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 Public School,很多同學會認為這是政府開設的公立學校。
其實呢,這算是說對了一半,因為在美國的確是這樣的。但是在英國,公立學校其實叫做 “State School”。而 Public School,就是徹頭徹尾的私立學校,我們叫做“公學”。
說起英國的公學,可不是一般人能進的,校方會首先衡量申請者的家庭是否合乎學校的校風??吹叫oL,有些同學差點要坐不住了,都想舉手報名了:“你看我有道德有紀律,又勤奮又文明,是不是很符合貴族的校風???”
其實呢,這個公學校風可能沒有你想象的中那么復雜,實則非常簡單粗暴,即你的家庭是否屬于中產或貴族,而且這個“貴族”還不是錢能解決的,畢竟入讀這種學校的基本條件并不是學費,而是家庭背景。
這些私立高端中學要么與皇室有關,要么是由一些較富有的社會人士設立,為他們的子女提供教育。總之,能進這些學校的學生,大多都是身家顯赫,自帶 blingbling 榮耀光環(huán)的貴 N 代。
英國公學的歷史
英國公學中這個單詞“Public”,是指面向所有人,表示學??梢怨_招生,并且不光限定某種宗教、種族或地理地區(qū)的學生,而非公立的意思。
那你看到這里肯定會問,剛剛還說不是一般人能進的,怎么又說面向所有人呢?
這就要追溯到公學的歷史,一切就能說得通了。因為在最早的時候,公學是在貴族人士、國務活動家、慈善團體和宗教團體的倡議資助下創(chuàng)辦的,主要是為貧窮人家或平民的子弟提供教育的場所。
學校由公眾監(jiān)督管理,所以與當時以營利為目的私立學校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公學因此得名。歷史最悠久的公學是 14 世紀時創(chuàng)立的溫切斯特公學,之后英王亨利六世又于 1440 年創(chuàng)立了超級有名的伊頓公學。
伊頓公學 Pic from: sina.com
到了18世紀,公學才逐漸發(fā)展成為貴族學校,學費也變得非常昂貴。
那究竟是怎么個“逐漸發(fā)展”呢?
原來那些英國貧寒子弟通過公學印證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真理,從公學畢業(yè)后,大多都獲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較高的宗教職位,大大提升了自己的階級地位,躋身上流社會。
久而久之,這種本來屬于貧寒子弟的教會學校,地位也在不斷攀升。大批校友捐款使得公學的軟硬件水平都突飛猛進,教學水平也逐漸提高,教學的內容也不僅僅局限于基督教知識的傳授,而是系統(tǒng)地傳授古典文化。
現(xiàn)在的公學在英國已經成為了精英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在整個英國教育制度占有祟高的地位。學術成績優(yōu)異就不必說了,而且在體育方面表現(xiàn)也很出色,絕對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高素質人才,畢業(yè)后大多進入牛津、劍橋等一流大學。
公學的教育特色
剛才提到過“社會地位和財富背景”是公學的敲門磚,但是你若是想含著金湯勺濫竽充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畢竟公學選拔學生的標準是出了名的嚴格,即使生長在達官顯貴家,如果這娃兒才智皆平庸,也會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即使一只腳踏進了公學,想要兩腳邁出順利畢業(yè),也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只有拼盡全力的精英們。
公學非常重視紳士品格的培養(yǎng),所以會實施嚴格的內部管理。無論學生是權貴子女,還是出身富貴世家,只要進入了公學就是一律平等,所以必須改掉嬌生慣養(yǎng),接受公學嚴厲的校規(guī)管理。
