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全國交通運輸系統(tǒng)勞動模范、渭運集團客車駕駛員 高岳峰
三十載晨昏,緊握的是方向盤,不變的是初心。
我叫高岳峰,是渭運集團高速客運班線的一名客車駕駛員。這些年來,車輪滾滾,歲月無聲,卻始終未曾偏離我最初的信念——讓每一位鄉(xiāng)親便捷出門、平安回家。
小時候家在華州區(qū)農村,從家到最近的國道要走4公里土路。一到雨雪天氣,泥濘裹足、寸步難行。家里若有急事,光走到國道就得大半天。那時起,一個愿望便悄悄埋進我心里:“要是有一天,我能開車帶鄉(xiāng)親們走出這泥濘,該多好?!睕]想到,這埋在心里的念想,后來成了我一輩子的事業(yè)。
高岳峰緊握方向盤、專注駕駛。渭南日報記者 姜曉 攝
1996年,我如愿進入渭南市汽車運輸總公司(1999年后更名為渭運集團),跟隨老師傅鄭東京學藝。師傅的話讓我銘記至今:“客車不同于貨車,你手里的方向盤,攥著的是一整車人的性命?!蹦菚r候車輛設備還很落后。寒冬凌晨5時,我就要起床從鍋爐房打兩大桶熱水灌入水箱。22時收車,再一一放空,防止凍壞管道。日復一日,從未懈怠。
第一次獨立駕駛客車是在一個寒冷的冬日。車廂漏風,我卻緊張得渾身是汗,索性脫了棉衣,只穿著貼身秋衣握緊方向盤。師傅在旁邊拍拍我的肩膀說:“別慌,膽大心細,路在眼前,更在心里?!焙髞?,從渭南到白水、到潼關,再到西安、漢中,每一條路、每一道彎,漸漸在我心里生成一幅“活地圖”。2010年,渭西高速客運分公司成立,我通過嚴格考核,開始駕駛渭南至西安的客運班車。車輪飛馳,我也一步步實現(xiàn)了那個少年時的夢想。
這些年來,我養(yǎng)成了一些旁人眼中的“強迫癥”:發(fā)車前必查燈光、制動、轉向,一步都不能?。皇哲嚭笕砸挪橛吐?、線路,哪怕一點異響,也要和修理工一起找到原因。這一切,只為了次日的平安抵達。
我深知,這份工作不僅是技術的考驗,更是心與心的照應。一個初春的早晨,我在渭南客運中心站看見一位70多歲的老人,提著沉重的行李,步履蹣跚。我趕忙上前,一手接過行李,一手扶他上車。問清他要去外省看望孫子,還需在西安換乘車,我便留了心。到站后,我把其他乘客安排妥當,就扛起大爺?shù)男欣?,一路送老人進火車站。老人緊緊攥著我的手,連聲道謝。那一刻,所有的疲憊仿佛都化作了暖流。
其實,這些暖心小事,早已融入我的日常工作。30年來,我累計安全行駛里程超300萬公里,執(zhí)行客運班次近10000趟次,接送旅客60余萬人次,并始終保持著零安全責任事故、零投訴的紀錄。這份盡職盡責,也讓我先后獲得市勞動模范、省“十佳駕駛員”、全國交通運輸系統(tǒng)勞動模范等榮譽。但我始終清楚,這些榮譽從不只屬于我一個人——這背后有公司的悉心培養(yǎng)、同事的熱心幫助,更有家人的支持與付出。
回首來時路,那個曾經夢想“讓鄉(xiāng)親出行不再難”的少年,終于沒有辜負自己。有人說我的工作平凡,但我相信:只要把每一程車開穩(wěn),把每一位乘客平安送達,再平凡的崗位,也能澆灌出動人的花朵。未來的路,我還將繼續(xù)緊握方向盤,開好每一趟車。用我的方式,守護千家萬戶的團圓與奔赴。
(渭南日報記者 姜曉 采訪整理)
來源:渭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