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宰相劉羅鍋》里耿直敢言的劉墉,是《神醫(yī)喜來樂》里妙手仁心的醫(yī)者,更是娛樂圈里出了名的“不肯妥協(xié)者”。如今78歲的李保田,沒有明星的排場,只有普通人的樸素,卻憑著一份“倔強”,活成了圈中獨樹一幟的清流。
近日,一名維修工分享了與李保田的合影,意外曝光了這位老藝術家的近況。照片里的他,白發(fā)早已爬滿鬢角,眼神卻依舊犀利有神,絲毫不見老態(tài)的渾濁。而維修工口中的細節(jié)更讓人意外:走進李保田的家,最惹眼的不是名貴家具,而是一面墻的藏書;墻角放著兩桶10元的桶裝水,和尋常百姓家別無二致。面對合影請求,李保田爽快答應,還主動靠近對方,沒有半分明星架子——這模樣,和圈內(nèi)流傳的“難合作”“古板”傳聞,簡直判若兩人。
“我不怕被孤立,早就習慣一個人?!崩畋L锏倪@句話,藏著他對藝術的極致堅守,也解釋了他“兩面性”的根源。
1996年,《宰相劉羅鍋》爆火,創(chuàng)下收視神話。李保田的劉墉、王剛的和珅、張國立的乾隆,是最早被觀眾認可的“鐵三角”,這份經(jīng)典,成了一代人的記憶。可就在觀眾翹首以盼續(xù)集時,李保田卻公開宣布:不再與張國立、王剛合作。后來采訪中,他直言“有些人不會再來往”,核心原因是藝術理念不合——傳言里,他不滿王剛常因收藏古董遲到,也不認同張國立過于熱衷商業(yè)活動。在李保田心里,“戲比天大”,藝術容不得半點敷衍,哪怕背負“不好合作”的名聲,也不愿違背自己的良心。
這份“倔強”,在2004年更顯執(zhí)拗。拍攝《欽差大臣》時,李保田發(fā)現(xiàn)投資方為了牟利,故意拉長劇集、注入大量水分,嚴重違背創(chuàng)作初衷。他沒有妥協(xié)退讓,反而直接將投資方告上法庭,痛斥這種不尊重藝術的行為。最終官司勝訴,他卻迎來了多家影視公司的聯(lián)合抵制,被扣上“戲霸”的帽子,幾乎無戲可拍??杉幢闳兆与y熬,他也從未后悔:“再選一次,我還是會這么做?!?/p>
沒戲拍的日子,李保田也沒閑著。他把精力投入到教書育人和繪畫中,畫作里滿是寧折不彎的力量,一如他的性格;他還創(chuàng)下了一個驚人紀錄——從藝半個多世紀,從未接過任何商業(yè)廣告?!坝^眾信了我演的角色,就不能轉(zhuǎn)身去賣藥賣酒。”一句話,戳破了不少明星“靠名氣撈金”的弊病,也守住了演員的底線。反觀當下,不少明星因代言問題翻車,李保田的這份堅持,更顯珍貴。
這份對藝術的“倔”,其實打年少時就刻在了骨子里。當年江蘇省戲曲學校招生,李保田憑著天賦考上,卻遭到父親強烈反對——在那個年代,“戲子”被視作低人一等的職業(yè)??伤F了心要走藝術路,甚至不惜與家庭決裂。劇團生活艱苦,常常食不果腹,他也沒放棄,直到后來生病住院,與同住院的父親重逢,父子間的隔閡才慢慢化解。
不過,再堅韌的人,也有心底的遺憾。李保田一生最痛,是弟弟的早逝。弟弟同樣有藝術天賦,考上大學學美術,畢業(yè)后想去新疆寫生,卻因家境貧寒,不愿向哥哥伸手,選擇搭順風車前往,最終遭遇車禍離世?!耙钱敃r我能多幫襯他一點,悲劇或許就不會發(fā)生?!边@份自責,讓他更加珍惜真情、看淡虛名,也讓他能放下身份,與普通維修工平等相處。
如今的李保田,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冬天在北京休養(yǎng),春夏去威海度日;沒有團隊包裝,不參加綜藝,連社交媒體都沒有,卻總因“真實”登上熱搜。兒子李彧雖也在演藝圈,卻從沒沾過他半點資源,全靠自己打拼,如今在《無憂渡》等作品里表現(xiàn)亮眼——這正是李保田的教育理念:“演員最終拼的是文化和修養(yǎng),不是父輩的光環(huán)?!?/p>
78歲的李保田,依舊保持著每日閱讀的習慣,過往的是非恩怨早已淡然。他用一生證明,真正的藝術家,從不是靠人設、炒作維系熱度,而是用作品說話,用原則守心。在喧囂的娛樂圈里,他選了一條孤獨的路,卻走出了最坦蕩、最無愧的人生——正如那句話所說,真正的藝術家,永遠是時代的守夜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