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問老子:“為何一個人年老時,牙齒掉光了,舌頭卻還在?”
老子回答:“牙齒之所以都掉了,是因為它過于剛強;
而舌頭知道何時展現(xiàn)柔弱的一面,所以能夠存在得更長久?!?/p>
世人皆慕強,以為鋒芒畢露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可經(jīng)歷越多越明白,那些看似無堅不摧的強者,往往最容易折損。
反倒是那些懂得低頭服軟的人,內(nèi)心深不可測,蘊藏著驚人的力量。
正所謂:“柔弱勝剛強。”
千萬別惹那些甘愿示弱的人,他們的“弱”,往往是最具韌性的“強”。
做人以柔,是一種格局
《列子》有云:“天下有常勝之道,有不常勝之道。常勝之道曰柔,常不勝之道曰強?!?/p>
人與人相處,硬碰硬,往往是兩敗俱傷。
你越是鋒芒畢露,越是容易成為眾矢之的,處處樹敵。
而那些看似柔弱,懂得低頭的人,反而能避開無謂的沖突,積蓄自己的力量。
他們不爭一時之氣,是因為心中有更大的目標(biāo)。
明朝心學(xué)大家王陽明,在朝為官時因得罪權(quán)貴,被貶官到偏遠(yuǎn)的貴州龍場。
到了地方,當(dāng)?shù)厝讼虢o他個下馬威,不僅不給他安排住處,還處處刁難。
王陽明身邊的人都?xì)獠贿^,想去找人理論。
但王陽明卻一點也不生氣,反而主動放低姿態(tài),尋找了一個陰暗潮濕的山洞居住。
之后,他主動去了解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甚至開始教導(dǎo)當(dāng)?shù)厝宋幕R。
王陽明這種完全不抵抗的姿態(tài),反而讓那些想找他麻煩的人無從下手。
時間久了,當(dāng)?shù)厝吮凰娜烁窈蛯W(xué)問折服,紛紛主動來幫助他。
王陽明就在這種極端困苦的環(huán)境中,靜心思考。
最終悟出了著名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學(xué)說,奠定了心學(xué)的基礎(chǔ)。
《道德經(jīng)》中言:“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p>
最柔軟的東西,往往能穿透最堅硬的存在,人亦如此。
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百煉鋼化繞指柔,才是真本事。
做人以柔,意味著你不再被一時的情緒牽著鼻子走,能沉得住氣,看得清路。
這種格局,讓你能容納更多是非,承受更多壓力,最終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它教會我們,韌性的生命,往往比剛硬的生命走得更遠(yuǎn)。
示人以弱,是一種智慧
古人云:“強大處下,柔弱處上?!?/p>
與人相處,鋒芒畢露,處處爭強,只會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適時示弱,這是一種深諳人性和世事的清醒。
他們明白,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
當(dāng)你顯示出自己的弱勢,把自己放得低低的,別人反而更容易接納你。
說到這里,想起作家沈從文第一次走上大學(xué)講臺的故事。
那年他才26歲,雖然名氣不小,但面對滿教室的學(xué)生,心里還是十分緊張。
他準(zhǔn)備了非常豐富的材料,可一上講臺,看到臺下期待的目光,竟然十分鐘不到就把內(nèi)容全講完了。
他愣在原地,臉上發(fā)燒,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
他沒有硬撐著東拉西扯,而是拿起粉筆,轉(zhuǎn)過身。
在黑板上老老實實地寫了一句話:“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很多,我害怕了。”
這個出乎意料的舉動,沒有引來哄堂大笑,反而贏得了全班學(xué)生善意和敬佩的掌聲。
他沒有試圖掩飾自己的窘迫,而是用弱者的低姿態(tài),化解了尷尬。
聽過這樣一句話:
“弱者逞強,只會被人當(dāng)成笑話;強者示弱,反而會贏得別人的好感?!?/p>
裝出來的強大,就像紙老虎,一戳就破,而且活得很累。
承認(rèn)自己的局限,才能卸下包袱,專注于真正的成長。
真正有分量的人,從不介意顯得笨拙一點。
他們明白,世界不屬于那些表面囂張的人,而屬于那些能屈能伸、內(nèi)心強大的“弱者”。
學(xué)會示弱,是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它讓你擁有更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也能更從容地面對這個復(fù)雜的世界。
待人以卑,是一種修養(yǎng)
撒切爾夫人當(dāng)選英國首相之后回到家,她敲了敲門。
撒切爾先生問:“誰???”
撒切爾大聲回答:“我是英國首相!”
結(jié)果等了很久都沒人來開門。
撒切爾夫人過了一會兒才明白過來。
她柔聲細(xì)語地說:“親愛的,開門吧!我是你太太。”
話音剛落,門馬上就開了,丈夫還給了她一個擁抱。
《周易》中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君子,總是以謙卑的態(tài)度來約束和修養(yǎng)自身。
有修養(yǎng)的人,懂得尊重遇到的每一個人。
他們不會因為對方的身份地位而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始終保持一致的平和。
這份謙卑,能化解許多無謂的敵意,為自己積累深厚的福報。
正所謂:“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一個人若能保持謙卑,才能更好地融入環(huán)境,吸收四面八方的滋養(yǎng)。
總是趾高氣揚,等于在自己周圍筑起了高墻,擋住了貴人,也隔絕了機遇。
謙卑不會讓你變得渺小,反而會讓你的形象更加高大。
它讓你時刻保持清醒,不至于在順境中迷失自我。
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修養(yǎng),比任何華麗的頭銜都更能贏得人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
最終會化作一種無形的力量,護(hù)佑你行穩(wěn)致遠(yuǎn)。
知名學(xué)者易中天說過:“最卑下的就是最崇高的,最低處的才是最高深的?!?/p>
這世間,鋒芒畢露者,易夭折;剛強好斗者,易樹敵。
而真正的強大,是內(nèi)斂于心的從容,是外化于行的謙卑。
當(dāng)你不再執(zhí)著于表面的勝負(fù),內(nèi)心便會生出真正的力量。
這股力量,能讓你在風(fēng)雨中屹立不倒,在人群里安然自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