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人九胃”,脾胃問題困擾著無數現代人。面對胃脹、反酸、食欲不振甚至萎縮性胃炎等難題,我們該如何應對?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兩代名醫(yī)的故事——國醫(yī)大師王慶國教授與其高徒程發(fā)峰主任。他們薪火相傳,將張仲景《傷寒論》中的千年智慧運用于現代脾胃病的治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大師之道
王慶國的"通平致和"思想
作為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終身教授、“燕京劉氏傷寒學派”掌門人,王慶國教授從醫(yī)52年來,始終深耕臨床一線。他將張仲景的“瀉心湯類方”運用得出神入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通平致和”的學術思想。
王教授認為,脾胃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脾氣不升,就會出現頭暈、困倦、胃脘冷痛、便溏;胃氣不降,就會產生惡心、反酸、燒心等問題。而張仲景的瀉心湯類方,正是調和脾胃寒熱虛實、疏通中焦阻塞的“金鑰匙”。
在臨床中,王教授以半夏瀉心湯為基礎方,根據患者具體癥狀靈活加減:
· 痙攣疼痛:加百合、烏藥
· 氣血虛弱:添當歸、黨參
· 隱痛不絕:合用小健中湯或黃芪健中湯
· 反酸燒心:配煅牡蠣、烏賊骨等
從淺表性胃炎到萎縮性胃炎,從胃潰瘍到慢性結腸炎,這套治療方法都顯示出顯著療效。
關注醫(yī)院公眾號預約掛號
傳承創(chuàng)新
程發(fā)峰的"五駕馬車"療法
作為王慶國教授的入室弟子,程發(fā)峰主任深得師門真?zhèn)鳎⒃谂R床實踐中發(fā)展出獨具特色的“五駕馬車”療法,專門應對令人談之色變的萎縮性胃炎。
這“五駕馬車”包括:
第一駕
1. 降胃氣 - 用枳殼、厚樸促胃氣下行
第二駕
2. 清胃熱 - 用黃連、黃芩清熱解毒
第三駕
3. 健脾氣 - 用黨參、白術健脾益氣
第四駕
4. 調肝氣 - 用柴胡、白芍疏肝解郁
第五駕
5. 養(yǎng)胃陰 - 用麥冬、石斛滋陰潤燥
程主任強調,治療要分兩步走:先用1個療程改善癥狀,再通過3-6個月的鞏固治療實現黏膜逆轉。他特別重視患者的心理建設,常說:"卸下思想包袱,醫(yī)患同心,方能扭轉乾坤。"
關注醫(yī)院公眾號預約掛號
注意
脾胃養(yǎng)護,記住這些要點
兩位專家都強調,脾胃病需要“三分治,七分養(yǎng)”。他們建議:
·規(guī)律飲食,定時定量
·嚴格忌口,避免辛辣寒涼
·保證作息,勞逸結合
·適量運動,保持好心情
程發(fā)峰主任還推薦了三款代茶飲:
· 大麥姜棗茶:溫中散寒
· 蒲公英陳皮茶:清化濕熱
· 麥冬黃精茶:滋陰潤燥
結語
傳承中的中醫(yī)智慧
從王慶國教授的“通平致和”到程發(fā)峰主任的“五駕馬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師徒技藝的傳承,更是中醫(yī)在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他們用實實在在的療效證明:面對脾胃疾病,中醫(yī)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和廣闊的前景。
如果你正被脾胃問題困擾,不妨從今天開始,關注脾胃健康,學習這兩位名醫(yī)的養(yǎng)護理念。記?。汉闷⑽甘丘B(yǎng)出來的!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如您有任何不適,請至北京正中堂中醫(yī)醫(yī)院向專業(yè)醫(yī)師咨詢就診。
關注醫(yī)院公眾號預約掛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