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熊自仁被任命為駐香港部隊政治委員。為了強調(diào)細致的工作作風,他在政工干部集訓時,講了兩個有趣的故事。第一個故事是張大千畫蟬。畫的蟬是頭朝下伏在樹枝上,齊白石看到后說錯了,蟬在樹枝上從來都是頭朝上的。張大千再去仔細觀察,果然如齊白石所說。
第二個故事是張大千畫蝦。他畫的蝦每只有七節(jié),齊白石看了又說錯了,蝦有八節(jié)。張大千再去證實后,對齊白石嘆服至極。
話說,熊自仁從開始當領導干部那天起,他的所有講話稿都是自己動手起草,從不找人代勞。所以,他的講話是很輕松自然,更易說服別人。
當年,香港《文匯報》有篇題目為《熊自仁:將軍出自平凡百姓家》的文章,里面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熊自仁將軍的從軍經(jīng)歷。也讓香港同胞們,了解了駐香港部隊政委熊自仁,究竟是何來頭?
熊自仁確實是布衣出身,他的老家在湖北的一個小鎮(zhèn)上,父母靠著勤勞本分,做些小生意來養(yǎng)家糊口。1943年農(nóng)歷臘月,熊自仁出生了。自然,那時候他的父母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在他們?nèi)蘸笏?個孩子里,這個排行老大的孩子,以后會當上將軍。
16歲那年,熊自仁獨自一人離開家鄉(xiāng),考上了鐵道部橋梁技工學校。后來,他當上了電焊工人。在這個崗位上,熊自仁發(fā)揮所學,干得很是出色。他不但是優(yōu)秀電焊工,而且還是共青團的總支部副書記。
若不是60年代初,蔣介石叫囂要“反攻大陸”,還在湘江上修建大橋的熊自仁可能就沒那么急著去當兵了?;蛟S,后來中國就會多了一個橋梁工程師而少了一名將軍。
熊自仁入伍不到一個星期,就隨著部隊連續(xù)兩次參加了伏擊蔣軍派遣特務的戰(zhàn)斗。19歲的熊自仁在戰(zhàn)斗中表現(xiàn)格外出色,所以,在他入伍不到3個月,就被升任上等兵了。
此后,熊自仁便在部隊這個大熔爐里迅速成長起來。他先后當過文書、給養(yǎng)員、班長,后來提拔為軍官。先是在營部當書記,然后回到連隊當副指導員。那時,連隊已經(jīng)來到白藤湖修建八一大堤,同時,還分工種植了近千畝的水稻。
正是在這個日后成為珠海經(jīng)濟特區(qū)的土地上,熊自仁學會了插秧和劃船。對于他的人生經(jīng)歷來說,是補上了沒有當過農(nóng)民這一課。至此,熊自仁已經(jīng)把工農(nóng)兵這三個中國社會最重要的職業(yè)都體會了一番。
1979年邊境作戰(zhàn)的槍聲響起,熊自仁在一個步兵師政治部當宣傳科長。一般來說,在戰(zhàn)爭中,機關干部這個位置會相對安全一些。但熊自仁卻主動跟隨最危險的一支隊伍,穿插營走進了戰(zhàn)場。
在戰(zhàn)場上,熊自仁寫了大量戰(zhàn)場采訪報道。為此,他榮立三等功。當部隊被敵人炮火壓在公路兩側的時候,一名叫藍延春的衛(wèi)生員在自己也負重傷的情況下,舍生忘死救護傷員,直到英雄犧牲。熊自仁為英雄的行為而深受震撼,他及時地將藍延春的事跡報道了出去。
戰(zhàn)后,熊自仁被選送到解放軍政治學院高級系學習深造。畢業(yè)后不久,熊自仁被安排到一個英雄部隊任師政治委員。話說,熊自仁上任頭兩年,該師的師長因病住院,熊自仁軍政擔子一肩挑。期間,他和領導班子成員一道將這個師的工作,搞得紅紅火火。由此,熊自仁深受總部和軍區(qū)首長的好評!
在這個崗位上,熊自仁一干就是8年。這8年里,這個師被總部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師”,由熊自仁擔任黨委書記的師黨委,被評為“先進師黨委”。從師政委下來后,熊自仁被調(diào)到軍區(qū)任政治部主任,一年后被任命為政委。
從一名普通士兵開始,到后來的駐香港部隊政治委員,到再后來的中將。熊自仁可謂是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走過了自己的軍旅生涯之路。
熊自仁將軍總結自己說,總的來說,我是個愛靜不愛動的人。的確,在他的業(yè)余生活中,主要把時間用在讀書、寫作,練習書法上。另外,熊自仁和他的老搭檔劉鎮(zhèn)武司令員有個共同的愛好——喜歡盆景藝術。
即便從事體育活動,熊自仁將軍也是習慣了散步這種比較平靜的活動。在熊自仁將軍的身上,有著武將的英姿颯爽,也有文將的儒雅睿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