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 年那會兒,有個偽軍隊長站在八路軍游擊隊長跟前,瞧著又無奈又緊張。他小聲跟游擊隊長說:“同志,你們這回撈著的東西不少,咱商量商量,把自行車還給俺們唄?” 說這話時,他腦門上直冒汗,臉上又怕又沒轍。
游擊隊長冷著臉回他:“別在這兒瞎扯,誰是你同志?我看你平時還算干過點人事,不然早把你扣下了。自行車是我們的戰(zhàn)利品,想拿回去,沒門兒!”
偽軍隊長心里知道要糟,趕緊軟下語氣:“沒問題,俺們不白要。你看這樣中不?俺用子彈換自行車。30 輛車,一輛換 200 發(fā)子彈,總共 6000 發(fā),咋樣?” 他小心翼翼地提建議。
游擊隊長皺了下眉,心里琢磨:這 6000 發(fā)子彈,對八路軍來說確實不是小數(shù)目。要知道,子彈對他們來說金貴得很,有時候一個連的子彈存貨都未必能到 6000 發(fā)。可他也明白 “拿著好東西能多要價” 的理兒,于是冷聲道:“不行,6000 發(fā)太少。沒有 8000 發(fā),這事兒免談,不服咱就接著打。”
偽軍隊長腦門上的汗更多了,他趕緊回去,帶著手下一個個把脖子上掛的子彈摘下來,沒一會兒就湊夠了 8000 發(fā)。再回到游擊隊時,他手里捧著滿滿一袋子子彈。
游擊隊長心里其實有點后悔 —— 早知道多要點兒,估計這偽軍隊長也能拿出來,可話都已經(jīng)說出口了,也只好不提這茬。他揮了揮手:“行了,8000 發(fā)子彈,自行車還你?!?/p>
這事發(fā)生在冀南平原,成了八路軍和偽軍之間挺有名的一段小故事。30 輛舊自行車,換來了急需的 8000 發(fā)子彈??勺屓藳]想到的是,那偽軍隊長因為 “會辦事”,還得到了日本人的表揚。這背后的門道,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按說自行車這交通工具,一般人都以為是法國人西夫拉克發(fā)明的??蓪嶋H上,早在中國明朝天啟年間,有個叫王徽的人就造出了自行車,比西夫拉克的還先進。只是清朝近三百年科技沒咋進步,好多新發(fā)明都被埋了,到了清末,反倒得從外國引進自行車。
抗戰(zhàn)前后,中國也能生產(chǎn)自行車了,東北、華北、華南都有大自行車廠,用料實在,質(zhì)量甚至能跟現(xiàn)在的山地車比??蓪Ξ敃r的日本侵略者來說,自行車成了寶貝。跟汽車比,它便宜、靈活,還好騎,不用專門培訓。日本占了華北后,偽軍和漢奸都開始大量用自行車。
日本在中國缺資源,尤其是汽車生產(chǎn)跟不上需求,就只能靠自行車當運輸工具。偽軍行動得靈活點,可中國農(nóng)村的路不好走,汽車開不了,窄窄的土路只能靠自行車,所以偽軍大多騎自行車 —— 這也是為啥好多抗日劇里,總能看見偽軍騎自行車的緣故。
隨著抗戰(zhàn)打得越來越兇,八路軍慢慢摸出個規(guī)律:哪兒有大批自行車,哪兒就有大批敵人。所以偵察員和情報員都會盯著自行車的動向,一發(fā)現(xiàn)有一群自行車,立馬就采取戰(zhàn)術(shù)行動。
1941 年,日本吃了百團大戰(zhàn)的虧后,加大了對根據(jù)地的掃蕩。偽軍被派去執(zhí)行任務(wù),帶著 30 輛自行車往張新莊去。八路軍靠情報知道了這事,趕緊設(shè)埋伏。結(jié)果,沒十分鐘就把偽軍全收拾了,30 輛自行車成了戰(zhàn)利品。
可游擊隊對這些自行車沒啥興趣 —— 對他們來說,山里和坑坑洼洼的路,走路比騎車方便,自行車實戰(zhàn)用處不大。但那偽軍隊長后悔得不行,趕緊回來,說要用子彈換自行車。
最后,30 輛自行車換了 8000 發(fā)子彈??蛇@事還有個小轉(zhuǎn)折:偽軍隊長回日本人那兒后,把被伏擊的事兒添油加醋說了一通,謊稱自己和手下 “打退” 了八路軍,保住了自行車,還因此得了日本人的表揚和獎金。后來,這偽軍隊長還成了日本的地下探子。
隨著抗日根據(jù)地越來越大,自行車也成了不少軍民的代步工具,尤其是情報傳遞、送文件這些活兒,交通員大多騎自行車。這也讓偽軍后來想再收回自行車,變得越來越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