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清華物理系特等獎學金得主,Claude 3.7核心開發(fā)者……
當硅谷AI巨頭Anthropic將中國列為“敵對國家”,這位天才科學家姚舜宇毅然選擇轉身離去。
這不只是一次跳槽,更是一枚投向全球AI格局的重磅炸彈:當技術被政治綁架,人才將如何抉擇,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天才科學家的“轉身”
27歲的姚舜宇,是AI圈公認的頂尖人物,原本憑著自己的實力在硅谷過得順風順水,卻突然宣布離開Anthropic(美國人工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這一決定震動了整個業(yè)界,而事情起因則是一份公告,9月5日,Anthropic在官網(wǎng)發(fā)布聲明,把中國列為“敵對國家”。
這句話在外界看來也許只是政治表態(tài),但對姚舜宇來說,是無法接受的侮辱,他認為科研不該被政治污染,尤其是AI這種全球協(xié)作的領域。
姚舜宇的履歷非常亮眼,清華大學物理系特等獎學金得主,之后他去了斯坦福讀理論與數(shù)學物理博士,再到伯克利做博士后。
他的研究成果被引用超過5000次,很多AI論文都參考過他的理論,更重要的是,他不僅會搞學術,還能做實事。
去年他加入Anthropic,擔任Claude團隊的核心科學家,憑借強大的數(shù)學直覺,他讓Claude 3.7 Sonnet的算法性能提升了20%,訓練成本也下降千萬美元。
在AI行業(yè),這是罕見的效率奇跡,該模型甚至一度超越了OpenAI的GPT-4omini,讓他在公司地位一度接近技術核心。
但今年9月19日,他正式遞交辭呈,根據(jù)他在個人博客上的說法,40%的原因是無法認同公司把中國列為“敵對國家”,剩下的60%則是“內部管理問題”。
離開后,他很快加入了Google DeepMind,這家機構在國際科研合作上更開放,也鼓勵中美科學家之間的交流。
很多業(yè)內人士認為,這不是簡單的跳槽,而是一場安靜的抗議,姚舜宇用離職表達態(tài)度,用行動證明,科學家的底線,不該被政治劃分。
Anthropic的“政治投名狀”
姚舜宇的離開,其實是Anthropic轉向的必然結果,表面上,這是一家專注于AI安全和模型的公司,但近兩年,它的重心已經(jīng)悄悄變了。
Anthropic現(xiàn)在的CEO是達里奧·阿莫迪,他是業(yè)界公認的技術大牛,履歷亮眼——谷歌、OpenAI都待過,還主導過GPT-2和GPT-3的研發(fā)。
但問題在于,他不只是個工程師,更是個有強烈政治立場的人,他曾在個人博客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Machines of Loving Grace》。
其核心意思就是:他希望AI成為政治工具,而不是單純的科技,在這種意識形態(tài)下,中國自然被貼上了“對手”標簽。
今年1月,中國的DeepSeek R1模型一發(fā)布,阿莫迪就跳出來喊話美國政府,要求進一步限制對華芯片出口。
今年9月17日,在美國舉辦的一場人工智能峰會上,阿莫迪更是直言,芯片是“對華僅存優(yōu)勢”,滿口都說安全利益,他甚至公開說:將芯片賣給中國,無異于拿美國的未來做賭注。
這些言論沒有停留在嘴上,而是早已經(jīng)成為Anthropic的戰(zhàn)略。
其實,自2023年起,Anthropic就已經(jīng)開始與美國政府和軍工企業(yè)合作,2024年,它和Palantir、AWS聯(lián)手,為美國情報和國防機構提供Anthropic的Claude系列AI模型。
到了今年7月,Anthropic又拿下美國國防部一份價值2億美元的合同,用AI支持國防項目,公司還成立了“國家安全顧問委員會”,專門處理與政府的關系。
所有這些動作都說明,Anthropic已經(jīng)不再是一家“技術中立”的AI公司,而是徹底站在地緣政治的一邊。
所謂的“AI安全”,也不再是學術意義上的風險控制,而是換了個說法的“國家安全”。
所以,當9月公司發(fā)布那份把中國列為“敵對國家”的公告時,這并不是臨時決定,而是阿莫迪長期理念落地的結果。
離開與反擊
姚舜宇的離職,只是第一顆多米諾骨牌,他是公司里最出色的年輕科學家之一,這次離開,代表的不只是個人選擇,而是對公司方向的質疑。
Anthropic內部,大約15%的員工是華裔,公告一出,不少人感到被“排外標簽”籠罩,擔心自己被懷疑、被孤立。
這種情緒很快蔓延,不只在Anthropic,在美國很多知名公司也出現(xiàn)了類似情況,硅谷原本以開放、多元著稱,現(xiàn)在卻越來越像一個帶著意識形態(tài)篩選的圈子,外部市場的反應更現(xiàn)實。
中國的AI企業(yè)迅速行動,智譜AI馬上推出了與Claude兼容的API遷移方案,價格更低、接口幾乎一樣,讓被封鎖的開發(fā)者能無縫切換。
云從科技也推出了“從容”大模型一體機,把DeepSeek、Qwen等多個國產(chǎn)模型整合在一起,已經(jīng)在港口調度、金融分析等領域投入使用。
對比之下,Anthropic的限制反而幫了競爭對手一把,這種局面讓人想起當年美國對GPS技術的封鎖,結果逼出了中國的北斗系統(tǒng)。
現(xiàn)在的AI限制,同樣在加速中國的自主研發(fā),封得越緊,中國技術反而能進步越快。
而Anthropic則陷入了明顯的矛盾中,一邊宣稱要做“造福全人類的AI”,一邊又在劃分敵我;一邊高喊開放共享,一邊執(zhí)行地域封鎖。
這不是理想主義,而是政治綁架,當技術被強行綁上政治的戰(zhàn)車,它失去的,將不僅僅是一個天才科學家,更是通向未來的無限可能。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