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9年那國家把賴字刻骨子里了,用坐地砍價的招兒弄走咱26架殲 6,攥著飛機就哭窮,1700萬美元尾款不打算給,咱催了七回,它依舊不補款,真是賴到?jīng)]底線!
這到底是咋回事?現(xiàn)在這 “強盜小國” 又得了啥報應(yīng)?
從一開始就沒想過還錢
這筆債得從一九七七年歐加登戰(zhàn)爭說起,當時巴雷下了命令,索馬里軍隊直接跨過邊境打埃塞俄比亞,一門心思想搶回所謂 “民族領(lǐng)土”,可他們再怎么盤算,最后還是被現(xiàn)實打了臉。
之前索馬里把蘇聯(lián)當最靠譜的老大哥,可蘇聯(lián)突然變了心,跑去援助埃塞俄比亞,到最后索馬里沒奪著歐加登不說,自己還被揍得一敗涂地,空軍幾乎全軍覆沒。
戰(zhàn)爭一結(jié)束,國家的金庫就被掏空了,軍隊裝備殘破,經(jīng)濟瀕臨崩潰,為了撐住場面,巴雷急得團團轉(zhuǎn),四處找“救命稻草”,就在這時,中國制造的殲-6戰(zhàn)斗機成了他的“救星”。
這款飛機性能扎實,價格比蘇美裝備低一大截,雙方簽了3310萬美元的合同,索馬里當時咬牙湊夠1600萬定金付了,剩下的錢卻再也拿不出手。
問題不只在沒錢,而是這個國家的根就爛了,巴雷1969年靠政變上臺,搞社會主義改造,一通“國有化”操作把國內(nèi)經(jīng)濟弄得雞飛狗跳,工廠停擺,糧食短缺,民眾怨聲載道。
更糟的是,他把國家當成自家部族的私貨,自己是達魯?shù)虏孔宓模鸵粋€勁提拔自家族人當干部,國家資源全往自家人手里塞,伊薩克這些其他部族的人直接成了二等公民,被壓得抬不起頭。
更讓人無奈的是,冷戰(zhàn)時期的索馬里學(xué)會了玩政治投機,今天靠蘇聯(lián),明天投美國,一副“誰給錢就跟誰走”的嘴臉。
他們靠著地理位置在美蘇之間左右搖擺,幻想自己能用幾句外交辭令、幾份空頭承諾,去騙取大國的支援,所以,當這筆軍火合同簽下時,巴雷也許心里就沒打算全額付款。
他覺得反正以前和蘇美那套都混得過去,中國應(yīng)該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惜他賭錯了,這筆債務(wù)不是外交上的姿態(tài),而是真金白銀的賬。
七次耍無賴,最后變成26堆廢鐵
這筆1710萬美元的尾款從一開始就注定沒下文,它不是冷冰冰的數(shù)字,而是一場跨越七年的外交鬧劇,中國講信用,26架殲-6戰(zhàn)機如期交付毫無拖延,可當索馬里到了付尾款的時候,戲就開場了。
從一九八一到一九八七,整整七年工夫,中方派代表前后跑了七趟去要錢,可索馬里那邊倒好,每次都能琢磨出新借口,一回比一回離譜,就是不想給錢。
剛開始他們還裝模作樣地找借口:一會兒說銀行停電,一會兒說政府開緊急會議,連三歲小孩都能聽出那股心虛勁。
后來發(fā)現(xiàn)糊弄不過去,就改打“苦情牌”:“我們國家現(xiàn)在財政困難,中國是大國,得體諒體諒小弟的難處”,這話說得溫情脈脈,但一分錢沒見著。
等到這套說辭也玩不下去了,他們又開始畫餅:“別急,我們正在等國際貸款下來,馬上就能還錢”,可這“馬上”一拖就是幾年,七次追債七次空手而歸,理由換了一輪又一輪,聽得人都麻木了。
更離譜的是,到了最后他們干脆惱羞成怒,反過來指責中國“不夠大度”,說區(qū)區(qū)一千萬美元就斤斤計較,還振振有詞地抱怨戰(zhàn)機技術(shù)太落后,要求中國減免債務(wù),臉皮之厚讓人嘆為觀止。
