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分網(wǎng),另一個方法多品牌戰(zhàn)略奇瑞也學(xué)到了,而且嘗試了三次。
由于早期奇瑞的產(chǎn)品都是旗云、QQ這樣的廉價車,東方之子等10萬元以上的車賣得頗為慘淡,導(dǎo)致大家對奇瑞的定位就是低端,這不太符合尹同躍當(dāng)初對奇瑞的定位。
2009年初,尹同躍第一次提出了多品牌戰(zhàn)略,宣布了全年四大品牌、15款新車的宏大計劃,“奇瑞”也從公司名降格成了品牌名,另外三個品牌中,瑞麒、威麟是全新發(fā)布的中高端品牌,開瑞則是由車型名升格而來,分別做高端乘用車、全能商務(wù)車和精品微車。
但理想跟現(xiàn)實總是有差別的,就像你去洗腳,來的技師和照片上總是有些出入,所謂多生孩子好打架,孩子多了媽受苦,四個品牌中除了奇瑞,只有開瑞磕磕絆絆活到了今天。
事實上瑞麒和威麟是造過一些好車的。比如瑞麒G5,是自主品牌中首個跑上紐北的車型,那時的消費者根本不認紐北,跑得再快也不如日系車省油、不如大眾車高級。
G3、M1、X1等小車卻又和自家的旗云瑞虎價格相仿,非說自己是高端,就好比街邊小店非要按洗浴中心標準收費,太拿自己當(dāng)盤菜了。
2012年,瑞麒和威麟徹底失敗,奇瑞回歸“一個奇瑞”。但在這之前,奇瑞悄咪咪地整了兩個大活,觀致和奇瑞捷豹路虎。
2011年,奇瑞和以色列按50:50投資成立了觀致汽車,這幾乎是第一家由中方主導(dǎo)的合資車企。奇瑞對觀致是寄予厚望的,管理團隊全部國際范,還挖來了MINI的設(shè)計師何歌特做設(shè)計總監(jiān),公司獨立運作。
2013年推出的觀致3直接對標速騰,無論設(shè)計、安全還是用料都是都達到了自主品牌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在歐洲E-NCAP碰撞測試中高分拿到了五星。什么概念?這么說吧,這個記錄后來是被沃爾沃V40打破的。
觀致3和后來推出的觀致5系列都有著世界級水平,但還是那四個字:生不逢時。消費者接受不了你賣得跟大眾一樣貴,2014到2016年,觀致一共虧了將近70億,奇瑞只好作價81.9億元把觀致63%的股份賣給了寶能。
有詩云:山是山川是川,漂移還是觀致3,塵歸塵土歸土,越野還看觀致5。
在聯(lián)動云的支撐下,觀致成了年輕人的第一個移動廁所。但也多虧了寶能,用聯(lián)動云短暫盤活了觀致。
另一邊,奇瑞2012年和英國捷豹路虎秘密簽署了合資協(xié)議,這是除了一汽、上汽、華晨、北汽之外,第一次有“民間企業(yè)”能夠與世界豪華品牌合資,還是以50:50的比例成立合資公司,國產(chǎn)后的極光、XEL等車型賣得也還算湊合,至少質(zhì)量比起印度塔塔來說,遙遙領(lǐng)先。
到了2014年,奇瑞抽調(diào)200多人籌備的江北項目正式獨立為凱翼汽車,但推出的幾款車型基本都是奇瑞車換標,且售價區(qū)間基本重合,內(nèi)耗嚴重。再加上觀致抽血一樣的資金需求,奇瑞最后還是把凱翼51%的股份賣給了四川宜賓市,而這其中五糧液下屬投資公司占股0.5%,所以四舍五入,一個釀酒的,也算是造了車。
總之,在2014年前后,觀致、凱翼,加上奇瑞和開瑞,奇瑞第二次擁有了四個品牌,也第二次失敗。但我們前面說過,蕪湖人可以失敗兩次,第三次必須起飛。
2018年,捷途系列成立,2019年,星途成立,定位高端品牌,2021年,捷途獨立為品牌,定位比奇瑞稍低,還是加上奇瑞和開瑞,奇瑞第三次擁有了四個品牌,奇瑞和星途歸屬奇瑞乘用車,開瑞和星途則歸屬奇瑞商用車。
至于這個奇瑞商用車是怎么來的,還記得我們開頭提到的一汽揚子嗎?2006年,奇瑞把他給收購了,主要做客車底盤和中巴,當(dāng)初你瞧我不起,現(xiàn)在我把你買了不就完了。
雖然已經(jīng)是第三次玩多品牌戰(zhàn)略了,但奇瑞還是老毛?。簝?nèi)斗嚴重,奇瑞、星途、捷途三個品牌同級別車型差價幾乎都在兩萬元以內(nèi),甚至捷途因為分屬商用車公司,設(shè)計和營銷上更放飛自我,捷途已經(jīng)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銷量上也完全碾壓高端品牌星途,奇瑞正統(tǒng)在捷途了屬于是。
星途就比較慘了,20萬左右的中高端SUV市場是各家必爭之地,無論合資還是自主品牌,都有主力車型百花齊放,人腦袋打成狗腦袋。
反觀星途,和奇瑞差不多的售價、差不多的三大件,只有發(fā)動機和變速箱質(zhì)保由奇瑞捷豹路虎承擔(dān)、用料和調(diào)校更高級幾個為數(shù)不多的優(yōu)點,雖然開起來質(zhì)感不錯,但面對市場上別家鋪天蓋地的宣傳,實在是有些拿不出手,幾乎成了集團里銷量最拉的品牌。
尹同躍在一次采訪上說過:“奇瑞不過是在高速前進的途中,蹲下來系了個鞋帶”。
從某種意義上說,奇瑞算是自主品牌在許多領(lǐng)域的先行者,經(jīng)銷商分網(wǎng)戰(zhàn)略、多品牌戰(zhàn)略、沖擊高端幾乎都是奇瑞最早或較早嘗試的。先行者總是備受爭議,也必然會吃虧,但獲得的收益往往也是巨大的,現(xiàn)在看,奇瑞或許已經(jīng)系好了鞋帶,再次準備起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