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死了,他的家人是不是就該被當(dāng)成‘臟東西’掃地出門?” 這話聽著現(xiàn)實,但1950年的臺灣,真就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說起來也讓人寒心。
你可能覺得非??鋸?,可事實比電視劇還狠:一位剛被槍決的將軍,尸骨未寒,老婆被扔進大牢,兩個孩子,一個16歲,一個才7歲,直接被踹出家門,寒冬夜里縮在墻角,凍得嘴唇發(fā)紫,連哭都不敢出聲。街坊鄰居繞著走,生怕沾上“匪諜”倆字,命就沒了。
可就在所有人都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時候,偏偏有兩個人,一個手握重權(quán),一個只是菜市場里扛菜的普通人,硬是頂著掉腦袋的風(fēng)險,把這家人從地獄邊緣拉了回來。這不是劇本,是真實發(fā)生過的人間悲喜劇。
這位犧牲的將軍叫吳石,他是福建閩侯人。打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保定軍校頭名畢業(yè),后來又去日本陸軍大學(xué)深造,照樣拔得頭籌。他不是紙上談兵的書呆子,抗戰(zhàn)時真刀真槍跟鬼子干,好幾次打得日軍節(jié)節(jié)敗退。說他是“抗日猛將”,一點不夸張。
可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功臣,最后竟被自己人當(dāng)成“通共分子”槍斃了。
其實,吳石不是突然“叛變”的。在抗戰(zhàn)勝利后,他親眼看著國民黨那些“接收大員”打著“光復(fù)”的旗號,在淪陷區(qū)搶糧、搶房、搶女人,連老百姓過冬的棉被都不放過,吳石將軍終于清醒了,他知道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
他心徹底涼了。1947年,他悄悄聯(lián)系中共,做了一件現(xiàn)在看來堪稱“改寫歷史”的事,把國防部298箱絕密檔案留在了大陸。其中最珍貴的,是一套叫“末次資料”的日本情報,2億多字,全是侵華一手記錄,后來成了研究抗戰(zhàn)史的“活化石”。
然而命運卻跟他開了個殘酷的玩笑,在1950年初,中共在臺地下組織負(fù)責(zé)人蔡孝乾叛變,一口氣供出上百人,吳石的名字赫然在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是吳石將軍沒有料到的。特務(wù)半夜踹門,把他從床上拖走。獄中,他被打瞎一只眼,渾身沒一塊好肉,可就是咬死不招。
在即將行刑之前,吳石將軍親筆寫下:“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大概意思是我這一腔赤誠,到了陰間也能對得起祖宗。槍響那一刻,他站得筆直,眼皮都沒眨一下,似乎他已經(jīng)認(rèn)定了自己的決定,這正是他所追求的,他的眼里沒有一點后悔。
他走了,可留給家人的,是更深的黑夜。
妻子王碧奎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兩個孩子被趕出家門。在寒冬臘月之時,街頭冷得能凍裂石頭,兄妹倆抱在一起發(fā)抖,連哭都憋著,生怕被牽連。沒人敢靠近他們,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匪諜家屬”四個字,比瘟疫還可怕。
可就在這至暗時刻,第一個伸手的人出現(xiàn)了:陳誠。
對,就是蔣介石最倚重的那位“五虎上將”,當(dāng)時在臺灣說一不二的人物。他和吳石將軍都是保定軍校的老同學(xué),北伐時一起在戰(zhàn)壕里啃冷饃、躲炮彈,他們之間有過真情義。有次陳誠高燒昏迷,是吳石背著他狂奔三里地找醫(yī)生,最后一口干糧都塞給了他,想想,這過命的交情,可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這份情,陳誠記了一輩子。
吳石死后,滿朝都在罵他“通匪”,陳誠卻直接沖進監(jiān)獄,拍著桌子對獄長吼:“老吳的老婆,你動一下試試?!” 這話換別人說,第二天就得進牢房??伤顷愓\,蔣家的心腹,位高權(quán)重。他保的人,根本沒人敢攔,也沒人敢問,除非不想要小命了。
第二個站出來保護吳石將軍家人的英雄又是誰?他不是別人,他叫吳蔭先,姓吳。
他是誰?他的真實身份是吳石八竿子打不著的遠(yuǎn)房侄孫,當(dāng)時的他就是一個菜販子,沒錢,沒權(quán)。在他收攤路過,看見兩個孩子縮在墻角,嘴唇凍得發(fā)紫,一問才知道是吳家的孩子,吳石的大名,他是知道的,打鬼子的英雄。他心里“咯噔”一下,決定收留他們,他的舉動相當(dāng)于把全家往火坑里推,要知道當(dāng)時吳石將軍剛剛被處死,正是人多口舌之時。
可他蹲了下來,輕輕拉住孩子的手:“別怕,跟我回家?!?/p>
吳蔭先老婆當(dāng)場嚇哭:“你瘋啦?敢這么做?那是‘匪諜’的娃!被抓到全家都得完!”