學校規(guī)定了學生頭發(fā)的長短,走路的姿勢、服裝等。即使到了合法的吸煙年齡也絕不允許吸煙,18 歲前不準喝酒,賭博更是不允許,就算家里錢再多,也不能擁有自己的汽車。
伊頓公學的學生無奈地感嘆:“我們唯一的自由,就是可以解開校服西裝背心最下面的那粒紐扣,來秀一秀我們的得意?!?/p>
公學讀書的富孩子和圍觀的窮孩子
Pic from:sohu.com
公學還極端重視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性格。學校里都強制實行寄宿制,并且所提供宿舍和餐食都非常簡陋。
為了訓練孩子的身體素質,公學要求他們睡超硬的板床,冬天睡覺要開窗,洗冷水澡。
這個生活水平,甚至遠遠比不上我們這群"No money"。(終于在十幾歲的年紀超越了一把)
學校認為對孩子的溺愛是他們獨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礙,所以需要在艱難環(huán)境下磨煉,才能增強孩子的生活能力,應對各種挑戰(zhàn)。
就算爸媽再心疼自家娃,也無濟于事,為了避免家庭對這種訓練的干擾,公學長期以來不允許家長參觀學生的食宿情況。
所以不要以為英國貴族家的孩子都吃不起苦,他們經受的社會毒打可都比我們普通人多得多。
生活方面如此嚴苛,學術要求更加不會輸。英國公學對學生的學術要求非常嚴格,一直負責著頂級名校的主要生源輸送。
從 1995 年以來,伊頓公學進入牛津、劍橋大學的比例都在 20% 以上,甚至可以超過 30%。2006 年,伊頓公學學生的 A-level 考試成績創(chuàng)造了歷史新紀錄,90% 以上的學生獲得 A 或 B 證書。
每個公學都有著獨立自主的管理模式和教學方法。為了讓自己擁有最大的辦學自由度,大多公學謝絕政府的經濟援助,畢竟原始資產足夠雄厚,果然是只有經濟獨立才有足夠的話語權。
在教學中,公學依然秉持著根深蒂固的保守精神。
雖然經歷了 600 多年的風雨,學校的教學內容,課程設置,經營模式都會隨著時代發(fā)展有所改變。但是他們的辦學理念從未有過動搖——英才化,即培養(yǎng)社會精英分子,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教育。
而神學,文法和古典名著這些我們聽著很玄乎的科目,在公學中卻是最被重視的課程。
宗教信仰對于學生來說是“第一義”的,社會關系中的各種禮節(jié)禮儀也是極其重要。但由于工業(yè)革命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公學也被迫漸漸開始接受了新興學科。
保守精神不僅存在于辦學理念中,也滲透在生活的點滴。
哈羅公學 Pic from: harrowschool.org.uk
許多公學的宿舍和教堂都有著幾百年的悠久歷史,將古典優(yōu)雅撒落在每一個角落。校園里依舊保留了許多傳統(tǒng),男孩子們仍然喜歡在早餐時分認真閱讀當天的報紙,期末考試在他們的口中還是被默契地叫作“審判”......
公學所以在英國經久不衰,主要依靠的是這四大支柱:權勢、考試、血統(tǒng)、金錢。600 多年來,他們憑借這四大支柱,創(chuàng)造了最佳的辦學條件、最尖的教學水平、培養(yǎng)出最強的教師陣容、最牛批的學生。
如果你有出國留學的打算,但卻不確定自己的背景成績能申請哪些學校, 或不知道哪些國家或院校更適合自己——
別擔心,【留學 AI 測評】來幫你一一打破這些信息差!
我們新推出的【留學拿鐵】 AI 測評工具,依托于大數據分析,從學術成績、專業(yè)興趣、經濟狀況、個性特征、職業(yè)目標等多個維度出發(fā), 為你精準匹配適合的留學路徑、留學國家和院校。
不僅如此,AI 測評還會根據你當前的不足之處,提出有針對性的優(yōu)化建議,幫助你進一步提升競爭力,拉近與理想院校的距離,真正做到選校不再迷茫,規(guī)劃更有方向!
趕緊點擊下方小程序,搶先免費體驗吧!
1
2
3
▌聲明:本文由留學咖啡館原創(chuàng)編輯,轉載請注明
▌ 來源:維基百科,bbcamerica,英國留學中心,騰訊新聞
▌關于版權:留學咖啡館尊重版權,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