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思想史上,王陽明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很多人聽過他的“心學”,知道“知行合一”,但可能不太清楚,這些聽起來很厲害的學問,是在一個什么樣的地方誕生的。
故事得從公元1506年說起。
那一年,大明王朝的正德皇帝剛剛登基,朝廷里的大太監(jiān)劉瑾權勢滔天,一手遮天。
當時的王陽明,還是個前途光明的朝廷官員,骨子里充滿了讀書人的正義感。他看不慣劉瑾的胡作非為,為了營救被冤枉的同僚,挺身而出上了一道奏疏。
結果可想而知,這一下就捅了馬蜂窩。
劉瑾大怒,下令將王陽明當庭杖責四十,打得他皮開肉綻,差點丟了性命。但這還不算完,緊接著,一道圣旨下來,將他貶到一個叫龍場的地方,去做一個小小的驛丞。
龍場,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那不是人間,而是地獄。它位于今天的貴州省,在明朝,那是一片尚未開化的蠻荒之地。
從繁華的京城,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王陽明的人生瞬間從云端跌入了谷底。也正是在這個被所有人視為絕境的地方,他完成了一次震古爍今的思想突破。
那么,那個瘴氣彌漫、蛇蟲橫行的龍場,究竟是什么樣子?在那里,王陽明又到底悟到了什么呢?
人間絕境
我們今天去貴州旅游,看到的是山清水秀、風景如畫。但在五百多年前的明代,龍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用當時人的話說,那里是“萬山叢棘中”的地方,意思是四周全是高山和荊棘,根本沒有路。
迎接王陽明的,是無處不在的瘴氣。南方的朋友可能聽說過這個詞,但在古代,瘴氣可不是簡單的濕熱空氣,它被認為是一種能致人死命的毒氣。
史料記載,那里的瘴氣是由腐爛的動植物尸體形成的,毒性很大,很多人到了那里,沒過多久就因為水土不服和感染瘴癘而一命嗚呼。對于一個從中原地區(qū)來的文弱書生來說,這無疑是第一道生死考驗。
解決了空氣問題,還得面對腳下的威脅。
龍場那地方,蛇蟲鼠蟻遍地都是,毒蛇、毒蟲隨處可見,甚至還有所謂的“蠱毒”,聽著就讓人毛骨悚然。
你可以想象一下,晚上睡覺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有蛇從房梁上掉下來,或者有什么不知名的蟲子爬到你身上。
這種恐懼,是日夜相隨的。
除了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生活條件更是艱苦到了極點。王陽明剛到的時候,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只能自己動手搭個茅草棚。
后來,他找到了一個天然的山洞,才算有了個遮風避雨的安身之所。他和當?shù)氐纳贁?shù)民族百姓語言不通,交流非常困難,一開始甚至被當成異類,沒人愿意搭理他。
身體上的折磨、精神上的孤獨、對未來的絕望,像三座大山一樣壓在王陽明身上。
在這樣的地方,一般人恐怕早就崩潰了,要么病死,要么瘋掉。
為自己打造的石棺
面對如此絕境,王陽明想的不是怎么逃離,而是“假如我明天就要死了,我該怎么辦?”
這不僅僅是一個假設,在龍場,死亡隨時都可能降臨。
于是,他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的事:他親手為自己打造了一副石棺。他不是想自殺,而是在進行一種獨特的修行。
每天,他處理完驛站的雜務之后,就靜靜地躺在這副石棺里,模擬自己的死亡。
他問自己:我這一生,追求的是什么?是功名利祿嗎?可現(xiàn)在這些都化為泡影了。是圣賢之道嗎?可圣賢的標準又在哪里?如果我今天就死在這荒山野嶺,我的人生還有什么意義?這種直面死亡的思考,讓他把塵世間的一切煩惱、欲望和恐懼都暫時剝離了。
在冰冷的石棺中,唯一剩下的,就是他那顆不斷追問的本心。
在被貶之前,王陽明也和當時所有的儒家學者一樣,信奉朱熹“格物致知”的道理,認為天理和大道存在于外部的每一件事、每一樣物之中,需要我們去一件一件地“格”,去窮盡其中的道理。
他甚至真的去“格”過院子里的竹子,對著竹子看了七天七夜,結果什么道理也沒看出來,反而大病一場。
現(xiàn)在,在龍場這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地方,外部世界能給他的只有痛苦和絕望。他不得不把目光從外部轉向自己的內心。
他發(fā)現(xiàn),當死亡的恐懼被克服之后,內心深處反而涌現(xiàn)出一種強大的、寧靜的力量。
這種力量,似乎不依賴于任何外部條件。
這個發(fā)現(xiàn),為他后來的頓悟埋下了最重要的伏承。
圣人之道向內求
公元1508年的某一個深夜,奇跡發(fā)生了。
根據(jù)史料《年譜》的記載,在經歷了長期的靜坐和思考后,王陽明在那天夜里,于睡夢之中,恍惚間好像有人在對他說話。他猛然間豁然開朗,一下子從床上跳了起來,忍不住大聲呼喊,把睡在他旁邊的仆人都嚇了一大跳。
他喊出的,正是那個石破天驚的感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
成為圣人的方法,其實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是天生就有的,是自給自足的。以前那種總想從外部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中去尋找道理的做法,是錯誤的!
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在此之前,人們認為“理”在心之外,需要通過學習經典、觀察萬物才能獲得。
但王陽明在這一刻徹底明白了,最高的“理”,其實就是我們的“心”本身。
這就是他后來心學體系的核心,“心即理”。
你的心,就是天理的所在。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不在書本里,不在權威那里,而在你自己的良知里。
這個發(fā)現(xiàn),讓王陽明徹底從過去的痛苦和迷茫中解脫了出來。他不再需要依賴外部的環(huán)境來證明自己,因為他找到了內心那個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這,便是王陽明的“龍場悟道”。在那種地方,普通人早就活不下去了,但是王陽明卻可以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很多人覺得,那是王陽明厲害,但他也告訴過所有人,其實每個人都可以。
也許,只要靜下心來,你也能找到屬于你自己的答案和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