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特產(chǎn),冷水魚中的“邊塞三珍”,都是哪些魚?你吃過幾種?
中國北方的神秘美味,舌尖上的“邊塞三珍”
黑龍江是個被魚圍繞的省份,一點也不夸張,地處祖國東北邊陲的它,西有嫩江,東有黑龍江、烏蘇里江,南有松花江、牡丹江。豐沛的水系也培養(yǎng)了龍江人一顆吃魚的獨特心,光是“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就讓人驚嘆不已。
這些魚類都生活在水質(zhì)清澈、溫度較低的邊境水域,寒冷的環(huán)境使得它們生長緩慢,肉質(zhì)更加緊實鮮美。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生長環(huán)境,使得它們成為了不可多得的珍品。
除了“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在黑龍江邊境的寒冷水域,隱藏著三種珍貴的淡水魚——它們被統(tǒng)稱為“邊寒三珍”。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邊寒三珍”都是那些魚?你吃過幾種?
興凱湖 大白魚:
興凱湖大白魚,即興凱湖鲌、翹嘴鲌,學名翹嘴紅鲌,色白如玉,俗稱大白魚。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市特產(chǎn),全國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興凱湖是中國最大的界湖,由于地處邊境,人煙稀少,保護力度大,保持了較為原始的自然生態(tài)。
興凱湖水質(zhì)清新、pH值呈微堿性,餌料生物豐富,屬營養(yǎng)型水域。湖中生活的魚類有28種,其中興凱湖大白魚被譽為中國北方四大淡水名魚之首。興凱湖大白魚肉質(zhì)潔白細嫩,味美而不腥,特別在清蒸后品嘗有一種蟹香味。當?shù)厝擞小芭d凱湖水浩無邊,清蒸白魚天下鮮”的說法。
清蒸是興凱湖大白魚的“終極吃法”,既能保證魚肉鮮嫩多汁,又能嘗到魚肉最天然的味道。品嘗時,夾一口魚肉放進嘴里,有一股淡淡的蟹鮮味,肉質(zhì)細膩滑爽。
烏蘇里江 大馬哈魚:
黑龍江省有條烏蘇里江,它是中俄界河,靜靜流淌著千百年來年的邊境風云,生生不息地盛產(chǎn)著新鮮的江魚。大馬哈魚為鮭魚的一種,屬冷水性洄游魚類,可通過淡、咸兩種水養(yǎng)成。民間以其洄游特性概括為“生在河里,長在海里,死在江里”。
每年秋季(9-10月),大馬哈魚成群結隊渡過鄂霍次克海,繞過庫頁島,溯黑龍江而上,進入中國境內(nèi)的烏蘇里江等水系繁殖。它們不辭辛勞,日夜兼程,每晝夜可前進30-35公里,沖過重重阻擾,回到它們出生的河流產(chǎn)卵。
大馬哈魚是名貴的大型經(jīng)濟魚類,體長可達100厘米,體大肥壯,肉味鮮美。其肉質(zhì)細膩,呈紅色,脂肪含量極為豐富。
大馬哈魚可以鮮食,也可以膠制、熏制,加工罐頭,都有特殊風味。其魚卵晶瑩透亮,粒粒如珍珠,鹽漬成“大馬哈魚籽”,便是聞名于國際市場的“紅魚籽”。
綏芬河 灘頭魚:
綏芬河灘頭魚 ,又名:三塊魚,學名:亞細亞陸魚,是鯉形目鯉科的冷溫性江海洄游魚類,在我國僅分布于綏芬河和圖們江流域。因產(chǎn)卵期聚集于綏芬河灘頭得名。綏芬河是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水質(zhì)清澈,污染少,為灘頭魚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灘頭魚雖然名氣不如前兩者響亮,但肉質(zhì)鮮美,風味獨特。由于其產(chǎn)量相對較少,更顯得珍貴。在邊境地區(qū),灘頭魚是當?shù)厝讼矏鄣拿朗常彩钦写F客的佳品。
由于這些魚類的美味和珍貴,過度捕撈曾經(jīng)導致它們的數(shù)量減少。例如,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興凱湖大白魚在興凱湖水域一度達到枯竭的境地。
幸運的是,通過人工繁育和放流,這些珍貴魚類的數(shù)量正在逐步恢復。例如,黑龍江農(nóng)墾震達興凱湖大白魚研究所成功實現(xiàn)了興凱湖大白魚的人工養(yǎng)殖。2023年密山市增殖放流活動中投放了興凱湖翹嘴鲌34萬尾。
“邊寒三珍”不僅是中國北方邊境的美食瑰寶,也是當?shù)厣鷳B(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有機會到黑龍江旅游,一定不要錯過品嘗這些珍品魚類的機會,感受北方水域的獨特風味。相信每一口都會讓你流連忘返,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饋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