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叫魏家涼皮的店火到離譜,15塊一個的安格斯牛肉漢堡、9塊錢兩個比巴掌大的冰淇淋球,引得消費者排兩三個小時隊打卡。
要知道,這可是主打涼皮的店,怎么突然靠漢堡出圈了?今天就來扒一扒,魏家涼皮到底玩的什么套路。
其實魏家涼皮賣漢堡,看似跨界實則精明。很多餐飲大佬之前也試過做漢堡,比如西貝的“賈國龍中國漢堡”、網(wǎng)紅品牌謝少爺,都想搞“中西結(jié)合”,要么把漢堡改得像肉夾饃,要么把肉夾饃包裝成漢堡,結(jié)果大多是老板自嗨,沒打動消費者。
魏家不一樣,它直接跳出執(zhí)念,做純粹的正宗西餐漢堡,還把價格壓到讓人咋舌。15塊的安格斯?jié)h堡,對比麥當勞34元、肯德基31元、漢堡王36元的定價,簡直是“地板價”。
更關鍵的是,漢堡這東西經(jīng)過肯德基、麥當勞幾十年的市場教育,全國人都認,不用再花力氣科普。
就像山姆靠39.8元的烤雞、蜜雪冰城靠2元甜筒、瑞幸靠9.9元咖啡破圈一樣,漢堡就是魏家的“鉤子”,先靠低價漢堡把人吸引來,顧客吃了漢堡,自然會順帶試試涼皮、肉夾饃,一下子就帶動了全店生意。
而且魏家早不是單純的涼皮店了,在老家西安,它已經(jīng)是個“魏家宇宙”商業(yè)帝國。西安人常說“年輕人躲不過上學、上班和魏家”,這話一點不夸張。
除了魏家涼皮,它還有獨立漢堡品牌“魏斯里漢堡”,17塊錢一個炸雞漢堡,還送薯角和可樂,漢堡里的雞排超半斤重;“胃口咖啡”西餐廳,人均四五十能吃牛肉、牛排、意面。
四十多家便利店,靠6塊錢的巨型墨西哥卷、15塊的熱狗出圈,晚上9點后還打六折。
甚至還有日料店“味本道居酒屋”、湘菜館“香味兒”、足咖“味知足”,從正餐到快餐,從咖啡到按摩,魏家把“極致性價比”玩到了所有產(chǎn)業(yè)里。
就拿便利店來說,晚上打折的產(chǎn)品讓它成了打工人的深夜食堂;足咖更是被網(wǎng)友調(diào)侃“吃自助還送足浴”,這種全方位的性價比覆蓋,讓魏家深入了西安人的生活。
很多人說魏家是“中國版薩利亞”,但它比薩利亞更厲害的是,把預制菜模式玩出了好感。
魏家早在2006年就搞了半自動化涼皮生產(chǎn)線,現(xiàn)在有近3萬平方米的中央廚房,涼皮、饃胚、鹵肉全是標準化生產(chǎn),靠“中央廚房+冷鏈物流+連鎖門店”壓低成本。
要知道現(xiàn)在消費者反感的不是預制菜,而是花高價買預制菜還被蒙在鼓里。魏家就很坦誠,從不標榜“匠心現(xiàn)做”,明擺著靠高效、穩(wěn)定的標準化運營走實惠路線,二三十塊給打工人一頓干凈飽腹的飯。
15塊的安格斯?jié)h堡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個價位下,消費者本來沒抱太高期待,結(jié)果拿到手發(fā)現(xiàn)品質(zhì)在線,自然會有驚喜感,也難怪會在社交媒體上爆火。
說到底,魏家涼皮的成功不是偶然。它沒糾結(jié)于“涼皮店該不該賣漢堡”,而是抓準了消費者的核心需求?;ㄐ″X吃好東西。
從漢堡到“魏家宇宙”,再到預制菜模式,所有操作都圍繞“性價比”展開,既解決了地方美食擴張的口味壁壘,又用標準化產(chǎn)品降低了市場教育成本。
這種接地氣的打法,或許就是它能從西安火到上海,讓消費者甘愿排隊幾小時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