簽合作。
有了政策便利打底,深度文化體驗更讓中外連接更緊密。
故宮的書法體驗、麗江的評書、南京的漢服拍照,讓外國游客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
這些點點滴滴的互動,恰恰印證了一個簡單道理:真實最有力量。
中國不需要刻意解釋什么,只要把真實的生活展現(xiàn)出來,偏見自然會消失。
當越來越多的人用腳投票,選擇來中國親眼看看,中國與世界的距離就在一步步縮短。
結語
當外國游客在中國街頭感受到安全、便利和溫暖,他們回去后的每一次分享,都在改變世界對中國的看法。而這種改變,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