吳蔭先只回了一句:“老吳打過鬼子,救過多少人?他干的事情是正義之事,你知道嗎?他的孩子,不能凍死在街上,只要我活起,就不會讓他們餓肚子。”
從那天起,這個賣菜的男人,每天天不亮就去批發(fā)市場扛菜,腳底磨出血泡,回家連腰都直不起來??娠堊郎希u腿永遠(yuǎn)在孩子碗里,他自己就著咸菜喝稀粥,這就是他對英雄后代的照料。鄰居勸他:“別惹禍上身?!彼πΓ骸叭嘶钪?,總得講點良心,見到了英雄之后,如果不救,我良心上過不去?!?/p>
后來幾十年,吳家的孩子在兩岸各自掙扎求生。
在臺灣,吳石妻子王碧奎帶著孩子住鐵皮屋,下雨之時,連家里的鍋碗瓢盆都得全部拿出來接漏。女兒吳學(xué)成16歲就進紡織廠,踩縫紉機踩到手指起泡潰爛。吳石將軍的小兒子吳健成,在煤油燈下苦讀,憑著努力最終考上臺大,后來拿下美國名校全額獎學(xué)金,1977年把媽媽接到美國,這也算是對得起他的父親,苦心不負(fù)有心人,他的母親也為他感到驕傲。
而在大陸的長子吳韶成,得知父親被槍決,躲在被窩里哭了一整夜,卻不敢告訴任何人,畢竟父親的身份比較特殊。后來他被下放農(nóng)村,白天挑糞,晚上挨批斗,不到40歲一口牙全掉了??伤а阑盍讼聛恚罱K成了河南冶金系統(tǒng)的高級經(jīng)濟師,也算是造福一方。他為啥要這么做?因為他記得父親說過:“人可以窮,但不能沒骨氣?!?/p>
女兒吳蘭的生活就過得更不容易了,被發(fā)配到內(nèi)蒙古大興安嶺的林區(qū)醫(yī)院,那地方冷得很。零下40度的冬天,她背著藥箱在雪地里走幾十里路出診,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沒人知道她是誰的女兒,她也不說,她只能把話藏在內(nèi)心深處。后來,她成了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的研究員,拿了國務(wù)院特殊津貼。靠的不是父親的名,而是自己的拼搏和努力。
1973年,國務(wù)院追認(rèn)吳石為“革命烈士”。從那一刻起,吳韶成和吳蘭成捧著證書,在父親照片前跪下痛哭,這才敢公開承認(rèn)他們的身份。他們終于能挺直腰桿說:“我爸是英雄!”不是“匪諜”,是烈士!是值得被尊敬的英雄!
1991年,吳學(xué)成從臺北郊外一座小廟里,小心翼翼捧出父親的骨灰。她坐飛機飛到鄭州,把骨灰交給大哥。兄妹幾人抱在一起,誰都說不出話,只有眼淚嘩嘩地流。1994年的時候,國家安全部在北京香山福田公墓為吳石夫婦舉行合葬儀式,算是對英雄的肯定。墓碑上刻著八個字:“丹心在茲,與山河同。”吳石將軍的赤誠,從未離開這片土地。
說實話,讀這段歷史,最讓我心頭一顫的,不是吳石有多英勇,而是那兩個在他死后仍敢伸手的人。一個是將軍,一個是菜販,身份天差地別,卻在人性最黑暗的時刻,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陳誠和吳蔭先,一個有權(quán),一個無名,但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情義,比立場更重,對于此,您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