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延續(xù)科技圍堵套路,再次對中國企業(yè)下手。
商務部火速發(fā)布公告,對稀土開采實施出口管制。
“稀土牌”精準擊中美國軟肋,這場博弈的主動權已清晰倒向中方。
2025年10月8日,美國商務部公布15家中國實體被粗暴納入出口管制清單,理由是“協(xié)助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獲取美國無人機電子元件”。
可這份名單里面既沒有掌握核心軍事技術的巨頭,也不是深耕敏感領域的企業(yè),大多是做電子元件貿易的小商家、給產業(yè)鏈搭把手的零部件廠,甚至還有幾家負責貨物運輸的物流公司。
更讓人費解的是,美方拿不出半點實錘證據。
所謂的依據要么是以色列含糊其辭的“無人機殘骸里有美國元件”,要么是對也門胡塞武裝采購行為的主觀猜測。
那份關鍵的“殘骸溯源報告”至今藏著掖著,連第三方權威機構的驗證都沒有。
就在外界還在琢磨這場制裁背后的邏輯時,中國的反擊來得比所有人預想的都快。
10月9日,距離美方公告發(fā)布還不到48小時,中國商務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亮出底牌,對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磁材制造等相關技術及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沒有許可,一律不準出口。
這一下,輪到美國和全球產業(yè)鏈慌了神。
稀土可不是普通的金屬,它是現代工業(yè)的“命根子”,尤其是美國最看重的高端制造和軍工領域,根本離不了。
美國最先進的F-35戰(zhàn)機,每架的發(fā)動機里都得靠釹鐵硼磁材來保障動力穩(wěn)定,沒有這種稀土磁材,戰(zhàn)機的性能就得打折扣。
“捕食者”無人機能在千里之外精準定位目標,靠的是里面的釤鈷磁材,少了它,導航系統(tǒng)就成了擺設。
就連深海里的核潛艇,想靠聲吶探測對手,也離不開鏑、鋱這些稀土元素的加持。
要是沒了稀土供應,美國的軍工生產線很可能就得停擺。
像民用領域,特斯拉這樣的車企感受最明顯。
電車的電機里要是少了鋱元素,單臺制造成本就得增加300到500美元。
特斯拉一年要生產幾百萬輛電車,這筆額外成本加起來可不是小數目,最后要么車企自己扛著壓縮利潤,要么就得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讓買車的人多花錢。
除了電車,風力發(fā)電機、手機里的精密零件,甚至是醫(yī)院里的一些高端設備,都得用稀土。
可以說,稀土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很多人沒意識到而已。
而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yōu)勢,是美國短期內根本沒法比的。
全球稀土精煉產能里,中國占比超過90%,從礦山開采到冶煉分離,再到磁材制造,咱們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yè)鏈閉環(huán)。
美國其實也有稀土礦,本土儲量大概占全球的21%,可他們沒掌握成熟的冶煉分離技術,挖出來的稀土礦石只能運到中國來加工,典型的有礦用不了。
之前美國也想過自己搞冶煉廠,可一算賬就傻了眼。
建一座像樣的稀土冶煉分離廠,至少得投入50億美元,而且從建廠到投產,沒個3到5年根本搞不定,要是中間再遇到環(huán)保技術不過關、專業(yè)人才不夠的問題,時間還得往后拖。
更關鍵的是,稀土冶煉分離過程中會產生廢水、廢氣,處理這些污染物的技術,目前主要掌握在中國企業(yè)手里。
美國想在短時間內突破這個技術壁壘,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這次中國出臺的稀土管制措施,并不是簡單的一刀切,里面的細節(jié)全是精準打擊。
不光是稀土開采、冶煉分離技術要管,連磁材制造的核心工藝,甚至生產線的裝配、調試、維護技術都納入了管控。
這就意味著,美國想通過引進設備來間接獲取稀土技術的路子,被徹底堵死了。
還有一個“溯源條款”特別關鍵,就算出口的不是管制貨物,只要出口方知道這些貨物會被用來搞境外稀土生產,還是得向商務部申請許可。
以前有少數企業(yè)想鉆空子,通過出口非管制的稀土加工設備、輔助材料來變相輸出技術,現在有了這個條款,這種“灰色出口”的路子也走不通了。
可面對中國的反制,美國也不是沒動作。
有美媒報道稱,美方想聯(lián)合G7國家搞個“稀土價格下限”,通過集體采購把中國稀土的出口成本抬上去,逼著中國放松管制。
可這個計劃從一開始就不現實。
美國企業(yè)真正缺的不是錢,是穩(wěn)定的精煉稀土供應。
就算G7國家把采購價抬得再高,要是中國不提供精煉產品,他們還是沒轍。
全球范圍內,除了中國,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實現稀土冶煉分離的規(guī)?;?、低成本生產。
日本、法國雖然有少量精煉產能,但最多只能滿足本國10%到15%的需求,而且他們的技術還是從中國授權來的,根本沒法跟中國比。
其實,這場圍繞稀土的博弈,本質上是中美在全球產業(yè)鏈關鍵領域的一次較量。
美國想靠單邊制裁打壓中國企業(yè),遏制中國產業(yè)發(fā)展,可這種沒證據、不講規(guī)則的做法,在國際上根本站不住腳。
而中國的反制,始終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程序公開透明,目的就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產業(yè)利益,完全是正當合法的。
可能有人會擔心,中國搞稀土管制,會不會影響全球產業(yè)鏈?
其實大家不用慌,中國從來沒想著要搞“資源霸權”,這次管制只是對美方單邊制裁的回應。
而且公告里也明確說了,合規(guī)的貿易不會受影響。
像寶馬、大眾這些在中國有業(yè)務的車企,只要按照規(guī)則申請許可,該拿到的供應一點都不會少。
咱們的目的不是要打亂全球產業(yè)鏈,而是要讓美國明白,靠制裁和打壓解決不了問題,只有遵守規(guī)則、平等對話,才能實現共贏。
特朗普政府沒料到對中企的一次隨意制裁,會引來中國如此迅速且精準的反制。
而這次稀土攻防戰(zhàn)也讓全世界看清,在現代工業(yè)體系里,誰都離不開誰,想靠單邊行動打壓別人,最終只會反噬自身。
未來,全球產業(yè)鏈的競爭會更激烈,但只有尊重規(guī)則、重視合作的國家,才能在這場較量中走得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