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父母最為關(guān)心的話題,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也不太一樣,有的奉行“富養(yǎng)”,也有的奉行“窮養(yǎng)”,尤其男孩子,很多家長都喜歡窮養(yǎng),主要是擔心孩子養(yǎng)成愛慕虛榮、攀比、自大的壞習慣。
但是窮養(yǎng)真的就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有作為的孩子嗎?
前幾天看到某乎上的一個高贊問題,一對異地戀的情侶,男生長得英俊帥氣,工作剛剛有起色,各方面看起來還不錯。但是生活習慣上的巨大差別,卻讓女朋友不得不提出分手。
原因是男生生活上非常吝嗇,每個月都是女生坐車去找男生,吃飯都是很平價的餐廳,女生給男生買了四五件衣服,男生只回了女生一雙鞋子,
并且在朋友圈炫耀曬了三天,每次吵架男生都會故意提自己花錢買鞋子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男生嫌棄女孩花錢多,每次都以說教的方式批評女孩,但那些錢都是女孩自己努力賺回來的,自己花自己的錢還要被別人批評,這種生活習慣上的巨大差距,讓女孩非常不滿,分手時表示:“真小氣,比我媽還會斤斤計較!”
其實,男生從小是被家里窮養(yǎng)長大的,父母總是告訴他賺錢不容易,你要努力等等,無論是上學時的零花錢還是穿衣打扮,男生都要比同學低上一個層次,再加上父母經(jīng)常性的喊窮,讓男生變得非常自卑,并且自尊心敏感。
工作后賺的錢全都攢了起來,吃飯?zhí)暨x最便宜的,娛樂活動不敢參加,非常努力的去生活,不是他不優(yōu)秀,而是從小窮怕了,骨子里已經(jīng)有些自卑,但受過教育又特別要強, 生怕自尊心受創(chuàng),生活過得非常矛盾。
有專家表示:“對你的孩子大方點”,不要讓“窮”圈定孩子的性格和思想,不然自卑會滲到骨子里,一生過得窮困潦倒。
“過度窮養(yǎng)”下的孩子會變成什么樣?
第一,自卑,總覺得低人一等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不自覺的會和同齡人對比,過度窮養(yǎng)下的孩子,從小在物質(zhì)上被限制的死死的,精神上還要遭受父母“哭窮”的嘮叨,所以內(nèi)心下意識會覺得低人一等,性格非常自尊。
就算是工作自己賺錢了,這種自尊仍舊存在,尤其有了喜歡的對象,看到對方條件還不錯,這種自卑感和落差會更大,沒有勇氣去面對。
第二,生活中過于斤斤計較、小氣
前邊例子就是很好地說明,從小被窮養(yǎng),養(yǎng)成了男生苛刻甚至是拮據(jù)的生活態(tài)度,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生活態(tài)度會發(fā)生巨大的分歧,在某些問題上過于斤斤計較?;ㄥX上非常小氣,很難真心交到朋友。
過度窮養(yǎng)下的孩子,自己不舍得花錢,也會要求親近的人也不要花錢,每花一筆錢都要斤斤計較很久,自然親近的人會漸漸疏離。
第三,格局受限,眼界狹窄
從小被過度窮養(yǎng)的孩子,眼光和格局也會受到限制,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或者說內(nèi)心的小心翼翼戰(zhàn)勝了對未來長期的投資,所以很難有大的成就,開拓性較差,比較墨守陳規(guī),容易錯失掉很多機會。
真正的窮養(yǎng)是物質(zhì)上的嚴進寬出,精神上富足強大
我始終認為,真正的窮養(yǎng)并不是在物質(zhì)上嚴格苛刻,而應該是嚴進寬出。在基本物質(zhì)上滿足孩子,但是不放縱孩子,讓孩子明白父母是通過努力獲取的回報,自己也要努力將來通過自身價值換取想要的東西。
不去攀比、不去虛榮、不自卑、也不狂妄,合理的訴求可以滿足,不合理的訴求要拒絕,養(yǎng)成孩子平穩(wěn)、冷靜、識大體的內(nèi)心。在此基礎上,延伸的是對孩子精神上的富養(yǎng),教會孩子真正獨立的能力,以及富足的精神。
* 本微信公眾號對所有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分享的內(nèi)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發(fā)布的文章、圖片等版權(quán)歸作者享有。 部分轉(zhuǎn)載作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quán),請原創(chuàng)作者友情提醒并聯(lián)系小編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