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流轉(zhuǎn)在老媽的院子里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春天有杏花,夏天是滿墻的絲瓜,這到了秋天,便是滿樹金黃的大柿子。即便是葉子掉落了,果實依然布滿各個枝杈之間,特別好看。俗話說“霜降摘柿子”,隨著霜降節(jié)氣的臨近,又到了摘柿子的時刻。每年這個時候家里人都特別開心,忙活著將其摘下來,然后給左鄰右舍都送一些。吃不完的,老媽還會曬一些柿子餅,冬日的午后嚼兩塊,又甜又有嚼勁。
它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水果,且屬于中華十大名果之一。據(jù)說早在250萬年前,人們便發(fā)現(xiàn)了野生柿子樹,新石器時代,人們便已經(jīng)開始采摘和食用柿子。大約在漢代,人們便發(fā)現(xiàn)了柿子樹和果核,這說明在當(dāng)時柿子樹已經(jīng)有了比較廣泛化的栽種。
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也伴隨著柿子的食用史,其不僅被人們所喜愛,更是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其金黃的顏色代表著日子紅火。而且其果樹繁茂,也特別能結(jié),因此又代表著繁榮興旺。同時人們更喜歡它的引申義,將“柿”與“事”諧音,寓意事事和順,萬事勝意等好兆頭。所以在重要節(jié)日里,人們喜歡擺上它來助興,人們也會佩戴柿子形狀的飾品,來彰顯吉利。
在民間有著這樣一句俗語,那便是“一個柿子十副藥”,當(dāng)然這是一種夸張的說法,但其正是在體現(xiàn)柿子本身的價值之高?!侗静菥V目》中提到其“健脾止咳、止血”等作用?,F(xiàn)代研究也發(fā)現(xiàn),其蘊含著大量的維C,維A,維E,葉酸,糖類,纖維素,以及鉀,錳,鐵,硒,銅等,有助于生津潤肺,止咳化痰,清熱涼血,緩解虛乏,抗氧化,提升免疫等。是香甜的水果,更是難得的藥果。
柿子成熟了,我每年都會摘下一些,給好友送上一些,請他嘗鮮,也送上一份吉祥。他總是會提醒我,柿子雖好,但不能隨便吃,尤其是4種情況或者說是“4類人”不要輕易嘗試,要了解清楚再吃。你知道是哪4種嗎?
1、需要控糖的人
對于這類人來說,平日的飲食都要格外仔細,要時刻忌口。而柿子吃起來是十分香甜的,這是源于其中所含的糖類,而其相對于其它的水果來說,糖分的含量也是比較高的。因此需要控糖的話,則最好不要吃,或是吃一點點,同時也好減少其他含糖食物的攝入。嚴格控制一些,給自己的身體減少麻煩。
2、易過敏的人
對于這類體質(zhì)來說,一切食物都有可能含有過敏源。而柿子中含有一些蛋白,鞣酸以及組胺類物質(zhì)等,可能會引起機體的過敏反應(yīng),引起皮膚紅癢,腸胃不適等情況。所以最好先進行過敏源的檢測,排除可能后再吃,而不能盲目食用。
3、腸胃不適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飲食也要忌口,拒絕難消化的,刺激的,而是要選擇溫和的,軟爛好消化的食物來吃。水果要少碰,尤其是柿子,其中含有比較多的纖維素,果膠,以及鞣酸等物質(zhì),這些可能會刺激腸胃粘膜,引起腹痛,腹瀉以及消化不良等情況。因此一定要等待腸胃徹底恢復(fù)好之后再吃。
4、虛寒體質(zhì)的人
個人體質(zhì)還是比較多樣的,有的人怕冷,有的人怕熱……其中有一種便是虛寒體質(zhì),這樣的體質(zhì)要以溫和的食物為主,少碰寒冷的食物。而柿子則屬于寒涼的水果,那么如果去食用的話,則可能會使得體內(nèi)的寒涼進一步增加,影響身體恢復(fù)等,因此屆時一定不要去吃。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chuàng),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歡迎大家點贊,關(guān)注和轉(zhuǎn)發(f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