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是秦朝統(tǒng)一六國的頭號戰(zhàn)將,戰(zhàn)功赫赫,殺伐果斷,幾乎每一個敵國的滅亡都與他有直接關系。
但他卻不是一個張揚的人,相反,在關鍵時刻,他會選擇裝傻、示弱,甚至在出征前向秦始皇提出一些聽起來非常“低俗”的要求,比如要田地、要美女。
這種做法看似荒唐,其實非常高明,因為他清楚,功高蓋主是大忌,真正能活下來的不是最能打的,而是最會隱藏鋒芒的。
這個故事放在今天的國際熱點事件中,并不古老,比如,最近國際社會非常關注的一件事,就是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戰(zhàn)爭中的調整和內部權力的再分配,這場戰(zhàn)爭已經(jīng)持續(xù)了很久,表面上是軍事沖突,實際背后牽扯的還有大量的權力博弈、軍政關系以及軍隊內部的忠誠與掌控。
普里戈任的瓦格納集團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這個曾經(jīng)活躍在烏克蘭前線的私人軍事集團,一度表現(xiàn)得比正規(guī)軍還強勢,甚至在戰(zhàn)場上取得了不少突破。
但問題是,他們太高調,太強勢,甚至不時發(fā)出一些質疑中央軍方甚至克里姆林宮的聲音,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在一次“兵變”之后,整個集團迅速被瓦解,普里戈任最后也以一種極其戲劇化的方式離世,這跟王翦的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王翦在打完勝仗后,不僅不邀功,反而主動請辭,說自己年紀大了想回家種地,他知道,打仗只是一個階段,活著才是最終目的,他在出征前故意向秦始皇索要大量賞賜,包括美女、田地,這在那個講究忠誠與節(jié)儉的時代,是一種“自污”的表現(xiàn)。
這種做法讓皇帝覺得他只是個貪財之人,不構成政治威脅,對比現(xiàn)代一些軍政人物,如果當初普里戈任能像王翦那樣低調一點、示弱一點,也許他的結局會不一樣。
再說說美軍在中東的撤軍行動,從阿富汗撤軍,是美國近年來最受爭議的行動之一,表面上看,是戰(zhàn)略收縮,實際上背后也有很多錯綜復雜的權力平衡問題。
從布什政府開始,美軍深耕阿富汗20年,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但最后的結果卻非常狼狽,為什么?因為在這場持久戰(zhàn)中,打仗只是表面,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穩(wěn)定軍心、保證政府與軍方之間的相互信任才是根本。
像王翦那樣的人,如果放在今天的國際政治環(huán)境中,可能更像是一名戰(zhàn)略顧問,而不是沖鋒陷陣的士兵,他懂得進退,知道什么時候該出頭,什么時候該隱退,這種智慧在現(xiàn)代國際關系中也一樣重要。
比如中東局勢中,伊朗的軍事力量常被拿來與以色列進行對比,但伊朗的將領們在軍事行動之外,更懂得如何通過外交、談判、地區(qū)影響力來延續(xù)自己的戰(zhàn)略目標,他們不是一味展示肌肉,而是懂得隱藏和布局。
再比如朝鮮,這個國家雖然長期被外界認為是“孤立”的,但它在對外展示軍事力量時,往往也伴隨著一種“可控”的姿態(tài)。
無論是導彈試射還是核武展示,背后都伴隨著試探性的信息釋放和外交窗口的開啟,這就像王翦在出征前不斷向秦始皇索要賞賜,看似貪婪,實則在釋放一種“我無意奪權”的信號。
還有一個對比非常明顯的例子,那就是利比亞的卡扎菲,他統(tǒng)治國家?guī)资?,軍事上非常強硬,但最終在阿拉伯之春中被推翻并身亡。
他的問題在于太過自信,沒有及時退場,沒有學會像王翦那樣在關鍵時刻收手,王翦在滅楚之后,并沒有繼續(xù)執(zhí)掌軍權,而是把兵權交出來,徹底退出政治舞臺,他明白,打下江山是一回事,守住命運是另一回事。
再看阿聯(lián)酋近年來在中東戰(zhàn)略布局中的表現(xiàn),他們不像沙特那樣頻繁出手,而是通過投資、文化輸出、外交斡旋等方式,慢慢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這種“柔性擴張”策略,其實也有點像王翦打楚國的方式,不是一上來就猛打猛沖,而是先養(yǎng)兵三月,等敵人疲憊不堪再一擊致命,這種戰(zhàn)術不僅體現(xiàn)了軍事智慧,更重要的是一種對局勢節(jié)奏的精準把控。
從古代戰(zhàn)場到現(xiàn)代國際政治,很多事情其實都是相通的,你可以打得贏一場仗,但不一定能贏得一個時代,你可以贏得領導的信任,但不一定能一直站在高位,像王翦這樣的人,懂得隱藏鋒芒、主動示弱、及時退出,才是真正懂得權力游戲規(guī)則的人。
最近一件值得關注的國際事件是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關于納卡地區(qū)的局勢變化,亞美尼亞在短時間內失去了對納卡地區(qū)的控制,而阿塞拜疆則迅速掌控局勢。
而這種變化的背后,不只是軍事勝負的問題,而是一個國家內部政治、軍事、外交多方面的系統(tǒng)性調整,亞美尼亞國內的政權更替、對俄羅斯的依賴與失望、對西方的靠攏等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導致其在關鍵時刻無力抵抗。
而阿塞拜疆則在土耳其的支持下,提前完成了軍事準備和心理戰(zhàn)部署,等的就是一個合適的時機,這種“等敵失誤”的打法,其實也和王翦對楚國的戰(zhàn)略如出一轍。
最后再說回王翦的“要賞五十個美女”這個事兒,不一定是他真的貪財好色,而是他清楚,在權力面前,完美是最大的危險。
他用這種方式告訴秦始皇:“我只是個俗人,不懂政治,也不想權力,只想享受生活?!痹谀莻€戰(zhàn)功赫赫者動輒被清洗的時代,能有這種覺悟,才能活得長久。
這件事放在今天,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國家突然變得特別“低調”,不再在國際上高調發(fā)聲,不代表它真的弱了,而可能是在調整自己的戰(zhàn)略節(jié)奏。
就像王翦那樣,真正厲害的人,不是天天在人前吆喝,而是能在關鍵時刻,抓住機會,一錘定音,打完就退,不貪戀權力,不留把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