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視新聞報道,當?shù)貢r間10月6日,法國總理勒科爾尼向總統(tǒng)馬克龍遞交辭呈,馬克龍已接受辭呈,而這距離勒科爾尼被任命為總理還不滿一個月。勒科爾尼也成為了近代法國歷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理,并再次將法國政壇推入動蕩不安的漩渦。
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宣布辭職
此前,因2026年財政預算草案引發(fā)爭議和反對,時任法國總理貝魯于9月8日被迫辭職。9月9日晚,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任命他最親近的盟友之一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接替貝魯,擔任總理一職。10月5日,新任總理勒科爾尼正式組閣。
據(jù)報道,當?shù)貢r間5日晚,法國總統(tǒng)府公布了新一屆政府首批成員名單。根據(jù)勒科爾尼的建議,馬克龍任命了18名政府成員,其中多個關鍵崗位的部長留任,國防部長、經(jīng)濟與財政部長等職位換人。
而這一決定招致了法國部分極右翼政黨和極左翼政黨的反對,他們對此表示了憤怒,認為新政府成員只是舊政府的“延續(xù)”,并沒有做出實質性的改變。
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lián)盟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馬克龍主義’已經(jīng)完蛋了。馬克龍現(xiàn)在必須做出選擇:解散國民議會,或自己辭職,而且動作要快?!倍M閣后不到12小時,勒科爾尼就宣布辭去法國總理職位,成為馬克龍第七位“出走”的總理。
若勒科爾尼繼續(xù)擔任法國總理,他還將面臨一項艱巨的挑戰(zhàn):在派系分裂嚴重的議會中通過2026財年財政預算緊縮草案,解決法國債務危機。此前,兩位前任總理均因這一草案被國民議會罷免。據(jù)上周公布的官方數(shù)據(jù),法國公共債務已攀升至歷史新高,其債務占GDP比重在歐盟內位列第三。
據(jù)報道,勒科爾尼的辭職將進一步加劇法國政府當前的政治危機,甚至可能動搖總統(tǒng)馬克龍的政治根基。目前尚不清楚馬克龍將如何應對這一局面。截至目前,他始終拒絕再次下令提前舉行立法選舉,并明確表示不會在2027年任期結束前辭職。
紅星新聞記者 周月瀟 綜合央視新聞
編輯 成序
審核 高升祥
延伸閱讀
法國總理勒科爾尼(資料圖)
新華社巴黎10月6日電(記者喬本孝)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6日批準總理勒科爾尼辭職后,勒科爾尼發(fā)表講話,稱他“得以履行總理職權的條件已不滿足”,并列舉三方面原因。
勒科爾尼表示,他之所以辭職,一是因為政府此前已聲明放棄行使可繞過議會投票、直接通過法案的憲法權力,為政黨協(xié)商營造了良好環(huán)境,但部分政黨視若無睹;二是因為部分政黨之間黨爭不斷,互不妥協(xié);三是因為新內閣名單在支持政府的陣營里也引發(fā)了爭議。
本月5日晚,勒科爾尼辭職前夜,馬克龍剛在勒科爾尼建議下任命了新內閣主要成員。新內閣與上屆人員組成相差不大,馬克龍陣營重要人物、原經(jīng)濟部長勒梅爾重返內閣任國防部長。左翼與極右翼反對黨認為,新內閣組成預示著原有政策將延續(xù)。
馬克龍去年6月解散國民議會,新選出的議會呈左翼、中間派、極右翼三足鼎立格局。去年12月,馬克龍解散議會后的首名總理巴尼耶啟用憲法機制試圖繞過議會投票直接通過預算案,被左翼與極右翼聯(lián)手彈劾下臺。繼任的貝魯今年9月尋求議會信任投票失利,被迫辭職。9月9日,時任國防部長勒科爾尼出任新總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