要曉得那時候中國外匯儲備也就幾十億美元,這筆尾款能占全國儲備的0.6%,這真不是小數(shù)目,可偏偏歷史就愛開這種諷刺的玩笑。
1988年索馬里爆發(fā)內(nèi)戰(zhàn),艾迪德的叛軍打得超兇,巴雷政權(quán)岌岌可危,直到這時候,政府都快忙昏頭了,才突然記起倉庫角落里堆著的殲-6,那筆賬到現(xiàn)在都沒算完。
他們突然變了態(tài)度,趕緊求中國幫忙維修飛機,好讓部隊重新起飛打仗,為了顯得“真誠”,還提出一個新方案:先付300萬美元,剩下的債務(wù)用國家捕魚權(quán)抵賬。
中國沒拒絕還是派專家去了,可專家一進倉庫全都傻眼,哪還有什么戰(zhàn)斗機,擺在眼前的是26堆銹跡斑斑的廢鐵,機身腐蝕穿孔,發(fā)動機報廢,電路斷裂,機翼和地板都銹死粘在一起,連螺絲都擰不動。
專家的結(jié)論只有一句話:這些飛機徹底報廢,沒有修復(fù)價值,發(fā)動機壞死,結(jié)構(gòu)強度不達標,根本無法飛行,至此這筆尾款的命運也畫上句號,它不再是債務(wù),不再是數(shù)字,也不是希望,而是26堆廢鐵。
那堆鐵疙瘩是索馬里國家能力崩塌的實物證據(jù),也象征著這筆債徹底作廢,一個連自己飛機都保不住的政權(quán),怎么可能還得起錢,這筆1710萬美元的賬就這樣被時間和銹蝕,一點一點吞沒。
“老賴”標簽已經(jīng)撕不掉了
1991年,一聲槍響巴雷政權(quán)倒塌,這個曾經(jīng)鐵腕統(tǒng)治索馬里的獨裁者,倉皇逃到尼日利亞,1995年客死異鄉(xiāng),他的人走了,可那筆沒還清的中國債,卻成了一個爛瘡口,幾十年都沒法愈合。
當初 “捕魚抵債” 這主意,其實一度讓人看到點希望,中方專家去索馬里查那批銹得跟廢鐵似的殲-6時,還順便派了兩艘漁船,去那片海試試水。
結(jié)果相當驚人,那片海簡直是金礦,金槍魚成群,海產(chǎn)資源極其豐富,年捕撈量可達十八萬噸,照這個勢頭別說一千七百萬美元的債,就算多出一倍也不是問題。
但好景不長,隨著巴雷的倒臺,整個國家就像斷線的風(fēng)箏,中央政府沒了,各地軍閥你打我、我砍你,一個國家的崩潰不是從首都開始燒起的,而是從秩序徹底崩壞的那一刻起。
這些新冒出來的軍閥,誰都不認前朝的賬,什么國際合同、國家信用,在他們眼里都是廢紙,中國派去捕魚的船隊還沒賺到一條魚,就被持槍武裝團伙搶了個精光。
人給趕跑了,設(shè)備全被搶光,漁船只好沒精打采開回國內(nèi),那個看著 “雙方都劃算” 的抵債事兒,到這就徹底沒戲了,這事兒像面鏡子把索馬里國家信用垮掉的模樣照得一清二楚。
從那以后,“賴賬”兩個字成了索馬里的標簽,怎么也撕不掉,沒人再敢信任他們,國際企業(yè)不來,貸款批不下,投資全斷。
這個國家明明有著全球最長的海岸線之一,也有漁業(yè)、礦產(chǎn)和港口的潛力,卻活生生被自己折騰成了一片廢地。
其實那筆債本身并不是引發(fā)內(nèi)戰(zhàn)的導(dǎo)火索,但它反映出的問題,政權(quán)失能、官員腐敗、信用破產(chǎn)才是整個國家崩潰的根源,國家一亂,債也徹底成了歷史遺物,沒人去管,也沒人敢提。
接下來的循環(huán)更可怕:國家治理失敗→信用丟光→被世界孤立→經(jīng)濟崩塌→社會更亂→國家更垮,一個圈套套著另一個圈,越陷越深。
三十多年過去了,索馬里終于在廢墟上拼出一個“新政府”,想重新加入世界,試著搭上中國的“一帶一路”,可尷尬的是,當他們坐到談判桌前,這筆陳年舊賬又被提起。
一個國家要是把信用當笑話,總有一天它連笑的資格都沒有了。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